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患者术后护理效果分析

2012-01-24 11:53易彩云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复查膀胱肿瘤

易彩云

湖南省肿瘤医院,湖南长沙 410000

21 世纪以来,我国疾病趋向主要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此类疾病发病人数每年都在逐渐增加。 在泌尿系统中,膀胱肿瘤作为最常见的肿瘤,此病复发率高,因而得到医学界的重视;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各种治疗膀胱肿瘤的方法不断改进,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护理的宗旨就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促进患者的心身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该文通过对该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实施正确合理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64 例膀胱肿瘤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 其中男41例,女23 例;年龄49~77 岁,平均年龄(60±3.4)岁;64 例患者患者经膀胱镜及病理检查均确诊,均为移行上皮癌,肿瘤大小0.9~2.1 cm,结果均为浅表性肿瘤。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并不是所有的癌都是恶性肿瘤,但绝大部分患者都认为癌就是“绝症”,心理上已经出现恐惧状态,所以,根据不同情况的患者,我们应该合理地满足其心理需求,使其紧张的情绪和疑虑得以缓解,调动患者治疗的积极性,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争取手术取得满意的效果。 我们要让患者知道,膀胱灌注预防术疗效肯定,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且膀胱灌注预防术后复发是膀胱癌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告之患者不需紧张疑虑,并且膀胱肿癌具有早期愈后较好,而且远期生存率较高的特点,使患者了解膀胱肿瘤的治疗方法和特点,消除患者紧张情绪,获得患者信任,进而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 观测生命体征 膀胱癌症的并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群,因为其心理和肺功能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术后往往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症状,例如心前区不适、呼吸困难、低血压等。 因此,术后时刻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尤为重要。 膀胱肿瘤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 h 以上。常规持续心电监护1~2 d,每1 h 观察正确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有无腹痛,反跳及肌紧张现象,及时发现出血,感染,肠瘘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并发症。 尽管术后切口疼痛等因素对血压有一定影响,但是测量患者血压非常重要,可以检查患者术后的体征状况,术后血压升高应采取降压,如果血压逐渐下降并伴有脉搏加快和呼吸急促等现象,提示有出血的可能。 出血作为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当100 mL 尿液或冲洗回流液中含1 mL 血液时,一般看不出血色,含2 mL 血液时,呈微血色,含4 mL 以上血液时,即出现明显血色。 我们除了要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外,还要注意患者面色是否出现苍白和出冷汗、焦虑不安,如有加上引流液血色较深、脉搏细速、脉压缩小则应引起重视,应及时告知医生,防止发生失血性休克,加重病情。

1.2.3 引流管通畅的护理 术后引流管通畅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疗效与患者的安危,所以应妥善固定好各引流管,必须随时检查引流管情况,发现不畅及时处理。 导管部分或全部滑脱可导致导管引流不畅,还有连接管滑脱,引流液流失于床上或它处;导管被身体压住等也会导致导管引流不畅。 对引流管护理,应该对各引流管作出标记便于观察。 每日定时挤捏引流管以使保持通畅,并及时更换各引流袋,以防逆行感染。 观察并正确及时记录各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质可以有效地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也是判断患者病情重要指标。 在翻身活动时因为动作范围较大,所以要小心注意,以防引流管突然被拽出或滑脱。 对于新膀胱的护理也需要特别注意,因回肠仍具有吸收分泌功能,因而黏液容易造成管口堵塞,使回肠代新膀胱内压力增高,失去低压作用造成尿液返流。

1.2.4 膀胱灌注治疗护理 患者在治疗前1 d 口服别嘌呤醇100 mg,3 次/d;灌注前排尿,灌注时采取仰卧位方式,屈膝双下肢自然分开,排空膀胱、常规清洁消毒后用14 号气囊按导尿程序插入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再将药物灌入膀胱内,再注入50 mL空气,并抬高尿管。 注射完毕后再抽取5~10 mL 无菌生理盐水注入,以免药液残留在导尿管内,注射完毕后钳夹尿管轻轻拔出,拔管时应反折导管,以防药液滴入尿道造成尿道粘膜损伤;灌注后为了可以让药液和膀胱各部位充分接触, 应每30 min 变换1次体位,2 h 后排出,治疗中行血尿常规检查1 次/周,3 周后行膀胱镜检查。 患者排出尿液后,嘱患者多饮水以促使患者排尿,起到生理性膀胱清洗作用,减小药物对膀胱黏膜的刺激,日饮水量不少于3 000 mL。 保持会阴区,特别是尿道口的清洁,预防感染。

1.2.5 训练膀胱功能 对行膀胱部分切除的膀胱肿瘤患者, 因留有导尿管并切除了部分膀胱,至膀胱容量减少,所以拔除尿管后小便次数会明显增多。 而小便的量较少、次数增多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此以定要在拔管前数天定时夹管,开始每2 h 左右放1次,然后逐渐延长至3~4 h。 要经常指导患者做收缩肛门运动,从而起训练膀胱功能作用。

1.2.6 改善就医环境 术后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 护理人员应每2 h 给患者翻身1 次,因为术后会导致患者切口疼痛,各种引流管留置以及体力的消耗,患者一般不想活动,因此护士应定时协助。 给病人翻身时动作轻柔,不要拖拉推动作,以防对皮肤的摩擦。 背部及骨突部垫软枕,及时更换湿床单衣裤护理垫保持皮肤清洁, 对预防褥疮的发生起至关重要。 由于膀胱灌注部位特殊,操作时需将患者的隐私部位暴露在外,所以应将患者安排在环境舒适、安静、清洁、隐蔽的住院病房操作室,避开门诊嘈杂的环境,保护患者的隐私,以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及信任度,从而保证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患者轻松地接受治疗。

1.2.7 术后的健康饮食指导 根据手术方式而不同。 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禁食1 d,第2 天可以进半流质或流质食物,以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富含多种维生素的饮食为主。 而对肠代膀胱术后禁食3 d。 若无腹痛、腹胀、且有肛门排气就可以开始进流质,随着病情逐渐好转可以转进食半流食和普食。 注意增加粗纤维及润滑饮食以防便秘,忌烟酒辛辣刺激的食物。 多饮水,每日不少于3 000 mL 为宜。 要勤排尿,不憋尿,勤于训练膀胱逼尿肌的功能,适量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 嘱患者定时到医院复查治疗,膀胱化疗灌注患者需定期观察有无镜下血尿及新生物生长。 患者术后每3 个月复查1 次,1年后为每6 个月复查1 次,2年后为每年复查1 次。 向患者介绍移行上皮细胞癌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使患者了解坚持治疗和复查的重要性,避免因暂时无明显症状而延误复查和继续治疗。

2 讨论

膀胱肿瘤作为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是慢性疾病的一种,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肿瘤发病率报告显示膀胱癌发病率有增高趋势,此病具有疗程长外,还有复发率高的特点。 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上,护理工作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通过64 例膀胱肿瘤患者手术后的护理,体会到作为一名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要主动根据所学专业技术,观测生命体征,引流管护理,饮食的指导等。 对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和意外发生要实施正确的观察和护理,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的疗效。 优秀的护理工作不仅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提高膀胱肿瘤治愈率不可缺少的步骤。

[1] 黄小珍. 膀胱癌术后行膀胱内灌注的方法和护理[J]. 柳州医学,2008,21(1):52-53.

[2] 李露霞,朱晓玲,刘晓蓉.318 例膀胱癌术后膀胱药物灌注的护理与疗效[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9):468-469.

[3] 李学增.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83.

猜你喜欢
复查膀胱肿瘤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与肿瘤“和平相处”——带瘤生存
勘 误
膀胱镜的功与过
优质护理在预防全膀胱切除术回肠代膀胱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观察
ceRNA与肿瘤
改良式四孔法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
首批7所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迎接复查评估
床旁无导航穿刺确诊巨大上纵隔肿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