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机制的构建探索

2011-11-20 11:34辽宁省图书馆辽宁沈阳110015
图书与情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国民图书馆读书

张 欣 (辽宁省图书馆 辽宁沈阳 110015)

阅读是传承文明、更新知识、提高民族素质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一个不崇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物质上的贫乏当然可怕,但精神世界的贫困可以抽掉一个人的脊梁,进而摧毁一个民族。但是阅读能让人类跨越懵懂,打开通往世界的窗户。读书可以丰富人们的内心世界,净化心灵,提升境界,培养人们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与和谐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推进国民阅读,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 实现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面临的问题

提高国民阅读率,社会、政府、图书馆、大众媒体等都负有重要责任;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作为全民终身教育的服务机构,其公益性、服务性等社会职能决定了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是其重要的职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4年出版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作为各地通向知识的门径,为个人和社会群体提供了终身学习、独立决策和文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是教育、文化和信息的有生力量,是透过人们的心灵促进和平和精神幸福的基本力量。公共图书馆是地方的信息中心,用户可以随时得到各种知识和信息。”由此可见,作为社会知识信息中心的公共图书馆,必须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知识信息服务,成为国民终生学习的场所,并使国民养成喜爱阅读、喜爱图书馆的习惯。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任王余光教授指出:“图书馆有两大任务,一个是推动社会信息化,一个是推进社会读书。”[1]我国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对推广全民阅读活动、提高国民阅读率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我们也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国民阅读率总体不容乐观,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1.1 图书馆事业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成就惊人,一个崛起的中国日益为世界瞩目。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严峻的事实,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还很大,文化教育也相对失衡。一方面,在经济发达地区,人们有书不愿读;另一方面,在落后地区许多人无书读或读不起书。书商为了牟利,推出大量内容平庸的图书,造成真正的好书严重匮乏。经营的书质量次、价格高,让囊中羞涩的读书人望而却步。作为公益事业的图书馆发展也出现了严重的地区差异,总体上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目前我国平均45.9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有0.5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规定的每1.5公里半径内设置一所图书馆,平均2万人就应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应为两册的参考标准。与此同时,我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购书经费上也显得十分寒碜——2010年全国人均购书经费仅为0.829元。而据文化部此前统计,全国2500多个县中有700多个县级图书馆没有一分钱购书费,而且书架上大都是陈旧书刊。[2]

1.2 国民阅读率总体不容乐观

阅读是人接受教育、发展智力、获得知识信息的最根本途径。一个国家的国民阅读水平标志着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文明传承和民族兴亡的历史证明,国民阅读力和阅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创造能力和发展潜力。一个国家国民阅读率的高低,国民阅读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国家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强弱,影响到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和创造能力。2010年9月全面启动的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对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率当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报纸阅读率为66.8%;期刊阅读率为46.9%。虽然调查显示各项阅读率均比2009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是总体数字并不尽如人意。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0.9%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7.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55.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有6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3]

2 各国阅读推广活动发展概观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把提倡阅读风气、提升阅读能力列为教育改革的重点,甚至阅读能力在全球名列前茅的美国、英国、日本等国,也都纷纷发起阅读运动。

2.1 美国阅读运动

美国几乎每位总统上任后,都大力提倡阅读。克林顿时期就有“美国阅读挑战”运动,布什上任后提出“不让任何一个孩子落在后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将“阅读优先”作为政策主轴。从2002年到2008年,美国社会上至总统、政府与研究机构、下至基金团体和社区都对阅读危机产生高度关注并为此做出积极努力,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例如,2006年NEA与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the Institute of Museum and Library Services)以及美国中西部地区联合艺术机构(Arts Midwest)共同启动了“大阅读”英文读书活动,旨在重建美国良好的阅读风尚。2008年,NEA宣布资助208家机构,为其提供约2800万美元的资金,帮助其开展“大阅读”活动。活动列出经典美国文学名著及世界文学名著的书单,各家机构将以社区为单位组织民众就书单上的部分书目进行阅读及讨论。计划内容包括开展创新性阅读活动、提供经典文学鉴赏的资源保障、推进广泛的全国性公共运动、以及建设有关作家及其作品等全面信息的公共网站等。活动分期举行,每一期精选一批经典文学作品,参与活动的社区选择其中一本,围绕其展开阅读活动。此外,NEA还举办“美国社区中的莎士比亚”戏剧活动、“朗读诗歌”活动等等。[4]因此国民阅读率下降趋势得到扭转,很大程度得益于基金机构的资金支持以及从政府、图书馆到社区的紧密合作,使各项国民阅读活动得以持续开展。

2.2 英国阅读运动

英国自1998年9月就打出 “打造一个举国皆是读书人的国度(Build a Nation of Readers)”的口号。在政府推动的阅读年中额外拨款1千9百万英镑,训练小学教师如何教导学童识字、阅读及写作。和媒体、企业、民间组织形成伙伴关系,拨款80万英镑赞助86个民间组织提出的阅读推广计划。[5]2003年初,英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并借助各种传播工具宣传阅读。现在,从连续剧到网络,到处都看得到政府宣传阅读的信息。英国在几年前举办的阅读年活动所点燃的阅读热情至今仍在继续,原本到处可见的阅读年标语“读书吧”,如今又变为“继续读下去”。接受政府委托的阅读信托组织举办的民间阅读活动陆续出笼。

2.3 日本阅读运动

日本政府积极推广阅读运动,尤其是儿童阅读。1997年修正的“学校图书馆法”规定,学校规模只要超过12个班,都必须指派学校图书馆员。2001年底,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颁布,指定4月23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日本政府更投入650亿日元改善下一代的读书环境。每年的读书周从10月27日到11月9日,为期两周。在此期间,全国的图书馆和教育委员会将举办各种阅读推广活动,比如面向孩子的朗读会、旧书交换、阅读讨论等。该活动由日本图书馆协会在1924年创办,联手书店、媒体等30多个团体成立“读书周实行委员会”,目标是“以阅读之力,建立和平的文化国家”,后更名为 “读书推进运动协议会”,举办的“儿童读书周”、“敬老日读书推荐”、“推荐给年轻人的书籍”等活动贯穿全年,将各年龄层的读者都考虑到了。日本出版社也善于创造读书潮流,已有30多年历史的“夏日100册”阅读活动坚持开展,每到7、8月份,出版社会从自家文库中选出100种,把书单做成精美的宣传册,在各书店免费发放。[6]阅读推广不是件容易事,需要经年累月的辛勤工作。上述两条道路,一为官方公益引导,二为出版社商业推广,值得我国借鉴。

3 阅读推广活动常态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投入力度不足

在我国,作为阅读推广活动主力军的公共图书馆是非盈利性质的文化事业机构,其所有的经费来源几乎都来自当地政府的拨款,而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制定成文的图书馆法。图书馆的经费没有法律的保障,很多图书馆也只能将仅有的一些经费用于图书的购买,无法再引进先进的设备、开展多彩的活动,更无法谈及分馆建设等。再将视角放大到全社会,尽管全国已有400多座城市自发开展了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但各地重视程度和投入的力量不一样,倡导、组织和推动全民读书活动的效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另外,因为大部分地区推广阅读的成效并不列入政府负责人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因此各地推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2 专业人才短缺

在国外,要成为图书馆员,必须要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还要取得专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业。而我国现在很多图书馆的馆员学历一般都不是很高,继续教育时间和机会不足,同时隐含着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危机,新进人员大多非图书情报专业毕业。再加之图书馆的待遇普遍不高,很难引进高学历、高素质的人才。我国有种类繁多的职业资格证,唯独没有专门的图书馆员职业资格证,这也是导致阅读指导专业人才短缺的又一原因。

3.3 活动周期过长

各个图书馆每年都会举办专题书展、征文大赛、好书推介等阅读推广的活动,但是普遍存在周期过长的问题,除了省级公共图书馆,很多馆也仅限于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天举办一些面向大众的推广活动。多数馆平均每月举办一到两次活动,甚至有的馆一个季度才举办一次活动,阅读推广缺乏连续性,很难实现推动全民阅读的目标。此外,这也和政府相关部门推广阅读的政策缺乏延续性有一定关系。

3.4 推广方式单一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今天,计算机、手机的普及致使很多读者都转向了计算机网上阅读和手机阅读。尤其是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阅读逐渐成为新时代的主要阅读方式之一。截至2010年7月,全国的手机网民规模已达2.77亿。图书馆在推广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应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不能仅拘泥于传统的活动方式,应当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改善自身服务。一方面通过网络开设本馆的网站和电子图书发行平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手机开展对读者的活动通告、借还通知等业务。

4 常态化阅读推广活动机制的构建策略

4.1 统一思想认识是基点

4.1.1 从上到下取得共识

要想提高全民阅读热情,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必须通过指导、关心、组织、参与国家读书节或其他相关读书活动,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倡导阅读,带动全社会崇尚阅读的良好氛围。政府官员参与、倡导阅读,在国外都有非常多的例子,比如美国前总统布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俄罗斯前总统普京等许多国家元首都曾亲自参与读书活动。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在刚上任不久就与妻子米歇尔到首都华盛顿的一所小学,一起为孩子们朗读介绍美国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儿童读物片断,与全班师生合影、握手、拥抱,还送上满满两个牛皮纸袋的书。而“9·11”事件发生时,布什正在一所学校与小学生一起读书。当得知恐怖分子劫机撞毁世贸大厦时,他第一反应仍是继续听孩子们朗诵完《我的宠物山羊》。其实,我国政府领导人也越来越重视读书和推广阅读,温家宝、汪洋、薄熙来等都作出了很好的表率。温家宝总理亲自推广阅读,让人们由衷地感到高兴,尤其是关心全民阅读的有识之士,更是大受鼓舞。此前,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曾在两会上提交设立国家图书节的议案和提案。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曾连续5年在全国政协提交了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2008年,他又在全国人大提交了这项建议。2009年“两会”上,他第6次提出了尽快设立“国家阅读节”的建议。[7]

4.1.2 让阅读意识深入民心

图书馆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战线排头兵,应开展推广社会阅读的活动,大力推介阅读,使图书馆意识深入人心,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人们享受阅读快乐。我国早在1997年已提出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2000年,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自2004年起由中国图书馆学会负责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将2009年和2010年分别定为“儿童阅读年”和“亲子阅读年”,旨在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纵观现在的“读书日”、“读书节”、“读书月”等活动,要么是地区性的,要么是针对某一类人的,都不能算作真正的全民阅读。设立国家读书节,无疑有利于增强全社会对阅读的重视,也有利于从国家层面统一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将阅读推广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养成良好的全民阅读风气。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教育机构的一部分,需要承担推广阅读的重任,对于具体实施工作的图书馆员来讲,应当做到以下几点:培育阅读理念,实现全员化;磨练服务技能,实现专业化;强化服务考核,实现规范化;丰富阅读内容,实现差异化;优化阅读方式,实现新颖化;创新阅读手段,实现信息化。

4.2 保障基础建设是落脚点

4.2.1 加强文献或信息的完备性

图书馆吸引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信息的完备性。图书馆应该分析读者的信息需求,对读者的信息需求进行分类,如学术类、文化类、资讯类、大众读物等。信息完备性主要是相对于读者的信息需求的完备,而不是简单的图书馆馆藏的完备。图书馆应在资源共享的原则指导下,各自建设有本馆特色的信息资源体系,以达到在整体上形成完备的信息资源系统,只有处在网络中信息的完备性才能真正满足阅读需求。同时要积极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来提高信息的传递和利用能力,加强馆际互借。

4.2.2 提供多元化的阅读平台

随着网络迅速普及,国民也逐步热衷于网络阅读。在网络阅读的读者群中,以青少年为主。相关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率从3.7%(1999年)上升至26.8%(2009年)。针对这一趋势,对于以拥有馆藏纸质印刷品为主的公共图书馆来说应该采取具体的对策,不能坐以待毙,应该把握契机,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网络阅读的增长并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纸质阅读,二者应该是并存的。首先,图书馆应该加快馆藏资源数字化进程;其次,建设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通过馆际合作的方式获取各种高需求的数字资源,扩大全文本数据库及电子期刊,用标准格式描述,使读者易于查询,从而实现读者可自行在网上进行馆际互借。通过对阅读人群和阅读行为的分析,了解读者阅读的主要图书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为读者提供多种载体形式的阅读资源,让习惯各种阅读方式的读者都有书可读、有资源可用,达到积极引导国民阅读的目的。

4.2.3 充分利用主页、数据库和网络资源

图书馆主页是图书馆联系读者的桥梁,在主页上建立导读系统,是加强阅读培养的重要举措。图书馆可以利用主页开辟读者推荐专栏,推荐热门站点和网站,设立网络导航栏目等方式,为读者提供及时快捷周到的服务。图书馆要发挥组织文献信息的特长,开发网络资源,提供深层次的便捷服务。设立专门链接将网络资源按照专题进行筛选、归纳和整理,在每个条目下注明信息资源的形式、内容和存取特征,并开发搜索引擎,使读者浏览网页就能清楚地知道信息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同时能够快速地进行访问和查询。利用浏览器工具条等嵌入式服务插件让查阅更方便。安装图书馆工具条后,无须经由图书馆网站,直接点击工具条上的数据库名称,即可利用图书馆订购的常用电子资源,一键查找图书馆馆藏OPAC、查找图书馆目录并预约,对馆藏进行续借、查询个人借阅信息等。利用以上手段一方面图书馆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让读者了解图书馆业务;另一方面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到积极的阅读当中,藉此推广全民阅读,让阅读深入民心,变成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4.2.4 关注新兴的掌上图书馆

近年来高新技术迅速发展,这些技术发展的产物已经成为今天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就包括利用手机进行阅读的方式。当前手机上网用户不断增长,手机成为阅读的新终端,手机图书馆服务成为未来阅读新的增长点。因此图书馆应适时推出掌上图书馆业务,即用手机平台,提供图书馆的资源和共享工程的信息资源。其原理是通过在图书馆内部部署移动代理服务器(MAS),以3G技术为主要依托的多媒体传播技术和各种知识信息传播手段,把图书馆的巨大资源挖掘引用,通过数字化加工,向读者提供图书馆各项知识服务,继而实现对书刊的查询、预约、续借、到期提醒以及读者调查、新书定制、展览讲座、古籍浏览甚至是多媒体阅读服务。

4.2.5 打造图书馆服务网点

长期以来,我国图书馆数量严重不足,国民难以享受到图书馆的服务。为了根本上解决我国图书馆数量少、利用不便等问题,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地建分馆、社区图书馆或图书流通站,供国民就近便利快捷地充分利用图书馆。近年来,深圳“图书馆之城”建设成就显著。所谓“图书馆之城”就是要把整个深圳市打造成一座图书馆网点星罗棋布、互联互通的城市。“图书馆之城”包括市、区、街道和社区4级公共图书馆,以图书馆网点和数字网络为基础,免费为深圳市民服务。据悉深圳市现已初步形成了遍布全市的图书馆网络,市民真正实现了阅读就在家门口的梦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针对广东文献资源分布不合理、经济欠发达地区县级图书馆普遍缺乏文献资源的现状,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为中心,建设“广东流动图书馆”,以“大物流”概念启动图书馆协作网络,受到了广大基层读者欢迎。[8]

4.3 加强各界合作是着力点

4.3.1 新闻媒体的宣传辅导作用

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其传播速度与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国际图联编印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发展指南》建议,“应当培训图书馆员工利用传播媒体来宣传图书馆的服务,学会如何应对媒体的询问。”“他们还必须能够为地方报纸写文章和准备通讯稿。”图书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电台广播中把图书馆的活动信息及检索知识传递给公众;在电视台播放有关图书馆的公益广告;主动向报社投稿,介绍图书馆阅读活动等。建议公共图书馆设置公共关系部,有专门的图书馆发言人,负责与新闻媒体接触,回答各方面提出的有关图书馆的问题,发布图书馆的多种活动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拉近图书馆与市民的距离,促进阅读活动的推广。

4.3.2 出版发行部门的保证支撑作用

出版发行部门能够为全民阅读提供信息资源的保障。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图书期刊出版事业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信息技术的发展,提高了文献整理、编辑及出版的速度,品种迅速增加,发行量逐步扩大,但质量却良莠不齐。书刊质量的好坏,再清楚莫过于读者,而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倾听读者的意见和建议,是获得出版信息状况的重要渠道之一。可采取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读者座谈会、设立读者书刊荐购本、发放读者调查表等多种方式,从中了解更多有关书刊质量的信息,细找原因,根据反馈意见,做好图书来源质量类别统计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书刊质量,同时有利于出版发行市场的规范发展,进而推动并提升全民阅读质量。

4.3.3 相关企业的专项经费支持

阅读推广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各大企业也不能逃避责任,为当地图书馆提供经费支持便是其实现这种责任的最佳途径。当然,大部分企业都没有这种主动性。可由阅读推广相关政府部门举办,联系当地各大企业,图书馆通过为其提供企业管理及员工培训等对企业经营最有价值的书刊,提供从图书资讯、度身筛选再到专门配送的一站式个性化服务,以此种方式在相对稳定的人群中推动阅读活动的开展。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专业经理人图书公司,天翼一直致力于“选最有价值的书给最需要的经理人”,经过几年的迅速发展,现已拥有800多家会员公司,为不同组织的企业高层及几万名政府和员工提供专业的个性化服务。[9]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本馆的实际情况适当借鉴天翼图书公司的经营模式,在推动企业阅读的同时获取各企业为阅读推广提供的适当经费支持。

4.3.4 大力扶持公益性阅读推广机构

目前,中央和地方各政府部门每年都会针对不同人群推荐图书。民间的阅读推广比较活跃,已经形成了相当一批阅读推广人和阅读推广组织,这里面有公益性的,也有非公益性的,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为大众所广泛认同和信赖、稳定的推广渠道。有的推广方式过多地借助行政的力量,与倡导阅读的初衷背道而驰;有的推广则唯利是图,对图书的内容质量不加甄别。因此,建议设立专项基金,通过招投标或其他相关方式,扶持一些独立的、在全国具有良好公信力的、非盈利性的推广机构,委托其定期向社会推荐优秀图书,或者对内容粗制滥造、错误频出、编校质量不合格的图书进行曝光。[10]

4.4 提高活动效能是重点

4.4.1 强化国民“深阅读”

针对国民“浅阅读”趋势的明显,营造全民读书、终身学习的良好社会氛围,公共图书馆应该千方百计地让各种纸质阅读精品走近读者。作为国民阅读的主要阵地,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人们对书籍、对知识的热情,激发人们由“浅”入“深”的阅读兴趣,培养人们由“浅”入“深”的阅读习惯,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放慢速度,专心致志,边读边思考,通过阅读自我提升、自我领悟、自我创新。图书馆应该积极宣传自己,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开展长期性、整体性的阅读推广活动,还可以开展读者座谈会、读书演讲、阶段性书评等等,也可以采取延长开馆时间、简化办证手续或免证阅读等方式把读者吸引到图书馆,倡导公民遵循以下阅读方法:一要系统计划;二要循序渐进;三要博专结合,最终促进国民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4.4.2 缩小城乡阅读差距

针对文化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读书难的问题,各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坚持组织一定规模的送书下乡活动,如为农村读者带去农技书刊、公益讲座、科普展览等。2002年以来,依托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果,对迅速扭转中国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也起到极大的作用。此外,2007年3月,根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部署,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到2012年,农家书屋工程将基本竣工,2015年将覆盖全国64万个行政村。该工程的实施对缩小城乡阅读差距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4.4.3 保障弱势群体阅读权利

城市的综合发展要求社会全体成员文化素质的提升,而弱势群体作为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扶助。由于阅读对提高整体国力与开发个人智力潜能意义重大,故此,公共图书馆特别应该针对弱势群体开展各种阅读促进活动,为构建和谐阅读环境创造条件,这是图书馆应尽的社会义务。如1997年辽宁省图书馆在省内率先成立了“盲人读物服务中心”、“盲人有声读物服网”和“有声读物制作中心”;2000年建立了少年儿童借阅室,开创了省级图书馆为少年儿童服务之先河;2004年成立了为老年人、残疾人、少年儿童服务的弱势群体服务部,长期开展“对面朗读”和免费电脑知识培训等活动。坚持贯彻普遍均等服务原则,图书馆的服务要真正惠达各种收费服务所不及的弱势群体,真正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的真谛。实现这一美好愿景值得图书馆员为此付出积极的努力,为建设面向全社会的平等的阅读共享平台、形成知识援助的社会合力做出应有的贡献。

4.4.4 着重引导儿童阅读

提高国民阅读要从儿童开始,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教授认为,“分级阅读是一种世界性的阅读趋势”,在实践中公共图书馆应该充分理解并重视“分级阅读”。“分级阅读”简单说就是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不同的阅读兴趣。因为阅读对象是儿童,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共图书馆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11]同时也要营造一种“自由阅读”的氛围,让孩子不会感到有考试、作业的压力,自己选择感兴趣的书籍来阅读,这样他们的阅读量才会大大提高。从本质上说,阅读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心理过程,儿童的智力水平、生理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等无一不影响着其阅读技能的提高。图书馆应成为信息的组织者、网络的导航员、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培育儿童在不断丰富个人阅读体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阅读意识,开拓阅读视野,增强个人阅读的主动性和持久性,牢固树立“学会阅读,让自己终身受益”的阅读理念,并持之以恒地积极践行。

5 结语

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全国年人均消费图书6册、期刊3.2册、报纸每千人日130份以上的目标,[12]基于此,提高国民阅读率是公共图书馆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但仅仅依靠公共图书馆是不够的,要想推动全民阅读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出版业应该加强对“不读书人”(即阅读并不是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却是他们的娱乐方式之一)阅读行为的开发和引导;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公民对阅读要树立正确的态度并积极响应;各类型图书馆积极采取促进措施,助推阅读活动制度化、常态化,唯有如此国民阅读量才能提高,国民素质也才会整体提升。

[1][7][10]王余光.图书馆与阅读推广[J].公共图书馆,2009,(4):67-68.

[2]全民阅读推广中的问题及建议[EB/OL].[2011-05-27].http://www.booksforest.com/thread-36167-1-1.html/.

[3]“第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十大结论[EB/OL].[2011-05-27].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4/24/c_121341147.htm.

[4]美国:全民大阅读计划[EB/OL].[2011-05-27].http://www.nlc.gov.cn/service/fuwudaohang/tyck/2007/200706_4.htm.

[5]中国儿童早期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EB/OL].[2011-05-27].http://wenku.baidu.com/view/302a40d6c1c708a1284a4448.html.

[6]日本的阅读推广活动[EB/OL].[2011-05-27].http://ww w.qstheory.cn/gj/tszs/201010/t20101013_52171.htm.

[8]罗晓红,王洁玲.深圳市街道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研究——以沙头角图书馆为例[J].公共图书馆,2009,(4):76-79.

[9]上海天翼图书有限公司2010年招聘[EB/OL].[2011-05-27].http://www.yingjiesheng.com/job-000-826-291.html.

[11]王泉根教授:给不同年龄的孩子读不同的图书[EB/OL].[2011-05-27].http://www.chinaxwcb.com/index/2009-06/01/content_174275.htm.

[12]2010年新闻出版业数字解读[EB/OL].[2011-05-27].http://www.cpp114.com/news/newsShow_139726.htm.

猜你喜欢
国民图书馆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我国成年人人均阅读量4.65本
莲 藕
图书馆
我们一起读书吧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国民”与民意
读书为了什么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