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新品种“晋麻1号”选育报告

2011-12-05 06:51孔佳茜康红梅赵铭森
中国麻业科学 2011年5期
关键词:临县大麻品系

孔佳茜,康红梅,赵铭森,赵 龙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汾阳032200)

大麻俗称“火麻”,在山西种植历史悠久,其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与透气性能,传热导热快,防虫防霉,静电少,屏蔽紫外线和抑菌功能等多方面优势。近年来,大麻纤维在“棉化”方面的发展为高品质服装市场打开大门,工业大麻作为新型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国家为了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09年启动了50个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工作,麻类(包括大麻)被列入其中,这为促进我国大麻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我省有大麻纺织的龙头企业绿洲大麻纺织有限公司做后盾,所以在我省开展大麻新品种选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1 选育过程

2002年,我们从甘肃地方优良品种甘肃清水大麻中精选了100株植株高大、分枝少、茎粗适中、分枝高度高的优良单株留种。2003年、2004年两年对选择的100个单株进行株行比较试验。2005年又对2003、2004两年单株行试验中表现突出的15个株系进行小区比较试验。2006年从15个优良株系中精选6个优良品系,加上甘肃清水大麻和本地临县小麻作对照,进行三次重复的品系比较试验,进行优中选优。通过单株选择、株行比较、株系比较、品系比较试验等系统选育试验,最后育成大麻新品系“汾麻1号”。2007年、2008年两年参加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0点次平均麻皮产量1470.8kg/hm2,比对照临县小麻1243.5kg/hm2增产18.28%。2010年经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五届七次会议认定通过,命名为“晋麻1号”。

2 试验结果

2.1 品种鉴定、品种比较试验

2005年品系鉴定试验折合麻皮产量1732.5kg/hm2,比对照临县小麻1387.5kg/hm2增产24.86%;2006年品种比较试验折合麻皮产量1702.5kg/hm2,比对照临县小麻1354.5kg/hm2增产25.7%。

2.2 区域试验结果

2007年在陵川县西河底乡秦山村、临县临泉镇郭家村、太原市农牧场等地进行5个点次山西省大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麻皮产量为1508.5kg/hm2,比对照品种临县小麻增产15.7%。

2008年在原平市双惠种业有限公司、陵川县西河底乡秦山村、临县临泉镇郭家村等地进行5个点次山西省大麻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麻皮产量为1493.0kg/hm2,比对照品种临县小麻增产14.9%。

两年区域试验结果:麻皮平均产量1500.8kg/hm2,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3%。

表1 晋麻1号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表Tab.1 The dried bark yields of Jin Man 1 in regional tests

3 品种特征特性

3.1 植株性状

“晋麻1号”品种为雌雄异株,植株高大,株高2.5-3.1m,茎粗0.8-1 cm,分枝高140-160 cm,种子千粒重25.1-28g,纤维产量 1500-1725kg/hm2,比对照(临县小麻)增产15%-20%。叶片肥大、苗期浅绿色,后期深绿色,茎绿色,茎杆上下粗细均匀,分枝少,分枝高度高,节间较长,纤维品质优良。

3.2 生育期

工艺成熟期为105-110天,全生育期为170-180天。

3.3 抗性鉴定

在育种过程及试验阶段的田间观察鉴定均表现抗病、抗旱、抗倒。

3.4 品质分析

2009年12月经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测试中心检验结果:纤维长度为2.3m,束纤维强力为382N。

4 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时播期

“晋麻1号”在我省麻区的适宜播期为4-5月,最佳播期在4月上中旬,地温10℃左右时最利于种子发芽生根,出苗快而整齐。

4.2 合理密植

“晋麻1号”作为纺织纤维用大麻,在我省较高水肥区最适种植密度为60-75万株/hm2;中等水肥区最适种植密度为45-60万株/hm2。

4.3 深耕整地、施足基肥、追施长杆肥

大麻作为高杆作物,根系发达需肥量大。一般需翻耕30cm以上,耙平整墒,基肥每亩施人蓄土杂粪600-750担/hm2或N、P、K三元复合肥450-525kg/hm2。长杆肥施尿素75-90kg/hm2,以壮杆抗倒伏。

4.4 适时间苗、定苗、中耕除草

在苗高5cm、1-2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在3-4对真叶时要及时定苗,结合间、定苗可进行1-2次中耕,以松土透气,清除杂草,中后期要薅除小脚麻以利通风,防止烂麻。

4.5 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

大麻苗期要防止渍水烂苗根和干旱板结。中后期需及时排灌,保持土壤湿润,以利于促进植株生长发育。

4.6 及时收获

纤用大麻在雄花开花末期一次性收获;油纤兼用大麻适宜分期收获,第一次在雄花开花末期收获雄株,第二次在雌花花序中部种子成熟时收获雌株。

5 适应区域

适于山西省产麻区,晋城、晋中、吕梁、忻州等地区种植。

[1]王振民,康波,等.大豆新品种“吉农12号”选育报告[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25(1).

[2]杨龙,吕咏梅,等.优质高产大麻新品种皖大麻1号的选育研究[J].中国麻业科学2009年第31卷第1期.

[3]杨明,郭鸿彦.大麻新品种云麻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中国麻业,2003(5):1-3.

[4]田玉杰、阴玉华,等.纤维用亚麻新品种双亚14号选育报告[J].中国麻业科学,2010(2):65-67.

猜你喜欢
临县大麻品系
大麻二酚在医学上的应用前景
“富硒多倍体蒲公英新品系”在太谷区试种成功
耐高温高湿的松毛虫赤眼蜂品系筛选
山西临县举办电商峰会助力乡村振兴
擎起健康扶贫旗 共筑百姓幸福梦 山西科技志愿服务健康科普活动在吕梁临县成功举办
大理州优质蚕豆新品系比较试验
走村入户送温暖 扶贫慰问暖民心 山西省种子站赴临县开展帮扶慰问活动
科技在线
大麻是个啥?
大麻促进骨折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