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相遇:中德双校园学习差异性比较分析
——基于Z大学中德合作2+3项目学生的访谈*

2012-01-23 04:00陈丽微
关键词:德国校园同学

陈 恒, 陈丽微

(1.浙江科技学院发展规划处,浙江 杭州 310023;2.浙江科技学院社科部,浙江 杭州 310023)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特别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着重强调了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一目标要求为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1]近年来,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正是这一指导方针下的生动实践,这一实践努力与产生并发展于上世纪后半期的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有着诸多的相似。因此,将两者加以比较和借鉴学习显得十分必要。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对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被喻为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1980年代起,Z大学率先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人才培养经验,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30年来,Z大学相继执行中德政府间和省州间项目24项,探索形成了“借鉴德国经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在国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2000年初,Z大学与德方合作的应用科学大学签署国际合作办学协议,双方约定了11个国际化联合培养专业课程。中方学生可以获得双学位,即中方院校的学士学位和德方合作院校的文凭工程师学位。中方学生在本校通过2年的基础课和德语强化训练后,可以在德方合作院校继续后3年的专业学习,完成学业,简称为2+3项目。[2]目前,Z大学已有9批五百多名学生赴德方合作院校学习,项目扩大到德方十多所合作院校。

(二)研究问题

Z大学把2+3培养项目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通过五年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引起了社会关注。以2006年派往德国汉诺威应用科技大学的项目生为例,回中国工作占43%,在德国工作占27%,留德继续深造占30%。学生学习满意度较高,已为该项目赢得了良好声誉。由此,这些学生在中德两个校园学习生活的经历感受上有哪些差异?这些差异呈现了什么特点?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有什么方法可以缩小二者之间的差距?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深入学习借鉴德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本研究聚焦2+3项目学生在两个校园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并引入差异性理论,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关对策。

二、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框架

本研究从教学组织、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三个维度,分析每一个维度在两校园的不同体验和感受。在教学组织上,分析两校对知识建构、学习引导上的差异;专业学习上着重分析学生的专业旨趣和学习方式;校园生活主要看学生的校园人际支持方式及个性特质。研究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框架图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质的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访谈、观察、实物分析),对研究现象进行深入的整体性探究,采用扎根理论对访谈材料进行分析,从原始资料中形成结论和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3]这是一种自下而上建立理论的方法,在系统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寻找反映研究问题的核心概念,然后通过在这些概念之间建立起联系而形成的理论。这次研究围绕对6位2+3项目留德学生的访谈展开,访谈在德国的汉诺威市进行。访谈对象如下:史同学,男生,2006年8月到德国;金同学,男生,2006年8月到德国;张同学,女生,2007年8月到德国;高同学,男生,2008年8月到德国;吴同学,女生,2009年8月到德国;赵同学,男生,2009年8月到德国。

三、研究内容及分析

(一)中德两校园学习差异性表现

1.教学组织:重学习引导和实践显著区别于重知识灌输和接受

首先,在知识传授上,德方教授侧重讲授个人在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并且联系所承担工程项目,将知识传授与解决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而中方教师工程实践经历较少,倾向于知识的直接传授。高同学说:“在德国上课,跟国内不一样的是没有课本;在国内,如果你多天不去上课,自己啃啃课本,也能懂;而在德国,教授用的是自己的讲稿,一步步讲下来,一旦缺课,就断层了,有一部分知识缺失了。”德方教授不仅术业有专攻而且实践和承担项目能力较强。张同学说:“我们学校(德国)的很多项目是跟企业挂钩的,有些教授还是这些项目的领导,他们不仅对专业知识非常了解,并且会经营管理项目,他还深入到每一项的细节当中来,具体地指导学生;在国内呢,教师把理论讲了一遍,然后让学生做实验,实验多是验证性的,很少有来自生产一线的真实课题。”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德方教师强调学生的能力的循序渐进,按学分制让学生自主选修;而在中方多是统一课程和要求。高同学说:“两个校园最大的不同,就是课程表,在德国你想上什么课,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排课程表,加起来达到学分就可以”;“德国教授会建议前三个学期把基础课学完,因为这些课程是循序渐进的。其他可以由学生自主学,比较自由。而国内课程是定死的,如果你这学期不选,那下学期就等着重修”。在德国课程的考试要有赖于对该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高同学说:“在德国的考试也不一样,要自己报名,学生在学期末要自我评估,衡量自己是否有把握能考过,然后到教授那里报名。如果觉得掌握得不是很好,可以不报名,不参加考试,下学期可以重上再考。但是如果你报名了,考试不合格,学校会给你两次的补考机会,但是学校也规定了时间限制,要在一年之内考过,不允许无限期拖下去。不像国内这学期有,就帮你全部报名了,你不去考试下学期就要重修。这边上课和考试是分开的,比较自由。”

此外,德方教授善于鼓励和进一步启发学生,中方许多老师常忽略学生的进步。张同学说德方的教授是“相当会鼓励同学的”,“教授每次都会鼓励你说很棒很棒”;“中方的许多老师会忽略了这一点”。

2.专业学习:自主探究式学习替代被动任务式学习

首先,在专业选择上,德国的学生的学习是出于专业爱好,而我国的学生专业学习相当部分是在完成学业任务。张同学说:“我们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我们不知道我们为什么去选择这个专业;而他们可能是教育制度设计的缘故,他们从小就是有意向的,他们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当工程师也好,当医生也好,当画家也好,他们觉得读职高是自己的乐趣所在,因此我觉得他们在工作中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相比之下,我们是为了工作而学习。他们则有更大的乐趣,更大的收获和更大的成就。”德国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和生活的态度是独立思考和决定的,而中国的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就没有这么强。

第二,在学习方式上,在德方学习上强调独立探索,而中方多照着预定的方案进行,很少开展独立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吴同学说在德国学习主要靠自己自主探索,“这里的老师只是给你一个概念,至于你怎么把这个概念深化成为你自己的东西,那就看你个人的努力的;但国内的老师会告诉你,你该怎样去做,德国的老师只会告诉你一个大的概念,剩下的你自己去做。”在德国学习突出自主设计,赵同学由于刚到德国三个月,感受到了国内和国外学习方式的巨大差别,他说:“最大的差别就是实验,在国内是重复老师的实验,学生再跟着做就可以了,在这边是老师发一本册子,然后老师打开实验室的门,学生自己做。”中国学生更多验证性学习,也比较急于求得结果。张同学还强调德国学生很严谨:“在做的过程中,你就要这样一板一眼来做,最后才能到达那个结果。”

此外,学习方式还表现在德国的学生重视团队学习,坚持把疑难搞清楚,而中国的学生多单枪匹马,对难题深究不够。高同学说:“德国就不一样,他们是组一个group,教授也建议我们和他们组一个group,我们就觉得不适应,没有这么做。他们是一个组有5个人,可以互相帮助解决一些疑问。中国学生可能比较害羞,不好意思问问题,喜欢自己一个人研究。”德国的学生对困难总是不肯放过,直到弄清楚为止,金同学说:“如果在课堂上,他们某一个问题不明白,他就是要自己把它弄明白为止。如果是中国学生,这道题还没做完,快下课了,可能就问一下旁边同学,或似懂非懂就把答案写好就完事了,而德国人他就会一直在那边研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直到弄懂。”

3.校园生活:主动独立担当区别于被动随众的安排

首先,在人际上典型的差异是:在德国学习生活显得成熟自立,在中国却是被动接受家长老师的安排和呵护。张同学说:“在德国学习生活上比较自立”;而对比自己在国内的学习生活则是“单纯的校园生活,父母精心的呵护,只需要静心地读书,像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吴同学也谈到:“在德国要面对很多自己生活上的压力、学习上的压力,这些压力都要独自面对的;在中国父母们都会为孩子铺好了路子,孩子只要按照那个路子走就可以了。”德国的学生自立性是很强的,张同学说:“德国的同学在这方面表现更好,他们在学习期间同时承担家里的事务,比如修葺房子,打工攒钱贴补家用,他的劳动成了家里的部分经济来源”;“有的就成为了他们家的主要的经济支柱”。在生活上依赖势必导致学习上的依赖,高同学说:“在中国学习需要老师安排,大学的辅导员相当于半个父母,要带你;德国大学则没有这方面的教育。”

其次,在个性差异上德国的学生比较有思想和主见,而在中国的学生从众随大流的占多数,有独立见解的不多。张同学说:“他们(德国学生)虽然跟我们年龄差不多,但是对于一些社会上的事务他们会形成自己的观念,而我对一些事物可能不会一下子发表自己的一些观念。”张同学说:“由于在国内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导致我们没有这么的自主和独立,在这边可以有更大的舞台和空间让我们自主发挥。我觉得最大的改变就是培养独立的人格、判断力和人生观。”吴同学说:“在德国的学习我会有一种比较独立的自学能力。”

(二)差异性分析

差异性理论原是指企业采取提供独特的产品性能,以及技术、品牌形象、附加特性及个性服务等来强化产品特点,增加消费价值,使得消费者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差异性理论的经济含义:采用差异性理论的企业的成本结构会高于市场一般企业,但由于产品对消费者的附加值较高,所以能以较高的价格出售而获得较高的利润。差异性理论成功的前提是消费者愿意为差别特征多付钱,而且多付的钱应高于增加的成本。因此,差异性理论的实质是用差异化特征来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用产品或服务在消费者眼中的内在优越性将消费者与企业牢牢捆在一起。

将差异性理论用于国际合作双校园联合培养项目,通过检验一个校园相对于另一个校园在教学组织方式方法、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园生活及人际支持方式的差异,由此产生对学习效果的显著提升,使学生愿意接受这种差异化的学习环境中取得的学习效果,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辛勤努力和经济代价。2+3项目学生在两个校园中的不同体验,一个校园体验强烈并得到磨炼,另一个校园没有强烈体验和磨炼,磨炼多的校园使人在学业和品性方面得到了显著提升,而另一个则不明显。学生在其中一个校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并因此强化学习的动力。通过差异性比较,能有效地辨别国际合作项目开展的成效好差。

从访谈得知,我们可以对比出2+3项目学生在中德两校园之间的差异性体验,并且这种体验特征是强烈的,如下页表1所示。学生获取的收益明显,也更加愿意为此付出。

(三)成因分析

1.文化价值观差异。德意志民族是一个态度严谨和讲究逻辑的民族,德国人重视做事和思考问题的逻辑和学理。张同学说:“他们所有的东西都摆放得井井有条,包括学术研究也是这样,一板一眼来做。”史同学也说:“德国人很严谨很刻板。”而中国人讲究儒家思想的中庸和谐,追求天人合一,这种文化容易导致不究死理,处事圆通达观,这种文化可能与西方文化形成一个互补。不过,如果在学习工作上存在追求“差不多”即可的思想,便是我们文化的惰性一面。

2.教育体制差异。德国在工程教育方面已有四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基本要求是大学生在大学教育阶段应完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具备工程师的职业资格。高同学说:“在应用科学大学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工厂做完职业技术培训之后再回来继续读理论知识,培训三年。他们已经掌握了一门技术,相当于一名初级的工程师;他可能是觉得自身理论知识还不够,所以回来校园继续学习。”而中国学生很少接触社会和工业实践,主要任务是升学;在专业学习以接受知识为主,水平评价以考试成绩为主;实验、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常安排在专业实践环节,学与做不能紧密联系。

3.教育投入差异。德国是欧盟的重要国家,其经济水平在西方发达国家位居前列,在教育投入上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德国学生可以拥有自主设计的实验设备和条件,而在中国学生的工程实践的条件才刚刚受到重视,有不少学校的实验实践条件满足不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实验设备总量不足,要采取“少台套,大循环”,有时是“一个人做,多个人看”。这方面,我们明显感到发展的时间差,是教育投入的显著差异所致。

表1 中德两校园学习的差异性比较

(四)对策建议

1.要丰富国际合作领域和内容。要切实树立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观念,形成全球化视野和国际化战略思维,切实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一方面要借鉴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推进国内外高校建立教师互派、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等合作关系,着力培养一大批国际化人才;另一方面要努力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上的竞争力,要从学习交流转变为国际合作以我为主,通过引进吸收国外相同专业培养方案,进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主流,积极主动吸收引进国外的新理念、新模式,以国际合作促进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

2.要切实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要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追求学术和工程科技最前沿,而不是只守住教材教案,要把本学科领域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开放的视野把握学科进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兴趣;其次要切实提升教师工程实践应用能力水平,把知识传授与解决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做结合,将掌握知识运用于工程和社会实践;要切实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水平和方式方法,鼓励开展探究式学习、自主性学习;要积极推进海外教师培训基地建设,扩大支持教师出国进修、访学、参加国际会议,提升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应改革教师职务评审和培训制度,对取得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成果的教师在其职称晋升上给予倾斜。

3.要加大对工程实践和实验设施的投入和相关政策支持。近些年中央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高等教育的投入,在财政性拨款上主要是生均经费,竞争性拨款上主要是人才支持经费和科研经费;这些经费中真正用于学生实践、实验设备的更新和扩大的比例并不高,有一些高校学生实验设备捉襟见肘,学生真实的实践实验的时间和成效均难以足够保证,学生难以实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参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对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给予税收减免或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同时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项目认定的考核指标之一,规定不同资质的企业每年应完成相应的接收大学生实习指标,调动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四、效度信度问题

此次访谈是在Z大学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开展,并在集中的时间里进行,没有深入学生的学校、课堂和生活区,没有现场观察的资料,这些可能对访谈的效度会有一定的影响。另外,也难以排除学生在反映情况上可能会夸大收获事实,挑些好的经验来讲,这也将对信度有一些影响。当然,如果能进行多次访谈,或能走入同学的生活和课堂,实地观察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将有助于提高研究的说服力。

五、结语

当东方遇上西方,人们常说东方与西方是有差异的;实践和研究又指出东方与西方是可以交流借鉴,取长补短。我们相信通过这种2+3双校园的国际合作形式,将有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38.

[2]徐理勤.现状与发展——中德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38.

[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

猜你喜欢
德国校园同学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开始敲门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