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思考

2012-01-03 09:31刘加凤
焦作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常州智慧信息化

刘加凤

(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江苏 常州 213164)

“十二五”时期旅游信息化迎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及旅游信息化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两大战略目标,明确指出“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

2010年,在《江苏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提出了“适应江苏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求,把旅游信息服务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按照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的标准,加快旅游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全省及旅游城市、旅游景区通讯设施、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在主要旅游城市、主要旅游集散地和居民主要出入场所,建立旅游信息中心,形成便利的旅游信息资料免费放发点;鼓励和扶植旅游产品生产、流通、消费与管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促进敏捷化的旅游企业发展。”

近几年,江苏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一直保持旅游经济持续增长,综合效益显著提高,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2011年召开的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主要领导进一步强调了江苏旅游业发展在“两个率先”大局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江苏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奋斗目标。江苏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提高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智慧旅游城市。

为加快“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步伐,江苏省旅游局牵头,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镇江等七个已经开展“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工作的省辖市,决定携手开展合作共建活动,

建立创建“智慧旅游城市”联盟,并将联合其他各兄弟城市携手共进,全力打造服务全国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国的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发挥示范作用。2012年,国家旅游局(旅办发[2012]225号)确定常州等18个城市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1.研究现状

1.1 行业趋势

1.1.1 国家旅游局对智慧旅游建设提出明确目标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信息化专项规划》提出:“将旅游信息化纳入区域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大对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投放力度。加大对具有应用实效的旅游新技术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开展智慧旅游创建工程,对各类旅游信息化的新应用、新服务、新模式开展试点示范。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城市、乡镇、景区等各级旅游目的地开展以智慧旅游为主题的旅游信息化工程建设与评选示范。”

国家旅游局不仅通过信息化专项规划对智慧旅游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相关目标,还召开了“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工作座谈会”。

1.1.2 国内兄弟省市智慧旅游建设已经广泛开展

国内很多省市都先行开始了智慧旅游建设,部分省市已经在智慧旅游规划、试点项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我国不少城市正在如火如荼地尝试智慧旅游系统开发,下面就国内智慧旅游做的比较好,步伐较快的省份、城市和景区的建设足迹作一简单介绍[1]。

资料来源:根据智慧旅游相关文献整理

江苏省是较早在全国范围内启动智慧旅游建设的省份,江苏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现已初步定稿。十二五期间,江苏旅游信息化工作将围绕智慧旅游展开,以旅游信息交换中心、智慧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管理和智慧旅游营销四大板块进行建设与运作,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人机交互、地理信息技术和异构融合技术,重点打造一个统一超级门户、二个优化平台、五大示范项目、七大新建工程,预计到2015年,初步在全省范围实现智慧旅游。江苏省旅游局还高度重视全省智慧旅游的总体发展,已经建立了省内智慧旅游联盟,并多次开展智慧旅游研讨交流。

1.1.3 网络基础和技术条件成熟并形成产业推动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与前几年相比,中国的整体网民规模增长进入平台期。我国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为3686万人,随着人们旅行出行需求频次的增加,尤其是休闲自助游的比例的提升,以及服务商对网民的宣传和引导,会更多地推动用户使用在线旅行预订服务,预计旅行预订服务在未来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和定位技术等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在很多行业出现了成熟了应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成为越来越重要的获取信息和参与互动的工具,也将成为重要的旅游信息查询和预订渠道[2]。

有大量的技术提供商和专业服务商在信息技术和旅游行业的结合上进行了有效的尝试,智慧旅游相关的项目已经在国内外出现了大量比较成熟的技术成果和应用案例。

1.2 常州市现状

1.2.1 旅游信息化发展为智慧旅游打下基础

常州市旅游局及区域内各级旅游主管部门长期以来,十分重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并在旅游政务管理、目的地景区网站建设、旅游网络营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常州旅游信息化建设工作在旅游局领导下,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以《江苏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引导,进一步加大旅游信息化的推进力度,行业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新的提升。常州在全省率先初步建立了由旅游信息中心、咨询中心、集散中心、呼叫中心、商品展销中心、“两站广场”旅游接待中心和旅游推广中心等组成的公共服务体系,开创性地创办了《常州手机报·旅游特刊》。在积极推进旅游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同时,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旅游局批准立项,在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旅游局的主持下,会同市标准化协会共同编制了《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规范》国家标准,将成为全国第一个旅游信息服务类行业标准。该规范以企业服务流程为线索,以游客为中心,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而且有力地促进了旅游企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互融合。

1.2.2 智慧旅游已经在旅游企业中已先行先试

常州旅游企业从加快旅游业态转型升级,提升业务竞争能力,提高服务经营效益的角度,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尝试,并产生了良好的业界影响。各旅游经营单位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网站的建设,加强电子商务发展,重视网络技能培训,积极参与常州旅游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涌现出一批如环球动漫嬉戏谷、九洲喜来登大酒店等旅游信息化先进典型。

(1)九洲喜来登大酒店。九洲喜来登大酒店已经建成了智慧客房导航系统、电视门禁系统、全球通客房智能手机、互动服务电视系统、机场航班动态显示服务、多功能一体播放系统等。九洲喜来登大酒店的信息化技术将在行业内树立新标杆,尤其是智能化方面不但遵循了已有的国家标准,而且其信息化服务可以作为行业的典范并引领下一代的发展方向。

(2)中华环球恐龙城。中华环球恐龙城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数据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借助信息化基础设施建立业务应用系统,整合景区管理资源,实现景区旅游信息共享和信息化自助服务的项目。项目启动运作后,使中华恐龙园在票务客户端、系统管理、门票预订及购买、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商品预定等多个方面提出有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促使景区服务档次和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3)春秋淹城风景区。春秋淹城风景区紧密跟踪国际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借力“十二五”信息化专项规划,建设名胜区一体化数据中心,实现信息中心对数据统一管理的技术能力。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等技术,实现数字化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多方式的传输、接入和交换,为景区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实现对景区、绿化和文物资源的有力监管和保护。

(4)常州国际旅行社。常州国旅提出向建设“智慧旅行社”的企业转型,常州国旅一直与电信企业、旅行社管理企业进行紧密合作,着力打造公司在线旅行社管理软件、电子商务平台、同业分销管理平台、客户关系管理等。

1.2.3 良好的旅游电子商务基础和氛围

常州在传统产业及社会各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快速推进,技术、支付、物流等支撑服务取得重大突破,各项主要指标均处于全国前列。

旅游行业电子商务在常州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常州市旅游局与上海驴妈妈、北京乐途、江苏同程三大在线旅游企业签订了旅游网络营销合作协议,与南京旅游职业学院、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旅游院校联合召开“首届中国旅游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座谈会”,与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共同探讨如何做好旅游信息化人才培养,部分用人单位与高校签订了订单式培养专门人才协议。

此外,诸如淘常州、乐途网等在线旅游创业团队也迅速成长,为常州旅游获取更大的在线市场份额提供了动力。

1.2.4 运营商重视并积极参与常州智慧旅游建设

常州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运营商已经在旅游信息化上承担了一定的工作,建设了相关的基础设施,也积累的一定的行业经验。通信运营商对智慧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并在不同层面开展了针对旅游行业的技术研究和项目合作尝试。

由于通信运营商的积极接入,智慧旅游所需要的基础通信环境将能得到更好的满足,运营商也可以基于自身的特点,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升技术支持和资金支撑[3]。市旅游局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的常州分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三家运营商积极为常州旅游提供网络支撑和相关应用开发。

1.2.5 科技企业和科研院校提供技术与智力支撑

常州不但拥有众多网络技术公司,同时也拥有强大的高校科研资源,云计算、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无线手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都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运营商和大型软件企业对旅游行业的深入介入,也使得旅游信息化工作的发展向成熟稳定阶段迈进,为智慧旅游在常州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和智力支撑。

“十二五”时期是常州旅游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旅游信息化将是实现将常州建成华东地区一流、国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目标的重要手段。常州将加大旅游信息化建设投入,大力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工程,以信息化促进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现代化、个性化,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常州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

2.存在差距

2.1 旅游信息化水平滞后于常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常州目前建有环球恐龙城、天目湖、淹城春秋乐园、环球动漫嬉戏谷、天宁宝塔等多个高品质景区,作为信息高度集中的旅游景区,虽然在旅游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常州旅游信息化建设总体水平偏低,信息化建设滞后于常州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旅游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低、信息产业链条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信息服务功能差;发展水平不均衡、信息孤岛严重;重硬件配置、轻软件开发应用;信息资源零散、共享性差;旅游信息技术人才和应用性人才短缺;基础数据库不完善;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等问题。为此,迫切需要“智慧旅游”来支撑常州旅游建设的发展需要。

2.2 机制不活、投入不足

旅游信息化是基础工程,投入是保障其稳步发展的根本,包括财力和人力投入。投入不足是制约信息化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信息化不是马上就能见到效益的工程,因此来自政府投入的信息化建设资金不足,也明显缺少来自市场融资的信息化资金,因此在旅游信息化项目建设上表现出了无能为力。

2.3 现有信息服务平台硬件与信息资源利用率不高

常州现有旅游咨询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在随着常州由旅游大市向旅游强市转变的过程中,已显现出明显的劣势:硬件平台资源已远远不能承受其瞬时数据高度集中的存储与访问;信息资源由于各平台间没有有效的无缝联接,信息资源无法进行资源共享与互动,形成信息孤岛。诸如此弊端,使常州旅游商机大大受损,严重滞后了常州经济建设的发展。

2.4 “智慧旅游”已滞后于“智慧常州”的规划与建设

作为“智慧常州”重要组成部分的“智慧旅游”,已滞后于“智慧常州”的规划与建设。目前,“智慧常州”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相关工程“智慧治安、智慧城管、智慧社区”也相继开展,并初具成效。作为常州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常州旅游,“智慧旅游”项目工程建设时不我待。

2.5 与其他省辖市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目前全省智慧旅游建设已全面开展,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邻近兄弟城市智慧旅游建设工作,已全面开展,并初具规模,其中“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已入户镇江;南京智慧旅游一期已建设完成,并投入正式运行;“苏州智慧旅游行动计划”于2011年12月也通过了专家评审;无锡市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两网”优势,制定了智慧旅游示范实施方案。作为江苏经济建设第一方阵的常州,建设“智慧旅游”,来提升整个旅游产业链,更显得非常紧迫。

2.6 与常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有较大差距

随着宽带互联、移动通信、物联网等技术的日趋成熟,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智慧旅游”必将成为旅游及相关产业发展的一大助力,成为未来旅游不可分割的部分。一方面,智慧旅游将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平台和公共信息中心。另一方面,与电子政务建设和常州城市旅游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相比,旅游信息化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化服务能力都还不高、不强,甚至还比较落后;旅游信息化工作质量及其开发还远不能满足常州经济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旅游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特别是旅游数据信息在收集、传输、发布、保存等保障工作的水平还有待提高;旅游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区共享还很困难;在各旅游企业形成的大量数据信息未得到有效的收集与整理,造成了信息壁垒,导致信息利用率下降,信息资源重复投入,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影响了常州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1]张凌云.智慧旅游:个性化定制和智能化公共服务时代的来临.旅游学刊,2012,(2):3 -4.

[2]鲍豫鸿.浅谈信息化建设在“智慧旅游”的应用.计算机光盘软件和应用,2011,(12):3.

[3]张凌云.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旅游学刊,2012,(5):66 -72.

猜你喜欢
常州智慧信息化
常州的早晨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有智慧的羊
信息化
智慧派
常州梳篦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