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2012-01-24 11:53王爱燕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高压孕妇综合征

王爱燕

大理州祥云县人民医院,云南大理 672100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妊娠期间特有的疾病,一般出现在妊娠晚期,即开始20 周之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方式极易导致妊娠高血压疾病。 同时, 若妇产科人员的处理措施,也会直接影响母子的健康状况[1]。 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对母婴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现将该院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165 例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孕妇例数共有6412 例,确诊患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共165 例,其中重度患者30 例,中度患者59 例,轻度患者76 例,占所有收治孕妇总数的2.57%,在进行临床数据分析时,将此类患者设定为高压组,该组患者年龄22~39 岁,平均年龄为27.4 岁,体重45~70 kg,平均体重为65.7 kg;≥孕妇产次0~3 次,平均1.4 次。另选择同期收治的正常体质孕妇165 例,设定为对照组,该组产妇年龄23~41 岁,平均年龄为26.9 岁,体重46~71 kg,平均体重为64.8 kg;孕妇产次0~3 次,平均1.5 次。

1.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诊断标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依据《妇产科学》中的妊高症诊断以及分类标准。 妊娠期间高血压系指妊娠20 周后首次出现血压升高,分为重度、中度、轻度三个级别。 重度患者特征:血压≥160/110 mmHg 或更高,24 h 尿内蛋白量≥5 g,伴有水肿,且水肿程度不一,并伴有临床一系列自觉症状,如抽搐及昏迷;中度患者特征: 血压≥150/100 mmHg 且<160/110 mmHg, 蛋白尿呈阳性,24 h 内尿内蛋白量超过0.5 g,有水肿现象,或有轻微头晕,无自觉症状; 轻度患者特征: 孕妇妊娠20 周后血压≥140/90 mmHg,或较基础血压上升30/15 mmHg,或伴有轻微蛋白尿,无水肿现象,无自觉症状。

1.3 方法

对2 组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母体并发症(高压性心脏病、妊娠痫症、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分娩方式(是否剖宫)、新生儿结局(新生儿宫内窘迫、死亡、新生儿评分)方面的临床数据。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并采用t 检验和χ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结果表明:高压组高压性心脏病、妊娠痫症、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多(P<0.05);分娩方式以剖宫为主(P<0.05);新生儿宫内窘迫、死亡多、新生儿评分低(P<0.05),见表1。

3 讨论

3.1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孕妇妊娠期间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致全身各脏器功能障碍的一种妊娠期特有的症候群。 该病多发生于妊娠20 周以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水肿、血压升高、蛋白尿,使得全身各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严重者因体内各器官发生病理组织学变化,会出现头晕、头痛、眼花、肾功能衰竭、黄疸,以及出血和梗塞、产前出血、抽搐昏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症状。 国内有关文献报道发生率为9.4%, 全国孕期产妇死亡率为46.9/10 万,新生儿总死亡率2.68%,不良后果严重[2]。

该研究中,高压组显示的症状包括高压性心脏病、妊娠痫症、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 正常妊娠的情况下,子宫血管会发生生理性变化,为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变粗并发生卷曲, 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仅发生蜕膜层的部分血管分支, 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其他血管部分则会因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血管壁坏死,内膜细胞脂肪变,因血管管腔狭窄,母体对胎儿的血流供应受到影响,胎盘功能因此受到损害,造成宫内胎儿发育迟缓,宫内窘迫、死亡案例数多,新生儿评分较低。

表1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n(%),(±s)]

母体并发症 新生儿结局组别 例数 高压组高压性心脏病 妊娠痫症 产前出血 早产 产后出血多 剖宫产 宫内窘迫 死亡 新生儿评分高压组对照组P 165 165 5(3.0)0(0.0)<0.05 6(3.6)0(0.0)<0.05 38(23.0)5(3.0)<0.05 39(23.6)11(6.7)<0.05 29(17.6)4(2.4)<0.05 150(90.9)70(42.4)<0.05 16(9.7)7(4.2)<0.05 7(4.2)0(0.0)<0.05 7.98±0.46 9.11±0.23<0.05

3.2 治疗手段

因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的粘稠度会增加,此种情况下,妊高症孕妇的血管内皮易受损,导致形成血栓。 机体基本处于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状态,胎盘供血受到阻碍,导致宫内胎儿发育受到不良影响[3]。医务人员应通过合理途径,解痉、扩容血管,改善血液微循环,从而增加胎盘血液供应量,使组织缺氧得到纠正,从而维护胎儿宫内的正常发育环境。 常规手段是根据红细胞压积情况,酌情通过硫酸镁给予扩容,同时适当利尿,可预防心力衰竭发生。 在妊娠终止前,至少提前24 h 静推地塞米松,方可促进胎肺成熟。 胎儿需在妊娠孕周32 周后才能发育成熟,所以经治疗后病情缓解的患者,可采用期待疗法。 一般情况下,重度妊娠痫症患者前期发病较早,病情会随妊娠进行而逐渐加重,若经积极治疗后患者症状仍得不到显著缓解,应适时终止妊娠,即采用引产或者剖宫产来结束分娩,临床上一般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流产,以结束分娩,其可以促进子宫收缩和软化,同时增加雌二醇,从而在安宫的同时,提高流产的成功率,此方法的手术安全性高,可有效保证母体安全,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3.3 预防手段

除了积极有效地治疗妊高症患者,为提高分娩质量,强化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工作也十分必要,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3.3.1 心理辅导 孕妇在怀孕期间情绪会发生波动,主要影响因素是睡眠障碍。 受情绪影响,孕妇在身体上也会发生变化,因此,对孕妇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尤其是对有妊娠期间有高血压病史或者家族史的,多胎妊娠的孕期产妇,社会经济情况不佳、营养不良的高危孕妇,需要努力引导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加强心理辅导和梳理,使其心情保持舒畅乐观,缓解其对疾病的担忧心情和紧张情绪, 以上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情绪上的不良波动,从而促进病情缓解,防止妊高症发生,对于已经患有妊高症的产妇,也有一定的治疗效用。

3.3.2 饮食指导 保持良好心态,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均衡,妊娠期间可进食含蛋白质、钙、铁、镁、锌、维生素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尽量少吃动物脂肪,不要摄入过量的食用盐,尽量避免致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

3.3.3 健康教育 妊娠高血压疾病在临床上属于较严重的病症,如若处理不当,对母婴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需要全社会提高对孕期产妇的健康重视程度,定期宣传和推广孕期产妇的健康教育活动,加强产妇产期保健的意识,孕期产妇应定期产检,及时意识到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引起妊高症的危险因素,熟练掌握防治措施。 只有提高孕期产妇及其家属的自我预防意识,需要主动、按时、定期地做好血压测定,若孕早期收缩压≥135 mmHg、舒张压≥85 mmHg,双下肢轻度水肿,但经休息可恢复正常,且尿液检查结果正常,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到医院妇产科就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的诊治手段,有必要时,适时终止妊娠,从而达到降低妊娠高血压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4]。

4 结论

妊娠高血压严重威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由于尚未明确妊高症的病因,当前的治疗手段仍采取对症治疗或结束妊娠。 为降低妊高症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应该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可显著降低妊高症及其并发症,提高母婴预后的目的。

[1] 蔡风娥,万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5):612-614.

[2] 乐杰.妇产科学[M].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6.

[3] 冯启明,李慕军,李敏清,等.营养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预防效果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07,29(1):20-24.

[4] 丛克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300-302.

猜你喜欢
高压孕妇综合征
一种耐高压矩形电连接器结构设计
SAPHO综合征99mTc-MDP及18F-FDG代谢不匹配1例
Chandler综合征1例
考前综合征
我有一个“孕妇”爸爸
非处方药孕妇也应慎用
孕妇睡觉会压到孩子吗
孕妇接种疫苗要慎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预防和控制
简析GIS在高压输变电管理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