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增强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与服务能力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综述

2012-01-22 10:44范卫平
中国期刊年鉴 2012年0期
关键词:印数新闻出版出版业

范卫平

不断增强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与服务能力
——《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综述

范卫平

为准确把握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形势,总结经验,科学发展,自2009年起,新闻出版总署每年基于统计数据发布年度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全国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和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历时近10个月,已正式完成并经总署党组审定,现已对外发布。

2011年是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一年。

在体制改革方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截止2011年底,已经有2000多家非时政类报刊的出版单位转制或登记为企业法人;加快推动完成转制的出版单位进一步深化改革,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出版传媒集团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按照“三改一加强”的要求,积极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合重组,加快建设国家出版传媒主力“舰队”,以中国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为代表的中央三大集团格局初步形成;支持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凤凰传媒、长江传媒、浙报传媒、大地传媒等一批出版传媒企业成功上市,企业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展;进一步引导和规范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有序参与新闻出版活动,大力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新闻出版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

在产业发展方面,《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及11个专项规划出台并顺利实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的31项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工作得到重点部署,产业战略发展布局清晰呈现;项目带动战略继续推进,新闻出版改革发展200多个项目获中央和地方资金支持,获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达9.3亿元;出版、音乐、印刷、物流和数字出版等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园区)应运而生,形成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总体来看,2011年,新闻出版体改革进一步深化,促进新闻出版产业高速发展,传统新闻出版业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新闻出版新业态迅猛发展,新闻出版产业体系、结构、布局不断优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新闻出版传播能力显著提高。中央领导同志对新闻出版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新闻出版业“思想文化主阵地、改革创新的排头兵、文化产业主力军、文化改革发展领跑者”的地位和作用。

着眼于2011年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以准确判断行业重要数据指标、为改革发展提供正确指引为目的,《报告》本着严谨、客观、求实、创新的原则,立足于从历史与现状的对比中把握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全面深入地分析了2011年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状况。

《报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制定的各项新闻出版统计制度,自下而上采集、汇总了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新闻出版产业数据,范围包括了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及出版物进出口等新闻出版业务,基本实现了由产品统计向产业统计转变,由行业统计向社会统计转变,由国有经济统计向多种成分经济统计的转变,初步涵盖了全行业。在具体分析中,《报告》采用主成分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和相关关经济学方法,以求严谨客观地反映产业发展的变化及趋势。

《报告》分为综述、产业总体规模、产品结构分析、产业结构分析、地区结构分析、单位数量与就业人员情况分析、集团与上市公司规模分析、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产业基地(园区)情况分析等9个部分。与往年相比,《报告》进一步丰富了内容容量,新增了出版发行和印刷业上市企业规模分析及国家级新闻出版产业基地(园区)的情况分析,体现产业发展的新变化;进一步优化了结构体例,突出了行业关注的重点,全面呈现新闻出版产业在内容生产、体制改革、产业发展、“走出去”等方面的特点和趋势,并对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和挑战因素进行了分析。

《报告》显示,2011年,新闻出版业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加快发展,保持了快速、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

新闻出版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向好。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4568.6亿元,较2010年增加2193.4亿元,增长17.7%;增加值4021.6亿元,较2010年增加518.3亿元,增长14.8%。表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格局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成效不断显现,产业继续保持快速稳步增长。

图书品种和重版重印品种同步增长。全国共出版图书37.0万种,较2010年增加4.1万种,增长12.5%,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图书品种的快速增长,说明出版单位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版、重印图书16.2万种,较2010年增加2.3万种,增长16.5%,重版、重印图书品种增长率为2005年以来最高,图书再版率大幅上升表明图书生产的品种结构优化,获利能力强的品种增多。

期刊、报纸均出现品种下降。全国共出版期刊9849种,较2010年减少35种,降低0.4%;全国共出版报纸1928种,较2010年减少11种,降低0.6%。表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调整报刊结构的效果初步显现。

图书、期刊、报纸印数创历史新高。图书出版总印数77.1亿册(张),较2010年增加5.7亿册(张),增长7.5%;48种书籍的单品种当年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较2010年增加16种。全国期刊总印数32.9亿册,较2010年增加0.7亿册,增长2.2%;14种期刊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册。全国报纸总印数467.4亿份,较2010年增加15.3亿份,增长3.4%;26种报纸平均期印数超过100万份,其中党报和由党报主办的报纸占到半数以上。图书、期刊、报纸印数均创历史新高,表明纸介质出版物在数字阅读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仍然有发展空间。

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品种下降但利润增加。全国共出版音像制品19408种,较2010年减少2144种,降低10.0%,利润总额2.8亿元,较2010年增加0.4亿元,增长15.6%。全国共出版电子出版物11154种,较2010年减少21种,降低0.2%,利润总额1.3亿元,较2010年增加0.3亿元,增长28.0%。表明音像出版社和电子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企业的市场意识增强,效益有所提高。

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377.9亿元,较2010年增加326.1亿元,增长31.0%,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9.5%,较2010年提高1.0个百分点。数字出版的增长速度虽然较2010年有所放缓,但仍超过全行业增长速度,在各产业类别中位居前茅,表明产业转型升级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

印刷复制在全行业中居主要地位。全国印刷复制实现营业收入9305.4亿元,较2010年增加1387.2亿元,增长17.5%,占全行业63.9%;增加值2324.9亿元,较2010年增加204.3亿元,增长9.6%,占全行业57.8%。表明印刷复制业仍然是新闻出版业的支柱产业。

出版物发行业面临严峻考验。出版物发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162.9亿元,较2010年增加264.4亿元,增长13.9%;实现利润总额185.1亿元,较2010年减少21.6亿元,降低10.5%,在所有产业门类中降幅最高。表明受宏观环境因素影响,出版物发行成本、费用上涨较多,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版权输出和实物出口取得新突破。全国共输出出版物版权7783种,较2010年增加2092种,增长36.8%;版权输出品种与引进品种比例由2010年的1∶2.9提高至1∶2.1。其中,对台湾地区版权输出1656种,引进1497种,首次实现了版权输出顺差。全国累计出口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557.5万册(份、盒、张),金额7396.6万美元。其中,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1151.9万册(份、盒、张),较2010年增加104.4万册(份、盒、张),增长9.9%;金额3940.7万美元,较2010年增加182.5万美元,增长4.9%。版权输出引进比提高,出版物出口数量和金额增加,表明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集团和上市公司规模不断壮大。全国出版、报刊和发行集团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94.6亿元,较2010年增加354.3亿元,增长20.4%,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57.5%;拥有资产总额3680.1亿元,较2010年增加530.3亿元,增长16.8%,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资产总额的73.4%;实现利润总额173.4亿元,较2010年增加21.2亿元,增长13.9%,占全国出版发行全行业利润总额的43.2%。其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额均突破100亿元。表明新闻出版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的骨干地位进一步凸显。

民营经济比重进一步提高。在全国15.3万家新闻出版企业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数量占81.2%,较2010年提高5.1个百分点。在印刷复制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86.3%,增加值占85.4%,利润总额占86.5%,较2010年分别提高0.1个百分点、0.9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在出版物发行企业中,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占62.9%,增加值占67.6%,利润总额占68.7%,较2010年分别提高1.1个百分点、4.1个百分点和2.7个百分点。表明民营企业继续成为新闻出版业一支重要的生力军。

人均出版物拥有量稳步增长。全国百万人均拥有当年出版图书274种,较2010年增长11.8%;人均年拥有图书5.7册,较2010年增长7.3%;人均年拥有期刊2.4册,较2010年增长1.7%;每千人日均拥有报纸95.1份,较2010年增长2.8%;报纸普及率每户0.35份,较2010年增长2.9%;人均书报刊用纸230.0印张,较2010年增长5.0%。表明新闻出版业的供给与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作者: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司长)

猜你喜欢
印数新闻出版出版业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简介
试析新媒体时代传统出版业编辑的应对方法
市场经济中的司各特:文学出版业与历史小说的兴起
《中国新闻出版报》正式更名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出版业的新趋势与高校出版社专业发展的思考
山东将推十个新闻出版基地
南宋出版业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