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厚度的超声测量在急慢性胆囊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2012-01-24 02:57
中外医疗 2012年18期
关键词:坏疽粘膜声带

王 鹏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超声科,山东潍坊 261041

1 临床资料

本文660例为我院2006年5月~2011年4月间的住院患者,男195例,女465例,年龄12~97岁,平均48.9岁。全部病例在手术前长跪空腹进行超声检查,测量胆囊壁厚度、胆囊内透声及胆囊周围积液情况,阳性所见打印记录。全部病例均记录术中及术后病例检查中胆囊的大小、胆囊壁的厚度、胆囊内有无结石,息肉样病变、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囊粘膜局部缺血、出血及坏死、局部或弥慢性坏疽等,将胆囊厚度>3mm作为胆囊壁增厚,并观察胆囊壁缺血及出血坏死再急慢性胆囊炎中的发生率。

2 结果

本组中术后病例诊断为急性胆囊炎27例,其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1例,急性化脓性胆囊炎6例,合并胆囊结石23例,占 86.2%;慢性胆囊炎 633例,其中合并胆结石 573例,占90.5%;合并胆囊息肉样病变57例,占9.0%。

急慢性胆囊炎中薄壁和厚壁的发生率经过统计学检验,发生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厚明显大于慢性胆囊炎,两者有明显差异。胆囊壁局灶性粘膜缺血、出血和坏死在急慢性胆囊炎中所占比例经统计学检验可见急性胆囊炎中明显高于慢性胆囊炎,两者有明显差异。

3 讨论

3.1 胆囊壁厚度在急性胆囊炎中的诊断意义

正常胆囊粘膜表面是形成清晰强回声带的基础。在声像图上正常胆囊壁厚度达3≤mm,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增厚着达45%~100%,大多为5~7mm,最后的达17~20mm。本文中27例急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者占92.5%(25/27例)。胆囊壁弥慢性增厚是由于囊壁各层组织发生炎性改变所致,尤以浆膜下层疏松结蒂组织为重,在增壁的同时伴有囊壁内透声带或无回声带为急性胆囊炎的特征。本文中有23例,占85.1%。当急性胆囊炎发展至胆囊坏疽时,胆囊外壁与肝脏之间及胆囊壁内缘与胆汁邻界的正常回声带减弱或模糊,胆囊内充满弥漫性中等粗大回声,无明显分层及重力下沉现象,胆囊周围出现低回声带或透声环。这些超声症象结合胆囊壁厚对急性胆囊炎具有重要诊断意义。对炎症较轻病例,胆囊壁可以不增厚。正常胆囊收缩时、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腺肌症、蛋白减低、心肾功能衰竭、肝炎及慢性骨髓瘤等也可出现胆囊壁增厚,但通常不如急性胆囊炎明显。虽然目前超声对急性胆囊炎尚无特征性诊断标准,但胆囊壁增厚结合囊壁内出现透声带或无回声带,囊内充满弥漫性中等粗大回声时,结合临床可以提示急性胆囊炎的超声诊断。

3.2 胆囊壁厚度在慢性胆囊炎中的诊断意义

慢性胆囊炎所致胆囊壁增厚及毛糙并无特异性,胆囊壁增厚、模糊的原因有:细菌性炎症、其他脏器病变的并发症、全身疾病的胆囊表现或机械刺激等,而结石性胆囊炎则是结石机械刺激所致。胆囊体积缩小对胆囊壁厚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导致慢性胆囊炎胆囊壁增厚的主要原因不是胆囊体积的缩小,而是胆囊壁纤维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慢性胆囊炎声像图的主要表现为胆囊壁增厚,但阳性率低,无特征。本文术后病理证实的633例慢性胆囊炎中,胆囊壁增厚者138例,仅占21.8%。因此认为慢性胆囊炎的超声诊断不能仅依靠胆囊壁厚度的超声测量,应结合临床。在合并有胆囊结石和胆囊息肉的情况下超声检查胆囊壁毛糙,即使胆囊壁厚度<3也应提示合并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本文资料还表明,胆囊壁粘膜出血坏死在急慢性胆囊炎中分别占85.2%和6.9%,二者有明显差异。说明胆囊壁粘膜出血坏死可以作为胆囊炎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猜你喜欢
坏疽粘膜声带
声带也会长“茧”?
延续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溃疡及坏疽合并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声带息肉症状表现
长颈鹿为何是哑巴
坏疽性脓皮病误诊为带状疱疹1例
基于严重烧伤抗休克时胃肠粘膜内缺血的研究
经声带浅固有层切除手术治疗声带白斑的观察研究
坏疽性脓皮病一例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手术治疗阴道松弛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