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题教学中的情感波折

2012-01-23 07:04石奇印
物理通报 2012年12期
关键词:习题课习题方程

石奇印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安徽 芜湖 241001)

一直很想听到精彩的习题课和习题课点评.因为就当前教育现状而言,高中三年的物理教学将近有超过一半的时间在从事习题课的教学,而平时我们研究的课型、欣赏到的公开课、优秀示范课几乎全部是新课.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习题课的冷清、落寞和缺少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要仔细研究物理习题课.习题课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进行物理学科情感的渗透;如何树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做人的道理等等,都值得进行深入的挖掘,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笔者一次上习题课的经历对习题课的教学也许能够抛砖引玉.

在一次答疑课上,一位学生问笔者一道习题.题目为:“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通过BC段所用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就是这一道似曾相识的习题,让全体师生经历了一次丰富而宝贵的情感历程.

1 亮出疑点 点燃思考的火苗诱发学习的情趣

按照惯例,笔者和学生共同思考,一起解答.多数学生开始都画图分析,如图1.

图1

解析:设质点运动的加速度为a,A到B的时间为t

l2-l1=at2

(1)

由题目所给条件易得

(2)

l1+l2=2v0t+2at2

(3)

此时,很多学生认为这是一道简单习题,后面只需要解这个方程组,求出v0,a,t就行了.有不少学生就此搁笔,认为无需再往下做.于是,笔者对学生说,经验告诉我们“想当然”与“动手做”是有差距的.我们应该动手把它做出来.

学生开始做题,笔者观察了大多数学生的解答后,开始与学生一起做.一边引导学生思考,一边采纳学生的意见,同时在黑板上板书.由式(2)两边乘以2,并与式(3)相减,得

l2-l1=at2

(4)

学生马上看到方程(1)与(4)一样.就是说这三个方程不是彼此独立的,无法解出这三个未知数.下面该如何呢?

2 群体效应绽放思考的火花激发学习的激情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此时多数学生征服此题的欲望被激起,有些还情不自禁地说:“我就不信这么一道简单习题,就做不出来.”此时,教师若再给他们一些激发,就会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于是笔者对学生说:“这是2008年全国理综卷物理部分计算题第一题.”一听是高考题,几乎全班学生都斗志昂扬,个个摩拳擦掌,有种不做出不罢休的气势.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行业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重要性愈发突出,这不仅使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的施工要求更为复杂,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实施水平。为此,为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出现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更好达到现阶段建筑行业对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需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运用时,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建设需求,合理选择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方式进行施工,以使得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质量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积极地思索、计算之后,许多学生失败了,一些学生列出了许多其他的方程,但就是解不出答案,有些学生甚至怀疑题目出错了,不过,也有学生做了出来.笔者让那些已做出来的学生总结心得,没有做出来的继续攻克此题.

笔者提醒他们,上面三个方程虽然不是独立方程,不能全部解出这三个未知数,但是题目没有让我们解出它们,我们能否解出某个量或某些量的比值或乘积呢?

学生恍然大悟,有的很快就寻求到了解法.有些还在孜孜以求.最后笔者和学生共同完成.

解析:设物体的加速度为a,到达A点的速度为v0,通过AB段和BC段所用的时间为t,O与A的距离为l则有

(5)

(6)

l1+l2=2v0t+2at2

(7)

3l1-l2=2v0t

(8)

而大家熟知

l2-l1=at2

(9)

联立式(8)、(9)有

(10)

学生脸上洋溢着灿烂的微笑,这是胜利后的喜悦,是收获后的满足.全班学生互相激发,互相启发,几乎个个都显示出强者的勇气,表现出学习的欲望.笔者高兴地看到学生们这种宝贵的学习热情,它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学习前进道路上的催化剂.当然,笔者也清醒地认识到这盆热情之火若是遇到冷水浇泼,或是不增添燃料,它就会慢慢熄灭.因此,这种热情教师要倍加呵护,才能将其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

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说:“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课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教学三维目标得以实现,同时,还有助于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猜你喜欢
习题课习题方程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方程的再认识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方程(组)的由来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圆的方程
高效课堂之高中数学习题课初探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