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在小儿病毒性疾病治疗中应用现状分析

2012-01-24 14:43陈泽金杜雪梅赵兰虹
中外医疗 2012年24期
关键词:性疾病病毒感染病毒性

陈泽金 杜雪梅 王 芬 赵 波 赵兰虹 宦 鹏

九○三医院儿科,四川江油 621700

为了解该院病毒感染性疾病治疗中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指针,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减少滥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应用,进一步指导、规范该院儿科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用药,随机抽查了该院儿科近3年住院诊断为病毒性感染的患儿600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233 例、轮状病毒性肠炎110 例、手足口病90 例、疱疹性口腔炎80 例、幼儿急疹57 例、水痘30 例共计600 例,其中男365 例,女235 例。 新生儿38 例,年龄1 个月~1 岁210 人,1~3 岁252 例,3~5 岁100 例。所有病例皆有相关疾病的典型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有病毒学检查证据。

1.2 病历资料

110 例未用抗菌药物,该组生化和三大常规基本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用药情况:给予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和(或)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口服或静滴、维生素、益生素口服治疗。490 例应用抗菌药物,其中36 例生化和三大常规基本正常,无并发症及合并症;有1~4 种并发症者276 例,其中并发病毒性脑炎11 例,白细胞过高或过低127 例,心肌酶升高64 例,下呼吸道感染63人,免疫功能球蛋白下降15 例,IgA、IgG、IgM 同时下降3 例,2 项下降7 例,仅其中1 项下降5 例;病原学检查提示合并细菌感染178 例。用药情况:除上述治疗外加用了1 种或2 种抗菌药物(为β 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1.3 资料分析

600 例住院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中有490 例 (81.67%)的患儿应用了抗菌药物,其中276 例有并发症(多脏器功能障碍),178 例病原学检查提示合并细菌感染,36 例为单纯病毒感染(无并发症及合并症)。

2 结果

该院儿科病毒性感染疾病住院患儿应用抗菌药物比例约81.67%。 抗菌药物应用主要因为以下原因:①病毒性感染导致多(2 个以上)脏器损害(46%);②病毒感染有合并细菌感染证据(29.67%);③单纯病毒感染应用者占6%。

3 讨论

据了解, 国内部分基层医院甚至个别三级甲等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达90%以上,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近100%[1]。 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指导原则》[2]病毒性感染被立为“避免使用情况”,该文确诊为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有部分(29.67%)有细菌感染证据,为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提示在儿科住院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部分有明确的抗菌药物应用指针。 但该院儿科病毒性感染疾病应用抗菌药物81.67%较我国住院患者抗菌药物药物使用的中位数79 %[3]的要求仍偏高,其中仍有约6%既无合并症又无并发症患儿在临床应用抗菌药物。 国外有报道称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发生率达5%~39%[1],儿童时期处于不断的生长发育中,脏器的机能还不完善,对药物的耐受性极差,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率更大,有研究表明新生儿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是早期喘息的独立危险因素, 因此能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直接影响儿童的未来[4]。 由于人们对抗菌药物类药物的过分依赖和滥用, 耐药菌迅猛发展。 其耐药菌已成为与耐多药结核菌、艾滋病病毒相并列的,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三大病原微生物之一[5]。 据报道目前药物不良反应是导致住院病人死亡,是继心脏病、癌症、中风之后排在第四位的死因。

该研究提示病毒感染性疾病较多(46%)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免疫系统损害),该院儿科选用了抗病毒治疗并联用抗菌药物,这部分病例属病毒性感染疾病重型病例。 其需要遵循的原则需要在将来的基层研究及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

该研究显示抗菌药物应用比例高, 调查整理出以下几点相关原因:①与医生对疾病本质认识不够、临床经验不足有关;②与家属的过分干预医疗行为特别是对低年资医生医疗行为的影响有关,一部分家长主动要求应用抗菌药物,片面觉得患儿生病就得用抗菌药物抗炎。 ③习惯性用药,有些医生抵不住该科室或周围同行们大处方的攻势,随大流用药,造成药物滥用。 ④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从医生角度来说,需加强业务技能学习和医德医风建设;从行政管理部门来说,需加大对儿科医生的投入,目前我国基层医院儿科医疗环境差,专业风险高,我国计划生育的国情无形中施与儿科医生极大的压力。

针对以上几点,该院儿科还需要继续加强对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力度,提高疾病的病原学检测比例。 同时针对我国国情呼吁适当提高儿科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费,适当给予政策补贴,缩小其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巨大差距; 加大对基层儿科基础设施及技术培训的投入,提高国民素质,减少家属对医疗行为的过多干预,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抗菌药物滥用。 使医患关系走向互信的健康轨道,让我国儿童更加健康地成长。

[1] 刘作义,程茜.儿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7):499-5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有关问题的通知.北京:卫生部,2004:10.

[3] 王芸,孙雪宁,王芸,李天宇.我国儿童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及改革对策研究[J].齐鲁药事,2009,28(16):370-373.

[4] 王芸,顾觉奋.我国儿童抗菌药物滥用现状概述[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3):307-309.

[5] 李月芹.基层儿科上呼吸道感染461 例抗菌药物应用状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133.

猜你喜欢
性疾病病毒感染病毒性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防跌倒,警惕认知障碍性疾病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2030消除病毒性肝炎:未来10年该怎么做?
猪常见呕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和预防措施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如何防治子猪病毒性腹泻
鼻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