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茅台不是酒

2011-11-21 19:29□乐
四川文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国酒叶先生茅台酒

□乐 朋

再说茅台不是酒

□乐 朋

1988年,叶延滨曾撰杂文《笑说茅台不是酒》。当时的一瓶茅台酒售价三百元。折算下来,一两三十元,抿一口十元,嗅一下味儿五元。老百姓调侃称,“茅台是一级教授”。一瓶茅台的价格等同于一级教授的月薪,所以说,茅台不是酒了。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现在茅台酒价格几何?今年初贵州茅台酒公司决定产品出厂价平均上调20%之后,市场上一斤装的五十三度茅台酒,售价已达一千三百元。相比1988年时,整整涨价一千元!如今的一级教授的月薪,又能买几瓶茅台酒?问题还在于,市场上的茅台酒大半不是正宗货。要喝窖藏二十年以上的陈酿茅台,非花大价钱不可,得上拍卖会去举牌。2010年的拍卖价,有这样三组数据:

1985年产的一箱(姑且按十二瓶装算)茅台酒,拍至一百三十万元,每瓶超过十万元;

1958年产的一瓶五星茅台酒,以112万元成交;

另一瓶1958年产茅台酒,在中国陈年名酒拍卖会上拍出一百四十五万六千元的天价。

试问,现时一级教授的月薪,还能喝一口茅台酒吗?大概只能嗅一下味儿了。叶先生当年尚能“笑说”,于今我却再也不敢“笑说茅台不是酒”。

茅台不是酒,那它是什么呢?

是高档礼品。远离百姓生活的茅台酒,是人际交往、礼尚往来的紧俏货。除了某些高消费的宴请有公款买单或大款做东之外,买的不吃、吃的不买,似成茅台酒的消费常态。拉关系、走后门,请托、托请,拎几瓶茅台酒做礼品,时尚又稳妥。官爷和款爷互相授受,笑纳不倦,乐在其中。

也是绝佳藏品。时下的茅台酒,特别是多年的陈酿茅台,都不是用来喝的,而是价值不菲的收藏品。收藏茅台酒的,当然仍属非权即贵者的专利,小百姓断无此能力。美元、人民币会贬值,可典藏茅台酒则不一样。藏在家里,一不会变质,二又随着时间的延伸不断升值,拿出去拍卖,一瓶茅台酒就让你当定百万富翁。要是收藏一二十瓶,那就成千万富豪啦!这样包赚不赔的好买卖,到哪里去寻啊!

但是——又是这可恼的但是,高档礼品也好,绝佳藏品也罢,不是酒的茅台,总也难以洗脱不洁不净的腐臭味。因为,送礼的与收礼的心照不宣地所行的,大抵是权钱交易,污浊了社会风气,且其中有些与“贿”字扯上了干系。说白了,茅台不是酒,它恰恰充当了官商勾结、行贿受贿的一种道具。这从倒台贪官家搜出成打成箱的茅台酒,便可见一斑。

“国酒”茅台,欲说爱你又踟蹰。咱老百姓高攀不上。权力与资本的魔力棒把你异化得变了模样。产自民间、本为寻常消费品的茅台酒,不经意间被炒作成权贵享用的天价奢侈品、专利品,我不知这是茅台酒的荣耀,还是它的蒙垢。

有官商两界坚挺的茅台酒,其供不应求的紧俏态势还将走强。有财有势者完全可以喝茅台、藏茅台,把“国酒”神话延续下去,只要他们的钱来路正,是干净的。然而,那些与腐败现象、不正之风沾亲带故的不是酒的茅台,须另当别论。

抄一段叶先生的绕口令,以为煞尾:“买茅台的不喝茅台酒喝茅台的不买茅台酒喝茅台的不丢茅台瓶收茅台瓶的不造茅台酒送茅台的不从前门走后门来的茅台不是酒。”不过,我想补一句:如今送不是酒的茅台的还分什么前门后门么?

猜你喜欢
国酒叶先生茅台酒
重金“买专利”暗藏陷阱
“国酒茅台”改名了
叶秀山的哲学追求
茅台执着“国酒茅台”商标17年终放弃
茅台酒
茅台酒
15年长跑申领“国酒茅台”另有所图 股价无悬念拼到上市新高
“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
电影《国酒》举行定档发布会 众主创分享“制酒”心得
孤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