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观察

2012-01-24 11:53唐红晖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社区卫生规范化血糖

唐红晖

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南宁 530031

近年来我国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快速上升,该病的病因主要是胰岛素抵抗。 其发病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等内因以及现代的生活方式和年龄等外因。 做为一种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它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性相当大,不仅会缩短人的寿命,使人们的劳动能力丧失,而且会引发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由于该疾病有难以治愈和终身患病的特点,无论对患者本人、家庭还是对国家,其造成的经济负担都是很重的,因此,我国开始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来对患者进行规范化管理, 以此来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1]。

该文选取我社区2010—2011年管理的100 例糖尿病患者,对其进行规范化管理,现分析管理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2 型糖尿病患者100 例。

患者年龄:37~87 岁之间,平均年龄大约67.3 岁。

患者病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确定这100 例患者均患有2 型糖尿病。

1.2 方法

对这100 例患者采取随访的方式进行1年的社区规范化管理,并进行专业治疗。

患者在治疗前后检测空腹血糖、血压、体重等。 根据社区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定期监测,每3 个月随访1 次,共随访4 次。 每次随访均对患者检测空腹血糖,血压,体重,部分患者做了糖化血红蛋白和血脂检测,用于评估病情的稳定性和疗效。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基本上能够了解与糖尿病有关的健康知识,而且能够自行注射胰岛素和测定微量血糖,在经过良好的自我管理后患者的血糖基本上能够得到较好控制,管理人群的血糖控制率由37.2%上升至58.3%。

3 讨论

3.1 对患者分类管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3.1.1 分类管理的原则 ①个体化管理,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管理级别;②分类管理: 一是一般对象,指血糖水平比较稳定的患者; 二是重点对象,指有并发症、血糖波动大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差的患者等; ③综合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关指标和病情监测,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

3.1.2 分类管理的措施 ①加强健康教育宣传。 通过举办糖尿病知识讲座及制作糖尿病知识专题宣传栏、发放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小手册及健康处方, 提高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的理论认识水平; ②举办患者联谊活动、 定期免费测血糖等活动让患者交流治疗经验,并相互鼓励、监督治疗效果; ③合理膳食,加强血压、血脂、 血糖等相关指标的监测; ④参加体育锻炼; ⑤戒烟酒等不良嗜好,改变不良生活方式;⑥学会正确使用血糖仪,监测血糖;⑦根据专家的治疗方案, 指导患者在治疗中应该注意的具体细节,例如服药时间、出现不良反应后的处理方法、注射方法等。 ⑧对患者的身体情况做好资料收集,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定期对患者进行血糖测定以及用药指导[3]。

3.3.3 分类管理的作用 ①观察治疗效果,便于及时修改治疗方案;②控制血糖,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③监测血糖等指标的变化。

3.2 糖尿病患者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2.1 接受正确治疗的问题 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在寻求治疗方法时,不去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科学的治疗而相信某些偏方秘方,以致于耽误了治疗,加重了病情,甚至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对此类患者重点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他们的错误观念,让他们早日接受正确的治疗。 该组研究对象年龄较大,总体文化程度不高,很多患者都曾经因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缺乏,误听误信,耽误了治疗。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他们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定期随访、加强健康教育、经常举办讲座等方式让他们逐渐接受了正确的治疗。

3.2.2 糖尿病饮食的控制问题 由于糖尿病的治疗时间长,而且糖尿病要终身接受治疗,因此,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不能控制自己的饮食,导致病情不稳定和加重。 有时家庭成员对患者也缺乏耐心和关爱,对患者饮食方面的知识不够了解和关心,也会导致患者不能坚持糖尿病饮食[4]。 该组研究对象年龄较大,总体文化程度不高,有些患者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欠佳,依从性不高,因此对其家属加强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3.2.3 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问题 很多患者对糖尿病及相关知识的不了解,比如,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定期复查的重要性、饮食和运动对促进康复的重要性、对皮肤及足的正确护理等。 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不配合医生的检查、治疗,不注意控制饮食,不规律运动和用药,不愿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给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带来了负面作用[5]。

3.2.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小组不够健全,对病人的糖尿病健康教育不够充分。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资源不足,一兼多职的情况较多,部分护理人员的糖尿病护理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影响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护理。

3.3 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对策

培养糖尿病患者正确治疗的思想,摒弃一些迷信、虚假的偏方和广告宣传,让他们接受科学且正规的治疗,拥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的知识及习惯,以免延误病情。 向糖尿病患者详细而耐心地讲解相关的疾病知识,比如,糖尿病发病的原因,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发病过程和危害性,微量血糖测定的相关知识等。 同时在患者治疗过程中,要经常和他们沟通交流,并定期对他们进行随访,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和疾病情况,从而帮助他们坚持正确的治疗[6]。

对于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的亲属,我们要做好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让家庭的成员发挥积极性,帮助患者战胜疾病,做好他们的护理工作,同时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告知他们亲友的关心对患者精神上的帮助,以及对糖尿病康复的积极作用,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配备足够的护理人员,除了做好病人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外还应该加强病人的预防和心理辅导等相关工作,发挥好社区的服务作用;其次,政府要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和重视,为社区提供充足的治疗空间和诊断检查设备,解决患者所需的健康要求,为治疗的软环境打好基础;再次,为提高所属社区医务人员的糖尿病防治理论知识和技能,加强社区的高危人群和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降低糖尿病患者脑卒中和心脑血管等事件的发生率,成立具有专业性的糖尿病治疗小组,对该小组的成员要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并增加他们实地考察和锻炼的教育,通过各种讲座和系统教育来增加小组成员的专业知识,加强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工作,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通过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增加社区人员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不良行为改变率,加强糖尿病患者自我调控的意识,降低高危人群的危险系数。 使糖尿病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得到改善。 通过管理后的血糖控制率明显高于管理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规范化管理是一种非常有成效的管理模式。

3.3.4 综合性治疗是重点 健康教育、病情监测、饮食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糖尿病的五大重要原则。 其中健康教育主要是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从而了解糖尿病对人体的危害以及对其的治疗方法[7]。 然而目前在我国综合性医院就诊的大多数患者,仍然只注意药物治疗,难以做到综合治疗,很多患者的糖尿病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本次实验的结果表明,采用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对2 型糖尿病的治疗是有明显效果的。

[1] 王天星,王天恒,赵丽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调查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8):113-114.

[2] 舒靖兰.强化健康教育在护理糖尿病病人中的重要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108-109.

[3] 刘跃华,黄金.长沙市2 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调查[J].吉林医学,2011,32(27):5738.

[4] 徐永革.影响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因素及相应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8):1579.

[5] 邵溢,徐云.上海市华阳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现状的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08(4):20-23.

[6] 韩晓光,陈永祥.糖尿病社区防治的几个要点[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8(1):63-65,68.

[7] 刘颖.糖尿病患者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初探[D].浙江大学, 2012(4):65-67.

猜你喜欢
社区卫生规范化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猪的血糖与健康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
社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