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症状观察与护理

2012-01-24 11:53王桂芬
中外医疗 2012年34期
关键词:娩出宫素宫腔

王桂芬

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 13004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产妇出现失血量>500 mL的情况,是引起产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可导致产妇出现垂体功能低下等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应给予积极的病情观察、治疗及护理措施。现对 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86例,年龄在21~4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35±5.18)岁;孕周在 31~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38.67±2.18)周;其中初产妇62例,经产妇24例;有人工流产手术史者19例,占22.09%。

1.2 诊断标准及出血量测量方法

胎儿娩出后的24 h内发生的出血,同时产妇的失血量>500mL成为产后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后,可出现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以及意识障碍、尿量减少等表现;因此应严密监测出血量,积极预防失血性休克。测量方法有容积法和称量法,阴道分娩方式分娩者,在胎儿娩出后用弯盘接收后估计,并结合目测法;剖宫产方式分娩者在术中吸尽羊水后,通过羊水和血液吸出量来判断,产后用纱布浸透不滴血,10 cm×10 cm的面积计为10mL,用纸垫收集失血的患者,称重后按照1.05 g为1mL的标准计算失血量,最后计算胎儿娩出后、纱布浸透、纸垫收集的产后24 h内的总出血量。如发生失血性休克,则应以休克指数结合实验室检测的指标计算失血量[1-2]。

1.3 研究方法

对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发病时的临床症状、病情变化,探讨其病情观察及护理方法。

1.4 治疗方法

发生产后出血后立即给予按摩子宫、使用宫缩剂、宫腔填塞等治疗。按摩子宫:一手放置于子宫底部,拇指置于子宫前壁,其余4指置于子宫后壁,以均匀的节律按摩子宫底,促进子宫收缩,按压至子宫恢复正常收缩,保持收缩状态为止;宫缩剂的使用:首选缩宫素,在第三产程预防性应用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给予米索前列醇口服,也可经直肠或阴道给药,如经剖宫产分娩,则可直接涂抹于子宫腔内膜;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在产后立即实施宫腔纱条填塞术等方法治疗,促进子宫收缩[3]。

2 结果

86例患者,由宫缩乏力引起者42例(48.84%),胎盘因素引起者26例(30.23%),由软产道损伤引起者15例(17.44%),由凝血功能障碍引起者3例(3.49%)。86例患者在给予输血、抗休克、针对病因处理等治疗以及积极的护理措施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100%。

3 讨论

3.1 产后出血的症状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并准确判断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利于采取及时的处理及护理措施,有效预防或控制产后出血的发生,防止病情发展,为抢救争取时机。孕妇正常分娩时,胎儿娩出后阴道可有新鲜血液流出,量较少,能自凝。但如果有大量能自凝的新鲜血液流出,说明有软产道撕裂伤;胎儿娩出后30 min,胎盘仍未娩出,并且有大量血液流出,可能有胎盘滞留或剥离不全发生,需给予进一步宫腔探查,防止胎盘或胎膜残留于产妇体内;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表现为:出血为阵发性,颜色呈暗红或鲜红色,在压迫子宫时阴道内排出大量已凝固的血块,触诊子宫轮廓不清,较为松软,摸不到宫底,用手按摩时可使出血减少;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的表现为:出血呈持续性,出血量逐渐增多并且不凝固;如果产妇有面色苍白、表情淡漠、懒言少语、出冷汗、脉细弱等表现,说明产妇出现了失血性休克,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4]。

3.2 护理方法

3.2.1 一般护理 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抬高下肢;注意观察患者皮肤、口唇、指甲、黏膜颜色,监测尿量,及时判断有无休克的早期表现。观察子宫的复旧情况,做好输血前准备,及时建立静脉通路,给予液体或成份血输入,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做好抢救准备。

3.2.2 心理护理 产妇产后大出血时,医护人员需做到紧张有序,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同时主动安慰和关心患者,增加产妇的安全感;教会产妇放松的方法,减轻其焦虑、恐惧等情绪,鼓励产妇说出内心感受,保持情绪稳定;出血停止后,帮助产妇纠正贫血,增加体力,鼓励其进食牛奶、鸡蛋、瘦肉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促进身体康复。

3.2.3 针对病因护理 配合医生针对产后出血的病因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给予按摩子宫底、肌内注射缩宫素、宫腔填塞等止血方法。并积极做好手术准备。宫缩乏力者给予子宫按摩,使用缩宫素、麦角新碱及前列腺素制剂等药物促进子宫收缩;给予宫腔填塞等止血治疗;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应给予明胶海绵或纱布压迫止血,并给予人工剥离或胎盘钳刮术;软产道撕裂者行缝合止血治疗;凝血功能障碍者应给予输新鲜血、冰冻血浆等治疗,补充凝血因子,促进凝血。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髂内动脉栓塞术等治疗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以上措施仍不能有效止血,应考虑行子宫次全切或子宫全切术治疗[5]。

3.2.4 健康指导 正确指导并协助产妇实施早期母乳喂养,刺激宫缩,减少出血。指导产妇自行子宫按摩,注意检查宫缩状况及会阴伤口恢复情况,饮食中加强营养,及时纠正贫血和补充血容量。

该研究发现,给予有效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控制产后出血,挽救患者生命,治愈率达100%。

综上,产后出血可由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等多种原因引起,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出血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可做出初步判断,给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控制出血,抢救患者生命,提高治愈率。

[1]王静娴.产后出血的防治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07,2(2):44-45.

[2]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4.

[3]胡敬华.产后出血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2,2(7):117-118.

[4]吴晓华.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12(8):124-125.

[5]王文丽.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62-63.

猜你喜欢
娩出宫素宫腔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屈螺酮炔雌醇片用于人工流产术后预防宫腔粘连155例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新式剖宫产术中胎头娩出困难42例的原因及处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