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预科与普通汉族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攻击性的比较研究
——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2011-11-23 05:23苗钟立胡有宏
武术研究 2011年9期
关键词:预科班攻击性汉族

苗钟立 胡有宏

(甘肃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民族预科与普通汉族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和攻击性的比较研究
——以甘肃农业大学为例

苗钟立 胡有宏

(甘肃农业大学体育教学部,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章随机抽取甘肃农业大学2010级汉族男大学新生与民族预科班男生各85人进行心理健康(SCL-9 0症状自评量表)与攻击性测试,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男生心理健康和攻击性进行了比较与研究。结果表明:民族预科与汉族男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指标除焦虑、敌对和附加项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都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汉族与藏族大学男新生在攻击性上有显著性差异,主要可能是居住环境和生活文化的差异造成的。

民族生 大学新生 心理健康 攻击性

1 选题依据

在普通高等学校举办少数、民族班,是党和国家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专门人才而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各地、各部门和高等学校要从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步伐、促进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加大扶持力度,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教育与管理工作。教育部办公厅规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民族本科预科班的录取由招生学校与本校本科同批次录取。录取标准不得低于该校在该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相应批次提档分数线以下80分。民族预科班学生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我国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尤其民族预科生入校成绩级低,学习压力大,大多数是来自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和牧区的考生,少数是来自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大,伴随着快节奏大学生活方式,身心健康与其他大学生是否有异同,需要我们加强了解,努力做好民族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了明确而全面的定义:“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同时也指出“学校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最适宜的场所,学校可以教给学生一些解决问题的技巧,并通过特殊问题的干预和心理咨询,转变学生的不健康行为”。心理健康就是要人们不断的调节心理状态来适应生活的变化,主要通过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等多个侧面来评价。其包含有两层涵义:一是没有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以稳定的内部环境和社会上认可的形式来适应不稳定的外部环境,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教育者重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心理偏差的纠治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 研究方法

2.1 问卷调查法

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现实感量表对甘肃农业大学2010级预科班和工学院汉族新生在开课第一周分别随机抽取男生85名测试,收回340份,剔出无效试卷6份,实际得到334份,包括民族预科班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艾森克现实感量表各82份,水利水电与农机专业普通汉族大学新生两种测量量表各各85份,其中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包括回族40人、藏族24人,土族9人,东乡族6人,蒙古族、裕固族、壮族各1人。民族预科与汉族男大学新生在平均年龄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民族班的东乡族男生平均年龄比其他民族生平均年龄大1.09岁,但比普通汉族男大学新生大0.66岁,没有显著性差异。身高与体重的均值相近,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调查对象情况见表

2.2 文献资料法

收集有关大学生身心健康研究的著作、论文、报道等进行精读与比较分析。

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利用统计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处理,对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与单个样本K-S正态分布检验,得出各因子的平均数Δx和标准差S,采用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对民族班男生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SCL-90心理因子分值的比较,并与SCL-90各因子全国大学生常模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同时对艾森克现实感测试指标统计后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并寻求造成大学男子新生攻击性差异的原因。

3 心理健康(SCL-90)测试结果

甘肃农业大学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一年级2010级普通汉族男生各种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是42.3%,其中以强迫40.0%、抑郁30.6%、人际关系29.4%、焦虑28.2%、敌对18.8%排在前五位。民族班男生心理问题学生的检出率是54.1%,其中以强迫46.3%、人际关系29.3%、抑郁25.6%、敌对21.9%和偏执14.6排在前五位(见表2)。与国内大学生常模比较,甘肃农业大学2010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全国大学生正常水平,轻度症状人数较多,尤其是民族班男生一半以上同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中度症状以上比例相比并不高。说明新入校大学男生个体都有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和行为,约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个体人际关系较敏感,人际交往中存在自卑感较强,并伴有行为症状(如坐立不安,退缩等)。民族班男同学个体较易抑郁,表现出苦闷、孤单和神经过敏,还以生活兴趣的减退,动力缺乏,活力减弱等为特征,还表现出忧愁、伤感的情绪体验,如果遇到较大挫折易出现敌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而敌对得分越高,个体越好争论,脾气难以控制,攻击性就会提高。由于不同民族各心理健康症状因子分除躯体化、恐怖和偏执外,其他因子分都不属于正态分布,对数据结果齐性检验后,只能通过非参数两个独立样本W-S-R差异性检验。(见表3)结论是普通大学汉族新生与民族班男生的心理症状因子分除焦虑、敌对和附加项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各项包括总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民族预科新生各心理症状因子均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稍低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外,其他各心理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说明其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尽管民族预科班男生焦虑轻度以上症状人数比例低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但其焦虑均分高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说明民族预科少数新生焦虑情绪比较较严重,而偏执人数比例和因子均分也都远大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偏执因子高分主要指投射性思维,敌对及猜疑,关系妄想,被动体验夸大等人格障碍。这种人格常妨碍人际关系而影响社会适应性,近年来冲动性人格障碍就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附加项主要反映睡眠及饮食等情况,说明民族预科班男生睡眠和饮食状况不佳。因此,必须加强入学新生集体心理辅导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尤其对于民族预科班男生的焦虑与偏执给与特殊指导。

表3 不同民族大学新生心理症状因子得分齐性检验与非参数差异性检验结果

4 艾森克现实感量表测试结果

对艾森克现实感量表各心理指标进行了测试评析,其攻击性指标是表现有直接或间接的攻击行为。2010级普通汉族男大学新生与民族预科班男大学新生的攻击性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深入研究发现,普通汉族男大学新生与回族新生的攻击性并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是与藏族学生攻击性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查阅国内文献并没有相关藏族攻击性较高的报道。新西兰人洛德·里亚类研究发现,具有高攻击性的毛利男人有56%的人携带有MAOA-L(斗士)基因,几乎是白种男人的两倍。到底是藏族人携带了斗士基于,还是测试方法和样本的系统误差造就了目前的结论有待进一步研究。不论结果如何,人类学家理查德·西普斯的“文化模式”认为:特定的人能具有哪些行为取决于自己的文化环境和自身经历,有组织的暴力行为不是遗传性的,而是文化赋于人攻击行为的特定形式,但攻击行为演变的最终结果是由日益为理性控制的文化过程所确定。

表4 不同民族大学男生艾森克现实感量表攻击性的差异性比较

情境测验是指实验者有目的地制造一种情境,由被试在假设的情境下选择自己的行为反应,从而让被试的相应社会认知特点在这种情境中自然的表露出来。通过测试发现有5.2%的大学男生比较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人格上具有攻击性倾向,民族预科班男生攻击性和正义感较强而性格比较单纯,具体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民族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所谓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是指个人在社会互动中既能达到个人目标,又能与他人保持良好关系的能力。

5 结论与建议

(1)甘肃农业大学2010级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全国大学生正常水平,轻度症状人数较多,尤其民族班男生一半以上同学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但SCL-90症状自评量表各心理症状因子得分没有显著性差异,中度症状以上人数比例相比并不高。

(2)民族班男大学新生与普通汉族大学新生心理症状因子在焦虑、敌对和附加项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各项包括总分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民族预科新生各心理症状因子均分除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稍低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外,其他各心理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民族预科班男生心理症状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等症状,其心理健康状况差于普通汉族男大学生。

(3)民族预科班藏族男大学生攻击性高于汉族与回族男大学生,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汉族与回族男大学新生在攻击性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与国内文献报道大体一致,杨玲研究认为汉族中学生在问题解决、求助、退避、忍耐上显著高于回族中学和藏族中学学生,回族学生在忍耐上显著高于藏族中学学生。

(4)教育者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认真地进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纠治。着重于指导大学生科学地学习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逐步达到人格的成熟与完善。对中度以上大学生进行个别咨询,同时还要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民族预科生第一年学习内容是高三课程,学习压力轻,易产生学习动力不足,奉行60分万岁的现象,表现出对外界的任何刺激都无动于衷,漠不关心,容易产生孤独、压抑和焦虑情绪。而焦虑、抑郁和精神分裂等症状在人际关系不和谐时会诱发攻击行为,甚至发生其他严重冲突。鉴于此,我们认为应该要有目的和针对性的对民族预科班开展集体心理辅导。

(5)努力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应用于养生和心理治疗,不断挖掘适合中国国情的心理疾病的治疗与干预方法。

[1]苗钟立.普通高校武术课教学对大学男生个体攻击性的影响[J].搏击·武术科学,2008(5):60-61.

[2]杨 玲,安花花.多民族混合学校学生心理素质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3):30-36.

A Compare Study on Mental Health and Aggression of Prep Enrolled Ethnic Students with Han Freshmen——Taking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Miao Zhongli Hu Youhong
(PhysicalEducation Department of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Lanzhou Gansu 730070)

The samples of 85 Han male freshmen and prep enrolled ethnic students of 2010 grade in the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re picked out randomly,and they are tested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and aggression by 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 0)and the other list.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s,statistics and literature,the paper makes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male freshmen mental health and aggression.The results show that:there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s that the prep enrolled ethnic students and normal freshmen in score of mental health indicators in addition to anxiety,hostility and additional items;then there are clearl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Han and Tibetan male freshmen on aggression.The mainly reasonsinclud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differencesin culture.

ethnic students freshman mental health

G804.8

A

1004—5643(2011)09—0107—03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编号:GS(2010)GX033。

1.苗钟立(1975~),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预科班攻击性汉族
3-6岁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及对策
Study on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Right and Regulation Countermeasures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基于高职教育的预科班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国家视野中的河湟汉族
非攻击性话语引发的冲突回应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