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的期望——加快洋浦发展再认识

2012-01-21 12:32
今日海南 2012年1期
关键词:开发区经济建设

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加快洋浦发展再认识

适逢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两周年之际,《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出台。这是洋浦经济开发区设立20年以来,第一份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专门支持洋浦开发建设的文件,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省委、省政府加快洋浦开发建设时不我待的历史紧迫感及责任感,透射出全省上下对洋浦价值的再认识,也充分显示了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把洋浦搞上去的决心和信心。

海南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谋划,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1992年3月9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洋浦经济开发区,并赋予洋浦经济开发区比其他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更加优惠的政策。洋浦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国当时唯一享受保税区政策、由外商成片开发的国家级开发区。

进入新世纪以来,洋浦实现了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在海南对外经济交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2005年,国务院批准洋浦由海南省政府主导开发。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洋浦保税港区。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洋浦,明确指出海南要以洋浦经济开发区为龙头,打造面向东南亚的航运枢纽、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基地。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8次提及洋浦,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集约发展新型工业。2011年2月,洋浦开发区又被列为国家石化类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和优势,把洋浦开发区打造成海南工业经济的龙头,对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攸关重要,势在必行。

此次全会出台的《决定》共3个部分、9个版块、28条。第一部分,即文件的第1和第2版块,阐述了全面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提出了到2015年的目标和到2020年的目标。第二部分,是关于加快洋浦开发建设的主要措施,即文件的第3至第8版块,是文件的核心部分,内容涉及体制机制、发展空间、产业体系、基础设施、加强环保和安全生产,以及政策支持。第三部分,即文件的第9版块,提出加强对洋浦开发建设的领导,举全省之力加快洋浦开发建设。

洋浦经济开发区现行的管理体制是设区之初确定的,随着洋浦的大开发大建设,构建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便迫在眉睫。因此,此次出台的《决定》特别提出了要构建适应洋浦加快开发建设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省政府授权洋浦管委会行使省级行政管理权,洋浦管委会实行集经济、社会、行政等职能于一体的管理模式,形成整体推动开发建设的合力。省政府授权洋浦管委会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实行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其在洋浦开发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决定》还提出要制定适应洋浦开发建设需要的干部人事管理办法。洋浦管委会可以根据开发建设需要,在机构限额和人员编制总量内,调整机构及人员编制,报省机构编制部门备案。在现有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人员薪酬制度基础上建立奖惩机制,让为洋浦开发建设作出贡献的人员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待遇、社会上受尊重。

《决定》对洋浦区域发展规划、行政区划都进行了调整。围绕建设西部中心城市的总体目标,与《儋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相衔接,高水平编制洋浦区域性控制规划,严格控制土地、海域及岸线资源,在规划框架下有序开发。并根据洋浦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需要,按照省政府批准的《洋浦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30)》,将区外以及填海形成的陆域89平方公里规划区划入洋浦经济开发区。此举将使洋浦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从原先的31平方公里增加到120公里。《决定》为今后大项目落地洋浦预留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海南省副省长、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李国梁指出,拓展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空间,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洋浦“一港三基地”产业定位所确定的港航物流、石油化工、油气储备和制浆造纸等主导产业,均属于典型的临海型重化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产业聚集度高、对岸线依赖性强、土地需求量大的特点,洋浦经济开发区现有土地已难以满足需求,必须向区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第二,拓展开发区发展空间,实施统一的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民生的融合、产业功能与综合服务功能的融合,是国内先进开发区发展的大趋势和成功经验,也是洋浦发展必须正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海南省人民政府2006年4月批准实施的《海南省城乡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明确提出“扩大洋浦经济开发区的规模,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石油储备基地和南海开发服务基地”。拓展洋浦经济开发区发展空间,也是落实海南省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的举措。

《决定》同时提出对洋浦实行“取之洋浦、用之洋浦”的财政收入全留政策。2012年到2015年,省财政每年将通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从洋浦集中的财力全额返还补助洋浦。洋浦上缴省级的非税收入中,海域使用金和土地出让收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全额返还给洋浦;土地有偿使用费和排污费等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尽可能用于支持洋浦。省洋浦开发建设控股有限公司在洋浦规划控制区内的基础设施税收全额返还。省有关部门在安排项目和省工业发展基金、产业引导基金、中央补助资金和地债资金时,要向洋浦重点倾斜。

李国梁说,洋浦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人民的期望,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爬坡期。“十二五”期间,洋浦将形成以2000万吨炼油、百万吨级乙烯、百万吨级芳烃为龙头的炼油、乙烯、芳烃产业链,形成以250万吨木浆和220万吨造纸为龙头的浆纸及纸制品加工和包装印刷产业链,建成油气储备总规模超2000万方的国家级油气储备基地。到“十二五”期末,洋浦地区生产总值将超过700亿元,占“十二五”期末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80亿元的18%以上,工业总产值将超过2000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业的一半以上,洋浦将会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配套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初步估计投资总额达166亿元,而洋浦每年上缴税收达200多亿元,绝大部分由国税部门征收,地税只有10多亿元,洋浦还需要返还企业税收及支持儋州发展,财政净收入只有5亿元左右,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巨大,需要省级财政通过借支、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投资资金和地方债券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

猜你喜欢
开发区经济建设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松木岛化工产业开发区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