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检验

2012-01-05 06:10刘灵芝肖邦明王雅鹏
统计与决策 2012年17期
关键词:经营性协整农村居民

刘灵芝,肖邦明,王雅鹏

(华中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关系检验

刘灵芝a,b,肖邦明a,王雅鹏a

(华中农业大学a.经济管理学院;b.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 430070)

文章采用1984~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数据,利用回归分析发现工资性收入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经营性收入,进而基于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ECM),建立了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动态调整关系。结果表明,在长期均衡中,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工资收入弹性为0.53;而从短期来看,误差修正项以57.67%的比例对下一年度的生活消费产生修正的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与其工资性收入的关系说明,提高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能够避免政策的短期效应而达到促进消费长期稳定增长的效果。

收入结构;工资性收入;协整;误差修正模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如何扩大内需成为学界与决策层所共同关注的话题,而居民的消费需求与居民的收入又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近期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里明确提到,未来五年要使的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由此可见目前扩大内需的迫切性以及收入分配改革呼声的强烈性。从中国农村居民的角度来讲,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速度加快,占农村纯收入比重越来越大的工资性收入这一部分是连接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与改善收入分配问题的桥梁。本文拟以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类型为研究对象,从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角度来探索中国农村居民不同的收入类型对消费的影响。本文将结合经济学经典消费函数理论以及目前中国学者在有关收入与消费关系的研究,立足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同时考虑经营性收入的前提下探索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影响其消费行为中的所起到的作用,以及挖掘工资性收入与居民消费行为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

1 方法和数据

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包括从1984年到2009年的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构成,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而通过从1984年到2009年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的结构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这两个方面占据着最大的比例。因此,在研究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关系时,笔者将收入分成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两大类进行比较分析。

尽管从《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工资性收入在构成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组成时,其所占据的比例呈现着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在构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模型时,工资性收入究竟起着多大的影响作用还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笔者首先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将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同时作为解释变量放入模型中进行回归分析,从而观察中国农村居民纯收入构成中比重逐年增长的工资性收入对其生活消费支出的影响程度。

在具体研究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协整关系时,考虑到模型只涉及到两个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所以运用EG两步法进行协整研究。在进行时间系列分析时,传统上要求所用的时间系列必须是平稳的,即没有随机趋势或确定趋势,否则会产生“伪回归”问题。但是,在现实经济中的时间系列通常是非平稳的,而虽然它们自身非平稳,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平稳。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称为协整关系。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是影响建模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两个时间序列本身非平稳,但两者是同阶单整的非平稳序列,并且存在协整关系,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来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如果两个时间序列变量,有一个是平稳序列,另一个是非平稳序列,按照Granger的说法,某一对(或几个)相互关联的经济变量的走向不应相互分离得太远,至少其长期趋势应当如此。然而非平稳序列与平稳序列之间不可能出现这种一致的趋势。平稳序列会在其均值附近上下随机波动,并趋于均值,而非平稳序列则会出现长期趋势的摆动而偏离其均值,所以,两者的长期趋势必然会走向分离,从而难以建立回归模型。

如果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确实存在协整关系,那么就可以模拟出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同时也可以模拟出二者在短期波动中均衡关系的调节机制。二者的长期均衡可以作为中国涉农长期战略性政策的指导,而二者的短期波动调节机制则因作为中国涉农短期刺激政策的参考。

2 实证分析

2.1 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及收入结构的变化趋势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来源形式多样化趋势明显。长期以来,农业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部分,但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收入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及其他形式的收入(转移收入和财产收入)在农民纯收入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农民的收入来源日渐宽泛。从1984年到2009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虽然有小幅度的波动,但是基本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比例由18.7%上升到38.9%,而家庭经营纯收入比重逐渐由73.7%减少到51.2%,其他收入则由7.6%缓慢增加到9.9%,2008年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的比重之和达到48.8%,基本上与经营收入持平。笔者通过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的数据将中国农村居民从1984年到2009年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以及消费的变化趋势表现在图1中,并且剔除通过膨胀的影响,将所有的收入及消费数据以1984年的消费水平为标准。

图1 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工资性收入以及经营性收入变化:1984~2009

从图1可以看出,从1998年开始,工资性收入在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并且工资性收入变化曲线与消费的变化曲线的变化规律较为接近。

2.2 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与消费的关系

将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分别作为自变量,将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作为因变量作回归分析。用Ct表示第t期生活消费支出,用GZt和JYt分别表示第t期的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通过2010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取得1984年到2009年的数据,并以1984年的物价水平为标准,以剔除通货膨胀率的影响,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出回归方程,取各个变量的自然对数形式拟合回归方程以降低时序数据可能存在的自相关性,从而得到更加合理的回归方程:

从以上的回归结果来看,R2的值为0.9744,说明所选取的两个变量解释了lnC变化的97.44%,并且由t值可以看出所有参数都具有显著性,说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还是很好的,另外D.W值为1.91,说明该模型不存在明显的自相关问题。

该回归模型是对图1所揭示信息量的进一步补充。从回归的结果来看,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经营性收入的变化都对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际上,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每增加1%,在经营性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其生活消费支出增加0.41%;而当经营性收入每增加1%,在工资性收入不变的情况下,会使得其生活消费支出增加0.36%,这说明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其生活消费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经营性收入,尽管0.41与0.36的差距并不明显,但工资性收入的变化给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因此对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生活消费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就显得更加有意义。

2.3 工资性收入与消费的长期均衡关系

现利用EG两步法对,首先对可能用于构建模型的时间序列变量即lnCt和lnGZt及各自的一阶差分序列DlnCt与DlnGZt进行ADF检验,运用EViews6.0软件,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其中,DlnCt与DlnGZt分别表示中国农村居民第t年的生活消费与工资收入的对数一阶差分。

由表1可以发现,原序列lnCt及lnGZt都是非平稳序列,而一阶差分序列DlnCt与DlnGZt在5%的置信水平下均为平稳序列,由此判定lnCt及lnGZt为一阶单整序列,即 lnCt~I(1),lnGZt~I(1),满足协整检验的前提。

因此,通过计量软件EViews用变量lnCt对lnGZt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并在EViews中生成一个新的序列E保存该回归模型的残差序列。回归估计结果如下:

对该回归模型生成的残差序列E做单位根检验,ADF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模型(2)残差序列E的ADF检验结果

由于检验统计量为-2.7858,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时的临界值,可认为估计残差序列E为平稳序列,即E~I(0),进而得到序列lnCt和lnGZt具有协整关系,故可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

2.4 工资性收入与消费的短期动态关系

误差修正模型(ECM)的基本形式是由Davidson,Hendry,Srba和Yeo于1978年提出的,称为DHSY模型。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ECM是误差修正项。该式解释了因变量Yt的短期波动ΔYt是如何被决定的。一方面,它受到自变量短期波动ΔXt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取决于ECM。

首先定义误差修正项,以lnCt为因变量,lnGZt为自变量,进行最小二乘回归的结果如上述模型(1)所示,因此得到回归系数为0.5254,于是建立的ECM变量为:

运用EViews6.0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估计结果为:

从估计结果来看,调整后的R2值为0.9691,说明该模型较理想地解释了lnCt的短期波动ΔlnCt的影响因素。D.W值为2.1861,相对于模型(2)又有进一步的优化,表明该模型基本上不存在自相关的影响。另外,误差修正项的系数为-0.5767,这个结果与误差反向修正机制相一致,误差修正项以57.67%的比例对下一年度的lnC的取值产生影响。

结合模型(2)与模型(3)的结果,可以得到以下两个方面的结论:

(1)对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和工资性收入这两个时间序列的单整检验及协整检验,证明了农村经济一直在快速增长以及农民生活水平一直在稳步提高这样一个事实,而生活消费与工资性收入这两个变量的一阶差分稳定,反映出这种增长与提高的稳定性,农民的生活水平处于稳定改善之中,没有剧烈的波动,而这正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呈现出的快速、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态势。根据模型(2)的估计结果,在剔除了经营性收入后得到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工资性收入弹性为0.5254,且不存在“伪回归”,这说明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户的生活消费与其工资性收入的长期均衡特征,即从长期均衡来看,工资性收入每变动1%,消费就会同向变动0.53%。

(2)从误差修正模型来看,中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与其工资性收入向长期均衡水平调整的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这种调整力量的存在使消费不能偏离长期均衡值,从理论上分析,可以解释为中国农村居民的理性预期,即在预期的工资性收入不变时,当期消费过多,居民就会在下一期减少消费;而如果当期消费很少,居民就会在下一期增加消费。所以,只有当预期的工资性收入增加时,居民才会增加消费。当预期的工资性收入减少时,居民就会减少消费。正是因为理性预期的存在,才使消费不能偏离长期均衡值,这反映出均衡误差对居民消费水平的控制。

3 结论及启示

从上述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在总收入结构中所在比重增大的趋势明显,而且协整分析的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对其工资性收入变化敏感。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转移速度加快,而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因此在调整收入分配的过程中,对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调整应该作为重点。事实上,基于中国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与其消费的协整关系,那些只影响农户短期和近期利益的政策建议将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因为短期的利益刺激并不能改变农户对自己收入的理性预期,而提高中国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性才是改变农村居民理性预期以达到促进消费的有效途径。

[1]尹恒,龚六堂,邹恒甫.收入分配不平等与经济增长:回到库兹涅茨假说[J].经济研究,2005.

[2]刘灵芝,马小辉.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结构对总消费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10,(11).

[3]孙凤,易丹辉.城镇居民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研究[J].预测,1999,(3).

[4]Engle R,Granger C W J.Cointegration and an Error Correction Repre⁃sentation Estination and Testing Econometrical[J].Econometrica,1991,59(6).

[5]林毅夫.“三农”问题与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J].农业经济问题,2003(1).

[6]韩立岩.收入——消费关系的协整分析与模糊分析[J].管理世界,1998,(5).

[7]Davidson J,Hendry D,Srba F,Yeo S.Econometric Modeling of the Ag⁃gregate Time-ser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Expenditure and Income in the United Kingdom[J].Economic Journal,1978,(88).

F304.8

A

1002-6487(2012)17-0093-0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CJY06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YJC7901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0QC010)

刘灵芝(1971-),女,湖北当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农村经济与居民消费行为。

(责任编辑/浩 天)

猜你喜欢
经营性协整农村居民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军工院所经营性固定资产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管理提升建议
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的思考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促进农村居民心理健康与实现精准扶贫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
基于协整的统计套利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