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盲部假性憩室并可复性回结肠型套叠1例

2012-01-08 01:18卢振如黄显龙
重庆医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肠套叠盲肠肠管

卢振如,杨 华,黄显龙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40001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7岁,因右下腹部阵发性隐痛3 d,加重入院。患者急性病容,无恶心、呕吐、腹泻,无畏寒发热,否认其他疾病史,体检:腹平软,下腹部深压痛,余(-)。入院前WBC计数为20×109/L。常规对症抗炎治疗后,首先进行结肠镜检查:回盲瓣旁可见一宽基底球形隆起(2.5 cm×2.5 cm),表面光滑,可见一处小片状糜烂,边界清楚,色泽正常,质软,用活检钳按压有囊性感,回盲瓣唇形。初步诊断为结肠气囊肿;为明确诊断,患者之后行64排螺旋CT平扫联合曲面重建,发现回肠远端顺行性往上套入升结肠上段(距肝曲约3.0 cm),套鞘为升结肠壁,套入部即收缩的回肠,为稍偏心块状影,其间环绕新月形气影,表现为靶征,套入部头端见一类圆形低密度肿块(2.5 cm×2.5 cm),密度较均匀,测CT值约为-90 Hu,境界较清,以宽其底附着于套入部头端;盲肠形态尚可、位置略显上移。诊断:回盲部脂肪瘤并继发性肠套叠(回结肠型)。为完善检查,患者而后行钡灌肠,示回盲关系欠清,该区域(距肝曲约6.3 cm)见一类圆形充缺影,见图1A,大小约2.5 cm×2.5 cm,境界清晰,此处肠管黏膜显示不佳,回肠末段未见显示;结肠、盲肠多发突向腔外小憩室影;阑尾迂曲延长,呈节段性充盈。诊断:回盲部占位;结肠、盲肠多发腔外小憩室;慢性阑尾炎。为术前明确该患者是否存在肠套叠及对套头部脂肪占位精确定位,而行第2次CT检查,示回肠远端顺行性套入升结肠上段,套鞘、套入部、其内肠气影呈典型靶征,套头脂肪密度占位影存在,见图1B~C。诊断与前一次CT相同。术中所见:回盲部回肠末端见一质偏软包块,大小约3.0 cm×3.0 cm,大网膜粘连至右侧腹,包裹右半结肠,升结肠扩张明显,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回肠末端与盲肠交界处见小肠憩室一个,长约7.8 cm,最大径为4.0 cm,有一蒂(粗约1.5 cm),憩室壁薄为小肠黏膜层,缺乏肌层,突向肠腔内,憩室内为脂肪组织。余小肠结肠未见肿块,结肠见息肉样突起多个。诊断:小肠末端假性憩室;结肠、阑尾组织慢性炎症。

A:钡灌肠检查;B:CT平扫;C:CT曲面重建。

2 讨 论

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以及其相连的肠系膜(套入部)被套入与其相邻肠管内(鞘部),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1-2]。成人肠套叠发病率低,仅占肠套叠的1%~5%[3],常为继发性[4],多由慢性器质性病变引起,90%的病因是肿瘤、炎性损伤或梅克尔憩室等[5]。CT根据肠套叠发生的位置可以作出准确定位诊断,并能够对肠套叠作出准确的分型。本例患者在结肠镜、钡灌肠、术中所示包块位置均为回盲部回、盲肠交界处,且均未见肠套叠表现;而两次CT检查均可见典型肠套叠靶征。多排螺旋CT曲面重建肠套叠各部呈隧道样表现,回肠套入升结肠上段,套入部头端脂肪密度肿块。两种检查发现包块位置不相符,CT位置较高(距结肠肝曲约3.0 cm),而结肠镜、钡灌肠、术中所示位置较低(距结肠肝曲约6.3 cm),缘于肠蠕动致顺行性肠套叠之故,而前述检查方法为逆行性,使不稳定的肠套叠复位,提示为可复性,两次CT检查均发现了肠套叠的典型表现,特别是64排螺旋CT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包括肠管曲面重建,可明确诊断肠套叠并发现其病因;这与既往研究非肿瘤所致肠套叠是不稳定的,不同检查常常找不到肠套叠的证据相符合。虽然术前CT诊断为脂肪瘤继发肠套叠,术后病理诊断为内含脂肪组织的假性憩室,但就影像学而言,并不影响肠套叠及其病因是良性病变的判断,对下一步后续治疗案的确定,具有很大意义。因此,对于成人慢性腹痛、临床疑似可复性肠套叠的诊断及病因诊断,64排螺旋CT平扫联合曲面重建可作为常规或首选检查方法。

[1]陈海曦,李征宇,何之彦,等.CT对急性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10):1532-1534.

[2]Sparing SC,Evans B.Intussusception[J].Emerg Med,2004,36(11):12-19.

[3]Khurrum Baig M,Hussain S,Wise M,et al.Controversy in the treatment of adult long ileocolic intussusception:case report[J].Am Surg,2000,66(8):742-743.

[4]易石坚,李兰,钟德.成人小肠套叠的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4):400-401.

[5]张平,刘凯,杨学良,等.成人肠套叠28例诊治体会[J].腹部外科,2005,18(3):171-172.

猜你喜欢
肠套叠盲肠肠管
超声联合胃窦渐进式注水法留置鼻肠管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鸡盲肠肝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大鼠盲肠结扎穿刺脓毒症模型死亡率影响因素研究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断奶幼兔盲肠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
全内脏反位合并直肠癌肠套叠1例
鼻空肠管与鼻胃管应用在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P物质测定在小儿原发性肠套叠中的临床意义
猪直肠脱的手术治疗
电子胃镜引导下放置螺旋形鼻肠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