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2011-11-22 02:36杨中香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3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1年6期
关键词:偏瘫功能障碍肢体

杨中香,光 琪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3科,湖北 荆州 434000)

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

杨中香,光 琪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内3科,湖北 荆州 43400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方法:首次发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同时,进行系统化的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及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分别于24h内及护理6~7周后各评测一次。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并将康复组和对照组的并发症进行了比较。结果:入院时康复组与对照组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gt;0.05),经康复护理后,康复组比对照组的运动功能(Plt;0.05)和生活自理能力(Plt;0.01)的改善程度均有明显提高。康复组的并发症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lt;0.01)。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早期康复护理;脑卒中;偏瘫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高达70%~85%[1]。随着临床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存活的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减轻残疾,是目前康复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我科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对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根据1995年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诊断标准[2]选取2007年10月至2010年8月住院患者160例,均为脑卒中首次发病,所有病例均经CT或MRI检查证实。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每组各80例。康复组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6~71岁,其中脑梗塞48例,脑出血29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3例;右侧偏瘫48例,左侧偏瘫32例,语言功能障碍8例,吞咽功能障碍4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40~76岁,其中脑梗塞53例,脑出血23例,脑梗塞合并脑出血4例;右侧偏瘫46例,左侧偏瘫34例,语言功能障碍5例,吞咽功能障碍2例。两组均除外以下对象:①溶栓治疗的患者和四肢肌力Ⅴ以上,伴有轻度偏瘫症状者。②脑出血手术的患者、蛛网膜下腔出血与脑动静脉畸形出血的患者。③有严重的合并症,如消化道出血、高热。

1.2方法

1.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对照组给予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康复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以下康复护理措施。

1)急性期护理。脑卒中发病头几天,临床护理工作中往往注重于急救和药物治疗,而忽视了肢体的康复护理,为了避免患者出现肢体挛缩、肩痛、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在急性期采取以下康复护理措施:①良姿体位的摆放,包括健侧位、患侧位、仰卧位,注意防止上肢屈曲,下肢外旋,足下垂内翻。可用软枕头或棉垫圈置于患侧的肩、臂、手、膝等部位,并将上肢远端略抬高。②被动的关节活动,活动顺序由大关节到小关节,缓慢进行,如肩外展、外旋,前臂旋后,腕背伸,指伸展,屈膝,踝关节背伸等运动,运动应在无痛的范围内进行。另外,对肌张力较高的患者应多做与挛缩相反的动作,以充分牵伸肌肉。③肌肉按摩,早期进行肌肉按摩,可有效地预防废用性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一般从肢体远端开始。动作宜轻柔缓慢。④对偏瘫手部应减少穿刺,可在健侧采用留置针头,若健侧穿刺不能,可从患侧腕部近端输入。⑤诱发偏瘫肢体主动运动,如被动地将患侧上肢举过头时,手指有伸展运动;头转向已伸展的一侧上下肢,可诱发对侧上下肢屈曲运动等。

2)稳定期护理。患者一旦神志清楚,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进行性加重时即可进行以下主动活动:①协助病人进行床上翻身训练、桥式运动、双手交叉上举训练。②床边坐位与坐位平衡训练,先从半坐位开始。如无不适,指导患者用健腿把患腿勾到床边,并坐于床沿,用健肢支撑坐起。当躯干有一定支撑能力时,指导患者坐到普通的凳子上,可让患者用健手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拿放物体,并不断向外侧摆放,以增加坐位平衡的难度。从不同的方向推拉患者,直到不倒为止。③坐到站起及站力平衡训练。患者先坐直,双手叉握带动躯干前伸,髋关节屈曲,中心由臀部转移到双足上而站立。指导患者尽量使偏瘫肢体负重,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若患者双足负重能力较好时,双手抓住床尾栏杆,可做下蹲训练,亦可逐步降低座椅的高度,以增加站立的难度。

3)恢复期护理。患者进入恢复阶段,逐渐形成正确的运动模式,此期的康复训练包括步行、上下楼梯训练、上肢控制能力训练、手指功能训练、精细协调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以上各期的康复护理由专职的康复护士进行,早晚各一次,每次25min。根据其具体情况适当增减时间;并在实施康复护理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和鼓励病人。用恢复较好的患者做典型进行宣传,以增强病人的康复信心和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以利于康复护理的顺利进行。

1.2.2 康复评定 由专职康复护士对两组患者于24h内进行首次评定,再次评定于护理6~7周后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评分[3],正常分为100分,lt;50分为严重运动功能障碍,51~70分为明显运动功能障碍,71~90分为中度运动功能障碍,gt;90分为轻度运动功能障碍。ADL的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3]。

1.3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gt;0.05),通过护理后两组患者运动功能均有所恢复,康复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lt;0.05),见表1。表2采用Barthel指数评测,经护理后,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统计学差异(Plt;0.01),表明早期的系统化的康复护理训练比未经指导的自我锻炼效果更明显。康复组的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肢Fugl-Meyer评分比较 例

表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变化比较

表3 康复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比较 例

3 讨 论

脑卒中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为了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恢复质量,使其肢体运动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单靠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是远远不够的。神经科若能在患者急性期注重和开展康复护理工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康复护理程序并加以实施,将有利于提高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效果和质量。脑卒中偏瘫患者从发病后数天开始恢复,1~3个月恢复达最大程度,3个月后因各种继发性障碍恢复减慢,故康复护理应尽早介入。在本研究中康复组患者在入院时就进行了康复护理,初期的康复护理保持肢体处于良姿位,被动的关节活动等。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和肢体障碍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康复训练,尽早床上翻身、起坐、移动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从表1可以看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这充分说明急性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可通过各种方式沟通相关的突触链,进行功能重组,使偏瘫的的恢复成为可能[4]。

Barthel指数是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评估,同时也反映了康复护理质量的高低。Fugl-Meyer和ADL积分有很强的相关性,即肢体功能恢复越好,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积分就越高。由于康复组在早期实施了系统化的康复护理,康复训练中并注重对精细,协调以及技能性运动进行了强化训练,患者的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虽然也获得一定的改善与提高,但其幅度较小,这可能是由于患者的依赖性较强和对康复知识了解甚少而影响了ADL的恢复。如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则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随意的、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异常模式和偏瘫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患者在发病早期和训练期间不够及时不够正确,运动量不足或过量,或跨越式训练而导致的。此外,患者不了解运动功能学习的原理和方法,常常发生误用综合征,加重了运动功能及肢体畸形[5]。因此,及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系统化的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使运动功能沿着正确的方式得以恢复。

早期康复护理充分发挥了患者的最大潜能,改变以往只能从病情稳定期或恢复期才能进行康复训练的定式,进展到从急性期就开始的功能位护理和被动运动,从而有效地预防了废用综合征,减少了继发性损害,缩短了治疗时间。因此,开展早期康复护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无1例病情加重,表明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1]Dobkin B H. Neurologic Rehabilitation[M].Philadelphia:FADavis,1996:168-174.

[2]第4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学杂志,1996,29(6):379.

[3]南登昆,郭正成.康复医学临床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35-45.

[4]王茂斌.偏瘫的现代评价与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132.

[5]胡永善,朱玉连,杨佩君,等.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 (3):145-147.

[编辑] 一 凡

10.3969/j.issn.1673-1409.2011.06.075

R473.5

A

1673-1409(2011)06-0173-03

2011-05-07

杨中香,女,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康复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偏瘫功能障碍肢体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循经往返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临床观察
肢体语言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偏瘫早期运动康复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神经松动术对脑卒中偏瘫肩痛的疗效观察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