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到SINOPEC工作

2012-01-09 07:17孙克
中国石化 2012年1期
关键词:雇工当地政府供水

□ 本刊记者 孙克

江苏油田油建项目部在承建阿尔及利亚沙漠供水管线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所在国劳动法相关规定,结合项目用工量巨大的实际需求,招聘550名当地雇工。项目部针对当地雇工普遍文化水平高、工作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分别在项目一标段和三标段开设两所阿籍雇员技术培训学校,进行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承担机械操作手、司机、后勤帮工和力工等工作。

项目部考虑到当地雇员与中方员工同在一个施工营地,彼此在文化、语言和观念上存在的差异,根据伊斯兰传统文化的需要,不仅在6座营地里都专门修建了祷告室,还制定出在阿国传统节假日里,均要按照当地法规放假的制度。

这些举措,不仅为项目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人力资源,更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部门的欢迎和支持,促进了中阿双方友好交往。受到中国驻阿大使馆经商参处的称赞。

2010年4月23日上午,记者在撒哈拉沙漠里长途驱车,来到英萨那市。就中国石化施工队伍在沙漠供水项目建设中,积极为当地政府解决人员就业等问题,采访了该市就业局长阿哈买德先生。

上午10点,我们一行人走进就业局。迎面是一间30多平方米的大厅,黄沙铺地、无任何办公桌椅,大厅房顶是用当地一种较粗的芦苇搭铺而成,抬头能望见晴朗的天空。

10多个正看墙壁招工信息的当地黑人,见到走进来几位中国人,高兴地围了上来,笑着,比画着手势冲我们说个不停。

随行的翻译李锋对我们说:“这些当地人是在问SINOPEC是不是又要招工了。他们说给SINOPEC工作不仅收入高,还能学到技术,很喜欢去那儿。”

记者通过翻译向他们解释来意之后,一名当地小伙子挤上前来,眉飞色舞地说:他哥哥就在SINOPEC开车,听哥哥说那儿和别的外国大公司不一样,对阿国雇工很尊敬,按时发工资。他今天来这儿,就是也想在SINOPEC找到一份工作。

另一位年龄稍大点的黑人说:他住在距市区几十公里远的村落里,今天天不亮就和同村的小伙子们动身了,就是想赶早点到这儿打听有没有SINOPEC招工的信息。他说,年龄大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儿。只想找一个修车的活计,以后也可以在村子里开一个车辆修理铺。

我们与这群当地人的热烈交谈,被一位胖胖的、穿着阿拉伯长袍,自称是就业局工作人员的男子打断了。他问明了我们的来意之后,便带着我们走进了办公区。在狭小却曲折拐弯的走廊上转了好几圈,我们最终被领进了整栋建筑最西边的一间办公室。

推开门,映入眼帘的,是一间10平方米大的办公室。墙壁上无字画、房间内无鲜花,只有那台靠窗台处摆放的单门白色电冰箱,体现出房间主人的地位。迎门的一张办公桌后面,是一张冲我们微笑着的、阿国白人的面孔。40多岁,身材不高的市就业局长阿哈买德先生,文质彬彬,一看就是那种受过高等教育的政府公职人员。

话题打开,阿哈买德先生首先就中国石化为阿尔及利亚政府的这项“民心工程”和“世纪工程”所积极承担的政治责任,表示感谢。

记者问:“中国石化积极利用项目施工,为当地人解决就业问题,当地政府对此如何看待?”

阿哈买德先生说:“由于我们这个城市地处沙漠深处,几乎没有像样的工业,经济不发达,长期以来市民就业难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人们没有工作,也就无收入来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城市带来了不安定因素。”

说到这里,阿哈买德先生话题一转,谈起了沙漠供水管线工程给英萨那市带来的变化。他说:“由SINOPEC承建的这条沙漠供水管线,有1/3的地段在我们这座城市辖区内,而且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

阿哈买德先生拿出一张表格说:“沙漠供水管线工程目前在英萨那市先后共招聘雇员达到700人,这些雇工在工程中分别做着挖掘机手、司机、汽车修理工等等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等到工程结束后,他们就可以将学到的这些技能,应用到很需要他们的英萨那城里。这样就实现了你们中国人常说的那句话——双赢。”

阿哈买德先生强调指出:“SINOPEC在沙漠供水管线项目施工过程中,是遵守阿尔及利亚有关法律和法规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名我国雇工来到我这里对SINOPEC违反我国劳动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投诉。相反,他们普遍反映SINOPEC给他们的待遇很好。”

谈到这里,阿哈买德先生动情地说:“请允许我代表当地政府和人民,再一次表达对SINOPEC这样一家国际知名大公司,给予我们的帮助。同样,当地政府和人民也会一如既往地支持SINOPEC的工作。”

猜你喜欢
雇工当地政府供水
美国供水与清洁基础设施不足造成每年85.8亿美元经济损失
各地完成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466亿元 农村水利建设再提速
适度规模经营农场雇工管理的现实困境与模式创新
——基于广西芒果适度规模经营农场的调查
英国的“鲨鱼屋”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无人机测温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越南·河内
中国游客在普吉翻船
地勘行业野外临时雇工的安全生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