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辈的旗帜

2011-11-21 18:56王大骐
视野 2011年23期
关键词:跆拳道新闻记者

*王大骐

这篇稿件刊发前的一个星期,我的爷爷刚刚在贵阳去世,王家的最后一个老人就这样走了。葬礼上我并没见到父亲的身影,他去梵净山看一个高尔夫球场的项目。邀请他的老板知道此事后,惊讶于他的“伟大”,认为这太不可思议了。我跪在灵堂坚硬的地板上,心里一直在咒骂。

【关于死亡】

火化结束后的晚上,父亲请亲戚朋友们吃了一顿饭以示答谢,摆了足足四桌,喝了不少茅台酒。最后在酒店的房间里,我问他为什么缺席,他说他相信的是厚养薄葬,在老人有生之年尽孝,死后一切从简,并引用了陶渊明的一首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他认为人死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样才能彻底与山川湖海相容,并且他也知道自己当天不能出现在现场,因为那会导致很多老板来送大礼,这一下就坏了规矩。

【狼性】

父亲是小县城里出来的人,全家总共六个子女。父亲从小就把我们踢到水库里学游泳,小学的时候给了我们几十块钱,让我们独自在昆明城里玩,晚上十点前不让回来。六年级被送去跟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教头学跆拳道,并且是全封闭,一待就是一个月,每天光着脚在石子路上被汽车赶着跑。学完跆拳道,父亲曾让我和弟弟对打,最后我一个飞腿把弟弟的嘴唇踢爆了。16岁去美国时,当其他家长都在机场哭成一片的时候,他只来了句:“走吧!”接着扭头就走。当母亲多次担心我们就此消失的时候,他的回答总是:“优胜劣汰,既然这样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新闻】

我在兰州的家里曾看到过一张父亲大学时期的照片,他在里面相貌英俊,目光如炬。我母亲说,这就是锐气,也正是你们身上最欠缺的。

父亲从来就拒绝把新闻做成“易碎品”,他总惋惜我做记者两年多,并没写下太多有文献价值的文章。而每次见面,他总能一口气说出十个新闻选题,听的时候兴奋,可具体落实却是无比困难。当我抱怨印度之行并没采访到重头人物时,他说这并不重要,好的新闻记者眼里处处是新闻。

年轻的父亲仰慕政治家般的新闻记者,他们是黄远生和范长江。他曾说:“真正的记者敢于碰硬,敢于纵论天下风云。”他也从不满足于“一问一答”的旧办法,而必须与采访对象以争论的方式,撞击反射,刺激出新的思想。

如今的父亲开始变得柔软,他每个星期会主动打电话来询问我的工作,还会在微博上关注和评论我的留言,当我大喊大叫的时候,他也不说我“日鼓鼓”(大概是很二的意思)了。

一次在香港,他突然塞给我一些港币,让我吃些好的;接着在我独自一人去夏威夷前,他又拿了些美金给我。不知为何,这总让我想起小时候课本里的那篇《背影》:父亲冒险翻过铁路路基,为的是到站台另一边去给远行的儿子买几个橘子。

猜你喜欢
跆拳道新闻记者
嘻哈跆拳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嘻哈跆拳道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关于拟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的公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嘻哈跆拳道
嘻哈跆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