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混凝土底板施工裂缝的分析及控制

2011-12-31 06:51张国春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28期
关键词:水化底板用量

张国春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底板结构出现裂缝,这是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本文根据施工实践经验,介绍如何通过材料的优选、正确设计及严格施工过程等方面技术措施对裂缝进行控制和预防,以期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地下室;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就是结构产生裂缝,影响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裂缝的发生,将有害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是本文重点研讨的课题。

地下室工程中最容易产生裂缝的部位是外墙板,底板与顶板产生裂缝的概率不大,其主要原因是:高层建筑地下室结构往往超长,外墙板受到地下室底板的强大约束,其约束远远大于地下室底板与顶板所受的约束。

一、地下室底板的裂缝种类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地下室底板出现裂缝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温度裂缝;由于地下室底板的厚度一般较大,混凝土浇注结束以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之间存在 温差,热胀冷缩的不均匀,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2.结构裂缝;在地下室底板截面突变粗或者某些薄弱环节,经常会出现结构接缝,尤其是在应力集中处以及负弯矩 较大的地方比较常见;

3.收缩裂缝;当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出现失水收缩、碳化收缩、硬化收缩以及塑性收缩时,就会造成收缩裂缝的形成;

4.施工裂缝;当地下室底 板受到较大施工荷载作用时,或者混凝土强度发展的不完全时就提前拆模,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

5.沉降裂缝;当地下室底板以下的土层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会使底 板各处受力不均匀,使得底板某些部位受到拉应力作用,进而导致沉降裂缝的出现;

6.构造裂缝;当地下室底板处有预埋的管路时,就有可能出现构造裂缝。

二、施工阶段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裂缝的出现极大部分是由于温度、收缩和地基不均匀沉降产生的变形引起的。在地下室施工时,因为上部荷载不大,地基下沉的可能性较小,主要还是由于温差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其出现的直接原因有:

1.泵送商品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增加。

2.混凝土的等级日趋提高,水泥的用量相应增加。

3.由于地下室底板较厚及大量采用超静定结构,使结构的约束应力不断增大。

4.施工方法不当。

三、对地下室裂缝采取的控制措施

1.合理布置钢筋

钢筋的弹性模量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大7~15倍,合理的钢筋配置可以起到减轻混凝土收缩的程度,在相同的配筋率下,应选择细筋密布的办法。

2.合理留设伸缩缝

伸缩缝是为了防止结构因温度效应而设置的一种结构缝。我国现行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式结构处于室内或土中条件下的伸缩缝间距为55m,合理设置伸缩缝对大体型结构防止温度裂缝是非常有效的。

3.后浇带

它是施工期间保留的临时性温度收缩变形缝,是一种特殊的施工缝。设计后浇带的目的是取代结构中永久性的伸缩缝。要求在浇捣后浇带之前,结构混凝土至少30%的收缩已完成。

4.选用相应的水泥

混凝土内部实际最高温升,主要处决于水泥用量及水泥的品种。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品种,如矿渣硅酸盐水泥。在符合设计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水泥的用量。地下室外墙施工时,考虑到矿渣水泥比普通硅酸盐水泥收缩量大25%,因此墙板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为好。

5.骨料

目前泵送混凝土的碎石规格一般为5~25mm。根据试验,采用5~40mm石子比采用5~25mm石子,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情况下,水泥用量减少20kg左右,因此尽量选择大粒径粗骨料。

6.砂

采用中、粗砂,细度模数必须控制在2.3以上,含泥量控制在2%以下。因为采用细度模数为2.8比2.3的中砂每立方砼可减少水泥用量约30kg,减少水用量20~25kg,从而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和温差引起的收缩。泵送砼时,砂率应控制在38%~45%。

7.使用粉煤灰等矿物质外掺料

由于粉煤灰颗粒呈球状,为中空结构,主要成分为SiO2、Fe2O3、Al2O3、CaO、MgO,因此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对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替代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减少收缩,提高抗裂性有着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掺入粉煤灰后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较低,掺量应根据水泥的品种、不同的工程对象、施工工艺,通过试验确定。

8.外加剂

为达到抗裂、防水的目的,在配制砼时,一般需要掺入减水剂、缓凝剂、微膨胀剂等。外加剂的质量对混凝土的影响非常大,有些微膨胀剂与其他外加剂一起使用可能产生副作用,因此在使用前应经试验确定。目前工程中应用的微膨剂品种较多,质量参差不齐,我们通过试验、比较,常用的微膨胀剂中UEA-H效果较好,水中养护14d、空气中养护28d的限制膨胀率分别为0.045%和0.011%,符合建材行业标准(JC478-92)水中14d>0.04%和空气中28d<-0.02%要求,转入空气中的回落差,60d UEA-H为0.018%。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根据规范规定,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温度均匀上升,浇前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夏季施工时,如果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过高,可用冷水作为搅拌用水,也可将粗骨料遮盖,防止日晒以降低温度。

混凝土浇筑以后,混凝土因水泥水化热升温而达到的最高温度主要是混凝土入模温度与水化热引起的。规范规定:温度控制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温度升幅不宜超过25 ℃。建议限制ΔT 30 ℃,根据我们的体会ΔT 28 ℃不会产生表面裂缝。对于浇筑厚度在1.0~2.5m的底板,实际最高温度一般发生在砼成型后的第3天。

9.注意混凝土施工的操作程序

除在施工中应切实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执行外,还应做好:a)、控制好坍落度,混凝土为便于泵送,一般要求有较大的坍落度,一般搅拌站是通过外掺高效减水剂来解决。施工单位在定货时应在合同中提出所需砼的坍落度值。坍落度一般控制在120±20mm 为宜。b)、泌水,商品混凝土在浇振过程中会发生大量的泌水,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脚接近尽端模板时,可改变混凝土浇捣方向,即从尽端往回,与原料坡相交成一个集水坑,用软轴泵及时排除。c)商品混凝土的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捣后要进行处理,一般先初步按设计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在初凝前用滚筒碾压数便,再进行二次抹面,提高砼表层密度,消除收缩裂缝。

10.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塑料薄膜覆盖或浇水草袋覆盖养护是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防止产生裂缝的一重要环节,目的是控制温差,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可充分发挥混凝土早期强度,使温度产生的应力 σmax <抗拉强度Rf,防止产生贯穿裂缝。另一方面,潮湿的环境可防止混凝土表面因脱水而产生的干缩裂缝,浇水养护不少于14d。

11.做好测温工作

底板混凝土测温工作是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的大小。通过调节措施来控制混凝土中心最高温度和表面温度之差不超过会产生裂缝的临界温度。

猜你喜欢
水化底板用量
板上叠球
板上叠球
石灰石粉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分析
独立基础加防水底板的分析
发明速递
2014年阿瓦提县机采棉脱叶剂筛选试验报告
碱磷渣加气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及水化产物
水化热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解读与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