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012-01-21 13:44谢晓玲
中国疗养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换药

谢晓玲

(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266071)

PICC置管具有创伤小、操作便捷、保留时间长和并发症少的特点,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黏稠药物患者[1]。肝癌患者病情重、病程长、恢复慢、营养状况差;进行手术的患者常需要静脉高营养支持;进行放疗、化疗的患者常需要静脉输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和高渗性液体,对血管损伤较大,常出现静脉炎、液体外渗和静脉穿刺困难等现象。我科自2010年4月对肝癌患者行PICC置管,解除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保证了患者静脉输液的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了感染、静脉炎、堵管的发生。现将PICC置管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情况及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10-04—2011-04在我院肝胆外科住院的89例肝癌患者。男性57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91岁。其中手术治疗48例,射频消融治疗21例,放射治疗15例,单纯化疗5例。术后及其他治疗后联合化疗52例。贵要静脉置管49例,肘正中静脉置管27例,头静脉置管13例,留置时间23~287 d。89例中带管出院32例。

1.2 导管类型 89例均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4Fr或3Fr PICC导管,长度60 cm。所有病例均在患者床旁完成置管。

1.3 置管方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角贴近锁骨。测量插管长度,建立无菌区,0.9%的NaCl预冲导管,以顺时针、逆时针手法交替对穿刺点进行消毒,扎止血带,以15°~30°穿刺,见回血后将套管针推入0.5~1.0 cm,撤出穿刺针,缓慢轻柔地植入PICC至所需长度。撤出导管鞘和导丝,抽吸回血,20 mL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连接肝素帽。在穿刺点处放置一块约2 cm×2 cm大小的纱布,再加以透明敷料固定,穿刺点导管上方轻按压5~10 min防止出血[2]。最后以思乐扣妥善固定导管,X线拍胸片确定导管顶端位置后使用。

2 PICC护理

2.1 穿刺点的护理 肝癌患者多伴有凝血功能障碍,穿刺点易发生渗血、血肿,本组有23例患者发生渗血,发生时间≤5 d。置管后每日观察穿刺点出血及导管位置情况,穿刺后24 h换药,穿刺点渗血量少时,用明胶海绵按压并用3 m透明敷料固定;渗血量多时,敷以云南白药粉加小方纱,外以透明敷料固定,必要时给予绷带加压包扎,限制穿刺肢体活动24~48 h。本组23例患者经处理后无血肿发生,保证了导管持续使用。

2.2 预防感染 感染的发生与无菌技术不严格、换药不及时、患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因素有关[3]。肝癌患者常伴有水肿,置管和换药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重视皮肤消毒。进行放疗、化疗后的患者抵抗力低,应缩短患者换药间隔时间,增加换药频次。多汗、高热患者每日换药1次可以有效地预防导管感染。本组1例合并糖尿病患者带管出院后因洗浴时护理不当,导致穿刺点出现红肿、溃烂感染,予以拔出穿刺导管,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后伤口愈合。

2.3 局部皮肤的护理 肝癌合并黄疸的患者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脱屑和瘙痒症状,患者抓挠易引起导管脱出。本组有12例患者因皮肤症状及多汗导致局部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湿疹样改变,甚至红、肿、痒。我们体会在更换敷料时护士应一手按压穿刺点固定导管,一手从敷料边缘平抻剥离,尽量避免反复揭贴损伤表皮细胞。本组12例患者均给予丹皮酚软膏局部涂抹,3~5 d后症状消失,无一例脱管发生。

2.4 预防堵管 肝癌患者禁食时间长,能量消耗大,术后7~12 d内依靠静脉内输注高营养液。为预防堵管我们采取如下措施:输血或抽血后,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管;需要24 h维持静脉高营养液的患者,每8 h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1次;不需24 h维持的,每日输液结束后用2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正压封管。每周做1次维护,更换敷料,肝素帽和思乐扣固定装置,重新封管。本组无一例堵管现象发生。

2.5 预防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好发于置管后1周内。主要是由于操作不当损伤了血管内膜,或导管型号与血管大小不相适应等原因。肝癌患者病程长,营养状况差,血管受药物的影响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本组患者选用4Fr导管76例,3Fr导管13例。操作时动作轻柔,防止损伤血管内膜,置管后常规自穿刺点至腋前线沿血管走向外涂喜疗妥3~5 d,提前对血管起到了保护作用,有效地预防了静脉炎的发生。穿刺部位无渗血、血肿时,适当增加上肢活动,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但要防止活动过度,避免导管对血管的机械性损伤[3]。本组无一例静脉炎发生。

2.6 患者的自我护理 ①置管前护士应进行认真的指导和宣教,让患者认识和了解PICC的优越性,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置管后告知患者穿刺侧肢体带管期间不能做剧烈运动及提重物,不得测量血压。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揭开贴膜。洗澡时可使用保鲜膜包住穿刺肢体,上下用胶布贴紧以防感染[4]。每周由专职护士进行导管维护。③带管出院患者,注意观察局部穿刺点有无红肿热痛等现象,及时联系专职人员,给予解答或上门服务。

3 讨论

PICC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能够满足所有输液要求,尤其适用于需要长期输液的肿瘤患者及需要TPN的患者[5]。肝癌患者因病程长,需长期输入大量刺激性强、高浓度的液体,PICC的临床应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静脉通道,降低了输液引起的副作用的发生。

本文89例肝癌患者PICC置管的护理实践证明,在PICC置管护理中应强调及时观察穿刺点的渗血情况,掌握正确的更换敷料的技术,使用脉冲式冲管及封管技术,选择合适的PICC导管可以有效地防止穿刺点血肿的发生,预防堵管及静脉炎的发生。

关于PICC穿刺置管后更换敷贴的时间,多认为以穿刺后2~5 d更换敷贴安全、可靠,同时延长更换敷贴的时间,可以节约医疗材料和护理人力资源。我们认为由于肝癌患者进行放疗、化疗后抵抗力下降,如果同时有多汗、高热表现,则应每日换药1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导管感染。

置管前护士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宣教,对带管出院的患者进行认真的指导,及时处理并发症,可以有效地保证置管的安全,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1]张彦,刘兵.40例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与护理[J].护理研究,2005,19(5):907-908.

[2]徐旭娟,姜红,黄学芳,等.PICC置管术患者护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75-1376.

[3]郭辉,丁小容,石兰萍,等.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9):62-63.

[4]冀琨.肺癌患者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风险分析与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24):2386-2388.

[5]魏敏,孙少川.危重病人的PICC应用[J].山东医药,1999,39(6):36.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