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年代研究——兼论《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

2012-01-04 05:24陈明利
关键词:词目新语人民网

余 静,陈明利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年代研究
——兼论《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

余 静,陈明利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南充 637009)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一书面世后,陶炼先生发表了《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全文使用《人民日报》报刊检索作为研究新词词目年代的唯一方法。此种方法作为词目搜索范围过于狭窄,为了比较准确查找新词出现的相关年代,应当扩大搜索范围:除使用《人民日报》外,智能查找新词出现年代的方法还可使用人民网等在线报刊网站,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查找也是可行的方法。新词词目的年代断定在实践中是非常复杂且易出纰漏的,新词词典词目年代的断定不能保证完全准确。

辞典;新词新语;年代;断定

一、《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及其词目年代问题

《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以下简称《年编》)一书收录了产生于2003年~2005年的新词新语,作者为宋子然先生和杨小平先生。本书属于编年体辞书系列《汉语新词新语年编》。《汉语新词新语年编》从1995年起开始搜集汉语中的新词新语,每2年~3年一辑作为“年编”体系中的单书发行。目前已经出版发行5本,分别是《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5-1996》、《汉语新词新语年编1997-2000》、《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1-2002》、《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6-2008》。

关于《年编》研究性专著,现仅有陶炼先生的《编年本〈汉语新词语〉系列词典部分词目的著录年代》(《辞书研究》2007年3期),后改名为《〈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出现年代旁证》。[1]该文以《人民日报1949—2007》电子版为语料基础,将《年编》787条新词词目的出现时间以表格的形式做了穷尽式的描述。其研究结果如下:

从《人民日报》中查检出的相应词目早于《年编》年代的占了52.67%,晚于《年编》年代的占4.89%,未见(《人民日报》中没有)的词目占27.61%,未核(没有核实)的占5.85%,年代相同的仅占9.28%。[2]

陶炼先生的文章(以下简称《旁证》)对新词词目年代的断定、编年体辞书合理选择和利用词目做出了有益的贡献,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其中,陶炼先生以《人民日报》为基础找出早于《年编》年代的相关新词语占了52.67%,这个数据是比较准确的,但对晚于《年编》年代的词目或未见、未核的词目,其查找方法存在一些问题。笔者认为,使用《人民日报》作为搜索范围过于狭窄,为了比较准确查找新词出现的相关年代,应当扩大搜索范围。现今而言,除使用《人民日报》报刊检索外,智能查找新词出现年代的方法还可使用人民网等在线报刊网站,利用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进行网页查找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以下是笔者扩大搜索范围的查寻结果。

表1 通过《人民日报》搜索结果(6条)

表2 通过人民网搜索结果(13条)

表3 通过百度、谷歌搜索结果(22条)

表4 不方便确认时间的词目(5条)

对表1~表4需要作如下说明:一是文章目的是证明词目出现时间,因词目数量较多,且例证文字冗长,所以其省去了例证,只标注词目年代;二是文章词目皆出自《年编》[3]

通过查检发现,词目产生年代在2003年以前的有12条,约占未核词目的26.1%;在2003年~2005年间的词目有29条,约占未核词目的63.0%;在2005年后产生的词目有2条,约占未核词目的4.3%;不方便确认年代的词目有5条,约占未核词目的10.8%。

其次,《旁证》认为出现年代晚于《年编》的收词年限(也即是2005年)的词目36条,以下为笔者在人民网上查找结果:

表5 通过人民网搜索的《旁证》认为出现年代晚于《年编》收词年限的词目

通过查检发现,词目产生年代在2003年以前的有17条,约占《旁证》认为晚于《年编》词目的47.2%;在2003年~2005年间的词目有18条,占《旁证》认为晚于《年编》词目的50.0%;在2005年后产生的词目有1条,约占《旁证》晚于《年编》词目的2.8%。

最后,《旁证》认为《人民日报》中未出现《年编》词目的占了217条,以下为本人对这些词条的查找结果(参见表3):

表6 用人民网搜索的出现在《年编》中的词目

续表

续表

表7 用百度、谷歌搜索未出现在《年编》中的词目

表8 未确定的词目(19条)

通过查检发现,词目产生年代早于2003年的有71条,约占未见词目(217条)的32.7%;在2003年~2005年间的词目有116条,约占未见词目的53.5%;在2005年后产生的词目有11条,约占未见词目的5.1%;不方便查找年代的词目有19条,约占未见词目的8.8%。

其中1条标错年代:

车托儿 2003-09-02

(《旁证》标注为2002-06-05)

二、如何看待《年编》词目年代断定问题

对于编年本词典来说,确定词目的年代是词典编纂的重点。词目年代的确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涉及相关语言材料的查找。为了确认《年编》词目的年代,编纂者采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搜集新词新语。

编者一般采用《人民日报》电子版对新词年代进行确定,若无法确定该词语的出现是否早于《人民日报》,便使用威望阅读王搜索,威望阅读王是一种很好使用的报刊搜索软件。相比《人民日报》检索软件,其搜索的覆盖范围更广泛,可对各种报刊2000年后出现的新词语进行搜索。另外,编者还使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进行检索。以上方法通常能将全国各地的报刊和网站“一网打尽”。若各大报刊和网站皆查找不出相关词条,编纂者便使用相关年代的文学作品或翻阅相关汉语新词词典进行搜索、查找。

《年编》努力揭示词目产生年代及其变化过程,这为后人研究新词语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词汇训诂学家们所要做的工作,即是考证词语出现的最初时间和文献。《年编》词目产生年代的断定,有利于词汇训诂学的研究和词典编纂的发展创新。

任何辞典的词目编纂都难以尽善尽美,《年编》也不例外。词典普遍存在收词年代晚于其产生年代的问题,并非局限于《年编》。笔者以人民网为基础,对教育部公布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中B族词目进行考证,结果如下:

表9 基于人民网的2006年汉语新词语选目中B族词目考证结果

词目总计为12个,其中有4个词目(占1/3)教育部确认的时间是晚于其产生时间。

由于新词语出现年代的确认较为复杂,所以新词词典词目年代的断定便不能保证完全准确。影响词目年代断定准确性的因素包括:

首先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新词在词汇系统中处于不断变化发展的复杂运动中,是“活动”的,是由“潜性”到“显性”的活动的,而新词语词典的编纂是相对“静止”的,无法完全及时准确反映新词语动态。

其次,语料库的选择影响词目年代的断定,遗漏的语料可能反映该词出现年代。

再次,在编纂过程中编者的个人爱好认知、个人技术等都是影响确认词目时间的重要因素。

最后,出版机构关于政治倾向、道德规范等考虑及编辑排版人员的疏忽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其产生影响。

三、结语

词目产生年代的断定是一个复杂艰苦而且极容易产生纰漏的事情,也许你断定这个新词语产生于2004年,人家就偏偏给你举出一个2002年产生该词语的例证,让你不能辩驳。《年编》就这样,明明知道这样做是费力不讨好的,但是它却努力揭示词目年代。在这里,我们也应该看到《年编》的精神,即尽力做些利于词典学、词汇训诂学的尝试,即便不太成熟,也要努力为后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起点和平台。

在实践中,错误地判断词目年代是真实存在的,我们不能因其不可避免而放任之,而应该注意整个编写和出版发行中容易产生错误的环节,尽量把错误降到最少。

[1]陈光磊.改革开放中汉语词汇的发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陶炼.《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3-2005)》词目出现年代旁证[J].辞书研究,2007,(03):59-64.

[3]宋子然,杨小平.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006-2008)[M].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电子出版社,2009.

Research on the 2003-2005 Chinese New Words’Dates:Concurrently on Series of Chinese New Words Dictionaries’Description

YU Jing,CHEN Ming-li
(Department of Literatrue,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Sichuan 637009,China)

Tao Lian wrote papers“Series of Chinese new words dictionaries’Description”after the book“2003-2005 Chinese new words“.The paper uses People’s Daily as the only way to study the new word.Such is not good.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in order to find new words’age.Intelligent search of the new words can also use the People or other Online newspapers and sites addition to using the“People’s Daily’’.Google,Bai du and other search engines is feasible too.Dating the new words is complicated and vulnerable to mistakes.The ages of the new words in the dictionary are not entirely accurate.

dictionary;new words;date;judge

H136 < class="emphasis_bold">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672-0539(2012)02-080-05

2011-08-06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08SA011)

余静(1986-),女,湖南益阳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词汇、词典学;陈明利(1986-),男,湖北武汉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古代文学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刘玉邦

猜你喜欢
词目新语人民网
藏语传统辞书词目编排法探析
学林新语
中国典籍外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从人民网的实践看区块链技术在主流媒体创新中的探索应用
贺年新语
新语初绽
白编《近代汉语词典》词目补遗
解读习近平两会新语之“语”
日语中“V1+V2型复合名词”的分类
——基于《广辞苑》从有无对应动词形角度
人民网:杭州9名环卫工赴新加坡“进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