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北庭(报告文学)

2011-11-25 03:03马旭东
回族文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故城漫步新疆

马旭东(回族)

“北庭”这两个字,我最早是在中学历史课本里见到的。但当时并不知道她就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吉木萨尔县,就在我生活的这片土地上。后来,随着对历史喜爱程度的增加,我对北庭的兴趣也与日俱增。终于,有了2002年6月的第一次探访。几位朋友相约去奇台县的风景区江布拉克夏游,快到吉木萨尔县时,脑海中突然灵光一闪,吉木萨尔县不就是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可不能错过这个大好机会,于是我建议去一下北庭故城及西大寺这两个我神往已久的地方。朋友中恰好有一个吉木萨尔人,于是就毫不费力地驱车赶到了北庭故城。

第一次见到北庭故城,感觉只有两个字:荒凉。千年的岁月磨去了她太多太多的浮华,只剩下依稀可辨的土墙与遍地荒草,曾经的繁华都已随风而逝,只留下无尽的遐想和感叹。信步故城中,感觉其面积很大,城市的轮廓依稀可见,只是损坏严重,遍布碎砖片瓦,但还是可以让人联想到当年盛唐丝绸之路上商贾云集、往来如梭的盛况;故城的遗址也没有什么防护设施,游人可随意进出,入口处立有一块简介牌,介绍着她的过去与辉煌。因为着急赶路,我们便匆匆看了一眼北庭故城后又直奔了西大寺。

路途很近,还没有来得及酝酿感情就到了西大寺。一下车,便看见一个大土墩,有若干砖砌的建筑,显现出苍凉与雄浑。就像是一个没落的贵族,虽然有些落魄,但不失贵族之气质。经过办理相关手续我们得以进入,先看其全貌,是土木结构的建筑。最值得一看的《王者出行图》,其实就是佛教故事里的《八王分舍利图》,即佛祖释迦牟尼涅槃之后,各国国王去争他的佛骨舍利的故事。其图色彩鲜艳,图中一王子胯下一瑞兽,文武群臣前呼后拥,图画上还有攻城的情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图的右下角有回鹘公主与驸马的供养人像,并有古回鹘文的题记。这是最为珍贵的——说明回鹘人的信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佛教,当时他们还在大兴寺院,广罗众僧,以为国教。这也充分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具有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并存的特点。与北庭故城、西大寺短暂的一面就这样匆匆而过,但其印象已深深地镌刻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2003年,我调到昌吉州旅游局之后,去北庭西大寺的机会很多,陪同客人、拍摄宣传片、检查工作等,后来到了吉木萨尔县工作,就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北庭故城、西大寺。我们已然成了老朋友,每次去都会有一种崇敬的心情。漫步在萧瑟的故城中,你会有一种悲壮,你会有一份感叹。时光匆匆,遥想当年,金戈铁马,大唐的旌旗猎猎迎风,雄师自东而西,将中华文明传播于西域,然后再带回婀娜多姿的西域乐舞。大唐帝国的文治武功在天山以北依托的正是这雄伟的北庭故城,但今天的遗存却所剩不多。

如今,我们已认识到北庭地上和地下蕴藏的丰富文化遗存以及她的重大意义,认识到发掘、研究、展示北庭故城所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已投巨资正在建设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这是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的遗址公园,建成后必将成为新疆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我游览了北庭园广场、天地园、文博中心、千佛洞、古海温泉、沙洲生态园、车师古道、花儿沟等,感到吉木萨尔简直是整个新疆风景的缩影,我也走遍了这里的大漠、雪山、草甸、绿洲、平原、故城,算是基本领略了新疆的主要风貌。但我感到最骄傲的还是蕴藏在北庭故城、西大寺中的那股唐风,那种气吞山河、包容万物、昂扬向上、舍我其谁,善于运用最鲜艳、最瑰丽的色彩来表达自己感情的大唐气势,这不正是今天中国所需要的一种精神吗?

走进吉木萨尔县,漫步北庭大地,我聆听到了唐之雄风,亦感触于两宋时,其远离祖国怀抱的哀怨,甚至目睹了蒙元王朝的金戈铁马。我的思绪遨游在历史的北庭与现在的吉木萨尔,深深留恋这方神奇故土上的大美的玫瑰花、幽静深远的车师古道、鲜花如海的花儿沟、准噶尔野马的长啸、侏罗纪公园的恐龙聚会、天地园的火山喷发、千佛古刹的晨钟暮鼓,以及北庭园广场的现代集体舞……

猜你喜欢
故城漫步新疆
苏巴什故城
育苗繁忙助春耕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忆中伞
漫步在冬日仙境
新疆多怪
交河故城申遗一波三折
粉琢绿饰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