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

2011-12-07 00:50罗红卫
中国远程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远程编码学习者

□ 罗红卫 李 莹 牛 健

远程开放教育英语学习者辍学研究*

□ 罗红卫 李 莹 牛 健

本研究针对广东地区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采用个体访谈形式调查、剖析辍学者辍学的心理动因,对辍学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深描”,试图通过辍学者的个人体验和意义阐释,探求远程英语学习者的辍学原因。对访谈内容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影响远程开放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放弃学业的主要因素是:情感在场的影响、情感交互程度低、工学矛盾。本研究试图为远程教育实践机构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措施,减少辍学人数提供有益参考。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

一、研究背景

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及其在教育中的大量应用,使得远程英语教育蓬勃发展,英语学习的诉求日趋强烈。但由于近年来,远程开放教育的发展超前于心理学理论的发展,从存在主义视角出发,将计算机技术引进网络教育,再将网络教育引入教育领域,对于人类社会,对于学习者情感来说,这本身是一种挑战。日益发展的远程教育实践表明,辍学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诸多相关研究。在国外,早在1970年,Spady就开始关注辍学过程中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认为辍学具有动态轨迹,提出了首个辍学动态模型[1];5年后,Tinto基于Spady的模型,参考传统面授教育,提炼出了线性的更具指导意义的辍学动态模型[2];1976年,Kennedy和Powell从特征和环境两因素探讨了辍学原因[3];1989年出现了突出反馈特色的Kember模型[4];1990年,Powell、 Conway和 Ross在特征和环境两因素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三因素辍学模型:预定特征、制度因素、生活变化,因素重要性由强至弱,依次排列;1996年,Brown在研究中又将三因素辍学模型中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修改为:制度因素、生活变化、预定特征。国内对远程教育辍学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比较有影响的有曹文[5]、李莹[6]、张妙华、罗发奋[7]等的辍学研究,这些研究主要聚焦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辍学的时间、规律、影响因素、辍学者特征等方面。当前,仍需对远程教育辍学现象进行深入、广泛地研究,寻找辍学发生的基本规律,为远程教育实践机构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关措施、减少辍学人数提供决策参考。

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方式进行,即以个体访谈形式调查、剖析辍学者辍学的心理动因,对辍学现象进行全方位的“深描”,试图通过辍学者的个人体验和意义阐释,探求远程英语学习者的辍学原因。本研究将辍学定义为学习者主动提出休学、退学申请并被批准,或学习者在应注册年度未注册也未交费进而终止学业的行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当前国际社会科学领域较为流行的质性研究方法。陈向明[8]将质性研究定义为: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景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鉴于辍学者已经脱离远程教育机构的管理,难以成为跟踪观察对象,因此,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半结构性、深度访谈的方法。研究者事先设计好一个开放式的采访提纲,内含若干个问题。访谈主要参照这些问题,同时注重对由这些问题拓展开的一些细节的探究。辍学者详细回答研究者的问题。访谈安排在辍学者认为方便的地点和场所,时间大约一个半小时。访谈基本上都是用中文,偶尔穿插英语,如问候语、课程名称、个别相关课程的单词等。访谈的全过程被详细记录和录音。访谈录音被整理成文字稿以做进一步分析。

本研究大样本的选取主要遵循两个条件:一是具有2010年春英语本科生源的单位;二是考虑到地域、经济发展层次、学习者人数等方面的代表性,各类层次的单位尽量涵盖。通过联系,来自广东省的6所地、市级电大参加了本研究项目。调查时间长度为6个月,即以一个学期为研究单位。一个学期后辍学的学习者成为本研究个人访谈的对象。

表1 参加本研究的单位01春英语本科生源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6所电大01春英语本科生源数从66人到5人不等,总数为165人,其中女130人、男35人,专业都为英语专业(教育方向)。学习者参加远程教育的方式主要是面授和网络课程学习,专业必修课面授次数每门课程大约在9次左右(约合27小时),其余主要依靠自主学习:在线观看教学录像、参加网上课程论坛等。

一学期后,我们收集到6所电大01春英语本科的辍学情况汇总数据,统计如表2。

表2 一学期后01春英语本科的辍学情况

随后,6所电大分别对本校01春英语本科的辍学者通过各种方式开展访谈。需要解释的是,由于辍学者的联系方式有所变更,或辍学者有不便说明的原因,开展访谈工作极为艰难。在4所拥有辍学者的电大中,代码为DF的电大未能联系到辍学者,因此访谈工作无法开展。BJ电大辍学者8人,联系到6人参加访谈。ES电大辍学者5人,有一人未能取得联系,最终有4人参加访谈。AZ电大对1位辍学者进行了访谈。

本研究中,访谈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① 个人背景情况;② 学习情况自我评价;③ 师生交互情况;④ 辍学原因;⑤ 建议。

对访谈内容,本研究主要采取处理质性数据的典型的内容分析方法进行分析[9]。内容分析主要用于对文献,通常是文本信息,进行二次分析。它产生于新闻学领域,见诸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事情报研究,20世纪60年代进入到方法论体系中,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基于质性研究的量化分析方法,即对文献进行的量化分析是建立在质性分析基础上的,并且需要首先理解和明确文献信息的意义,这其中既包括显性信息,也包括隐性信息,即在字词间隐含的意义。因此在内容分析过程中经常运用比较和推论等方法。内容分析最重要的目的是对材料做出描述和解释。通常的内容分析过程为:确定研究目标,抽样材料,将材料分解为一系列的分析单元,严格记录后进行统计分析。内容分析常与其他研究方法一起运用,形成互补。常用的内容分析类型包括:① 频数计数的分析:定义计数单元和类别,并统计数目;② 质量分析:类似于频数计数分析,但在定义单元和类别后,只确定某个类别的单元是否出现在材料中;③ 关联性分析:目的是找出同一信息媒介中两个或更多单元出现的次数。

本研究主要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即以每位辍学者的回答为分析单元,阅读后根据对叙述内容的理解,对每个回答中的“个人背景、学习自我评价、师生交互、辍学、建议”五个项目进行编码,然后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分析每个类型中的回答。编码主要采取自由编码。所谓自由编码,是在阅读文本资料之初还没有对资料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时进行的编码,因此,编码的建立属于试探性的,相对会随意些。自由编码的建立是一种快速形成资料概要的好方法。自由编码时,兼顾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主要提取回答中已有的关键词或关键句子作为编码,如果关键词不明显,再根据理解后的意义进行编码。

表3 自由编码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对11位辍学者进行了访谈。通过对访谈文本进行反复阅读理解并提取关键词和关键句子,将相近的内容进行合并,整理并统计频数,最后得到如表4所示的编码结果。由于有时一个回答中会提到不止一个结果或原因,因此编码的总数与辍学者的总数不相等。

根据访谈编码结果及频数,参考现有的同类研究文献,本研究得出两个方面的主要结论:

1.远程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的求学动机,既有与其他专业群体学生相同的一般特征,又有其独特的特征。

一般性的特征反映了远程教育学生群体求学的共同动机,而独特的特征则来自于英语学科与众不同的独特性。

远程教育学生群体求学动机的一般特征包括工作需要提升学历、拿一个本(专)科文凭、提高自己的能力、离家近等,学生们认为远程开放教育在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学习方式方面灵活方便,是达到上述目的的好的选择。但远程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的求学动机的独特性包括:11位辍学者都不是英语专科毕业,其中5人求学动机是“喜欢英语这个专业”。英语具有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教学基本任务是听、说、读、写、译,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这无疑对非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的学生是一种挑战。敢于接受这种挑战说明他们最初的求学动机是好的。以下是本研究中一些学生的典型感受:

表4 辍学访谈编码结果及频数

为什么会选择英语专业?

学生1:对英语感兴趣。底子还是很扎实的,小学和初中学得很好,高中也不错。

学生2:非常喜欢英语,因此选择英语专业。

学生3:自己非常喜欢英语,专科时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

学生4:当时我比较喜欢英语,就想通过学习拿一个本科文凭。

学生5:对英语很感兴趣。

2.导致远程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辍学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1)情感在场的影响

情感在场是2005年普莱斯卡·坎贝尔等[10]根据加瑞森等[11]“在线学习的三个领域:认知在场、教学在场和社会在场”观点而提出的。他们认为情感具有社会在场的鲜明特点,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起着关键影响,对学习者构建、确认意义,参与反思、对话的能力具有推进或约束作用,并认为情感具有唯一的显著性和传通性,可作为第四在场出现,所以定义为情感在场。

本研究通过分析访谈编码结果及频数,可以了解辍学者情感在场情况,即:学习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状态及心理起伏波动程度。在自我评价项目中,两位辍学者感觉“自己主动性不够强,一个人学习没什么动力”。自主学习是网络教育特征之一,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易出现寂寞、孤独感;在辍学项目的6类原因中,有5位辍学者自我评价“基础不好,学习跟不上。没有信心继续学习下去”。信心不足导致忧虑、沮丧,愈加影响知识接受程度,致使学习差距越来越大,无法适应学习,逐渐产生受挫感、厌倦感;有4位辍学者认为“教材比较落后,所学知识无法实践,学习激情大受打击”。期望值与现实的距离之大导致学习激情受阻,沮丧情绪陡生。尤其是喜欢或非常喜欢英语的强烈学习动机与现实中强烈的不满足感形成鲜明对比,辍学者所用词汇为“学习激情大受打击”,可以看出失望程度之高;有3位认为“距离学校远,特别是遇上恶劣天气,不方便学习”。实际上,在报名学习时,辍学者早已预见到未来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类似困难,此时作为一种辍学的托词,表现的是内心对具有一定难度的英语学习的胆怯,也是一种恐惧感。而真正“想学英语,但抽不出时间”的只有3位。“比较懒”、“ 资金原因”分别只有1位。上述涉及情感的辍学原因三个类别频数占到了11,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远程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大多为全日制工作者,工作者兼学习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他们的生活压力较大,在此种情况下,情感在场对他们的英语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消极情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是导致辍学的主要原因。

(2)情感交互程度低

如若将师生交互项目作为与辍学原因项目的并列层次,那么情感交互程度低就是隐性辍学原因。在师生交互项目中,只有两大类:一是主要在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交往,下课交往较少,频数为10;二是和老师一般没什么交往,同学间交往很好,频数为1。学习自我评价项目中,“没有小组学习”是11位辍学者异口同声的感知。远程英语教学通常采用面授教学和网络自主学习两种模式,在本研究中,面授课堂是所有英语本科辍学者交互的场所,网络环境下的情感交互几乎是空白。对于当今的学习者情感来说,这本身是一种挑战。一方面,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可以注册、下载多媒体课件、完成作业、进入课堂讨论区交流、检索网络数据库和图书馆、就某个课题收集数据并撰写论文、寻找有关问题的资料等,这让学习者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的体验。但另一方面,网络教育对学习者自身要求较高,需要学习者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能保持良好的情感状态全心全意地投入学习。有研究表明,在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能力水平是学习效果的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而在具有建构主义特点的网络课堂上,学习者对学习的全身心投入水平则是最主要的预测指标[12]。这些年的远程英语实践表明,学习者所持有的高期望与实际效果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习者对网络英语教育的学习适应能力差、自控能力弱、情绪波动强、焦虑感与孤独感日渐明显[13],促成了远程英语学习者的高辍学率,尤其是就读网络教育英语本科学历的学习者。情感交互的不到位势必影响远程英语学习的效果,降低学习者对这种学习方式的兴趣,从而产生辍学现象。

(3) 工学矛盾

在国内较有影响的辍学研究中,工学矛盾是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的主要原因[14]。但在本研究中,接受访谈的11位远程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中,只有3位因工作“想学英语,但抽不出时间”,占辍学总人数的27.3%。下面是访谈中他们的感受:

学生A:刚换了工作,没有时间去上课,基本没上过课。

学生B:因为现在我已经完全调到上海总部,不能到学校上课,也没有参加考试。

学生C:主要还是抽不出时间去参加学习。

至于经费问题,只有1位辍学者提到“资金原因,所以不去读”,占总辍学人数的9%。而且这位辍学者只是暂时休学,访谈中还谈到“今年有存钱,想继续去读”。可以看出,在广东地区,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经济困难并不是导致学习者中途辍学的主要原因。

除了上述所分析的三方面辍学因素外,在被问及对学校管理有什么建议时,绝大多数受访者第一反应是“还没有认真想过这个问题”。这与非辍学者主动对学校的课程、教学及管理提出建设性建议的行为形成明显对比,表现出辍学者消极的学习态度和被动的学习行为,同时也体现出辍学者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自学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较低的特点。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远程教育英语本科辍学者的访谈,研究发现,影响学习者放弃学业的主要原因是:情感在场的影响、情感交互程度低、工学矛盾。情感弱联系是当今远程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远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日渐突出,由此导致学习者情感出现波折:远程学习经验的缺乏引发个人生理、心理特征与远程学习的不适应性;个人社会特征与远程学习的不适应性;交互困难造成情感隔阂,除了面对面交互,学生不习惯通过媒体进行交互。这些情感问题已经造成部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15],成为远程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辍学的主要原因。面授+网络学习的教学设计模式体现了一种社会网络关系[16]: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学习者共同学习、共同听课的体验,都是一个学习知识、创新知识的共同经历。这种网络关系为网络学习者建立了强联系,如更频繁地交互以及资源设备的交流,但是也带来了弱联系,如越来越少的情感的交流以及更易形成个人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

针对远程教育英语本科学习者的辍学现象,远程教育机构在关注学生对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掌握的同时,应重视一些非学科因素,如归属感和集体感。应针对学习者情绪变化进行远程英语教学设计,通过促进、强化、提升积极情感,消除、减弱消极情感,帮助学习者强化学习动机,增强记忆能力,提高英语认知能力,使学习者能够对英语语言信息进行有效理解,真正达到“乐学”的境界,从而优化远程英语教学效果,减少辍学率。

[1]Spady,W.G..Dropouts from higher education:An interdisciplinary review and synthesis[J].Interchange,1970,(1).

[2]Tinto,V.Drop-out from Higher Education:A 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Recent Research[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75,(45).

[3]Kennedy,D.&P.Powell.Student Progress and Withdrawal in the Open University[J].Teaching at a Distance.1976,(7).

[4]Kember,D.A Longitudinal-process Model of Drop-out from Distance Education[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89,(3).

[5]曹文,关正莹.网络教育学生流失率规律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5,(11).

[6]李莹,陈洪玲,韩毅.为什么辍学[J].开放教育研究,2010,(2).

[7]张妙华,罗发奋.远程学习者辍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6,(6).

[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9]Guba,E.,& Lincoln,Y.Effective evaluation:Improving the usefulness of evaluation results through responsiveness and naturalistic approaches[M],1981.San Francisco:Jossey-Bass.

[10]Campbell,P.& Cleveland,M.Education Presence in the Community of Inquiry Model:The student’s Viewpoint [R],21st Annual Conference on Dista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2005.

[11]Garrison,D.R.,Anderson,T.&Archer,W.Critical Inquiry in a text-based environment[J].In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0(2).

[12]Salomon,G.&Almog,T.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Technology:A Matter of Reciprocal Relations[J],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98,(2).

[13]文秋芳,王立非.中国英语学习策略实证研究20年[J].外国语言文学,2004 ,(1).

[14]李莹,陈洪玲,韩毅.为什么辍学[J].开放教育研究,2010,(2);张妙华,罗发奋.远程学习者辍学的因素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远程教育,2006,(6).

[15]刘莉.远程学习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5).

[16]Haythornthwaite,C.Social Network Methods and Measures for Examining E -Learning [R].WUN/ESRC Seminar Series Southampton,2005.

2011-01-25

罗红卫,博士,副教授,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外语系(510091)。

李莹,博士,讲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所(100031)。

牛健,博士,教授,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处语学院(100031)。

责任编辑 石 子

Dropout has always been a concern i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Adopting the research instrument of semi-structured,in-depth interview,thisstudy reportson the causesfor dropoutsfrom an open and distance English programme.The subjects of the study were dropouts in six metropolit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iesin Guangdong Province,South China,who enrolled on theEnglish programmein Spring,2010.Research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main causes for dropout included negative affective presence,insufficient socio-affectiveinteraction,and competing demandsof work and study.Negativeaffectivepresence,the primary cause,led to decreasing motivation and confidence,insufficient socio-affective interaction resulted from lack of skills in technology-mediated interaction,and contrary to other research findings in the field,competing demands of work and study were the least important factor though it contributed to dropout.

Dropouts from an Open and Distance English Programme

Luo Hongwei,Li Ying and Niu Jian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distance English undergraduate;dropout

G420

A

1009—458x(2011)05—0057—05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远程开放教育辍学研究” (项目批准号:7097314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远程编码学习者
让人胆寒的“远程杀手”:弹道导弹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基于SAR-SIFT和快速稀疏编码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配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Genome and healthcare
远程诈骗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