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地区长6油藏储层特征研究

2012-01-25 07:15李添渊
关键词:成岩横山渗透率

高 岭,李添渊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 横山采油厂,陕西 横山 719100)

横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东部,构造相对平缓,长6油层是该区含油面积最大的油层,近年来由于储层特征研究的不够深入,制约了油田的进一步开发和稳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开展了储层特征研究,主要说明研究区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及成岩作用等的控制因素。

1 岩石成分特征

横山地区长6储层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根据油区岩石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储层岩石中碎屑部分的含量为89%,填隙物含量平均为11%,面孔率在4%左右。碎屑部分中,长石占30~60%,石英占30~60%,岩屑及云母占10~20%,岩屑以喷出岩屑为主。粘土矿物以绿泥石为主,充填于孔隙当中,胶结物为绿泥石膜、再生石英、次生方解石及其它组分,属孔隙~薄膜式胶结类型(见图1、图2电镜扫描图片)。

2 储层物性特征

2.1 孔隙度特征

长6储层孔隙度变化区间在2~15.5%,平均为11.21%,属低孔储层类型,小于8%的储层一般为不含油含钙质致密砂岩,属非储层范畴。通过孔隙度直方图分析(图3),表现为多峰状分布,说明储层内部受孔隙微观非均质性影响,造成储层孔隙度的非正态分布。

图1 D6-8井1038 m,孔隙中充填绿泥石,方解石胶结×500

图2 D6-8井1038 m,孔隙中充填绿泥石,方解石胶结×300

图3 横山油区长61段储层孔隙度直方图

2.2 渗透率特征

长6储层渗透率分布于0.1~4.68×10-3μm2区间,平均渗透率为0.81×10-3μm2,属特低渗储层范畴,小于0.1×10-3μm2一般为非储层或差储层。渗透率直方图上表现为多峰状(见图4),表明同样受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影响。由于渗透率非常低,造成流体在储层中流动困难,势必要通过压裂投产改善储层渗透能力,提高生产井产液量。

图4 横山油区长61段储层渗透率直方图

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横山地区长6油层组的储层有可见粒间孔(图5)、粒间溶孔(图6)、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晶间微孔等几种孔隙,其中又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其中粒间孔及粒内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粒间孔占90%,大约有60%的粒间孔被次生方解石和绿泥石以及石英次生加大等充填,使很多孔隙不发育。孔隙类型中以原生(残余)粒间孔为主,占总孔隙的58.4%,但次生孔隙也较发育,占总孔隙的41.6%,次生孔主要以溶蚀孔隙为主。

4 储层成岩作用

横山地区砂岩储集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和溶蚀作用,其次有胶结作用等。

图5 粒间余孔,其中见叶片状绿泥石垂直粒表生长,呈薄膜结构,横探 11,724.94 m,长6。

图6 粒间溶蚀孔,孔径45 μm。横探14,781.01 m。

4.1 压实作用

机械压实作用普遍较强烈,原生孔隙急剧减少,喉道变小。强烈的压实作用使碎屑颗粒之间呈点~线接触,碎屑颗粒紧密靠拢,呈半定向排列。

4.2 溶蚀作用

溶蚀作用在本区表现较强,形成了该区主要的孔隙类型。依次为粒间溶孔、粒间余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晶间微孔。

可能在自生石英、钠长石加大边形成以后这个阶段发生溶蚀。粒间溶孔主要是沸浊石溶蚀而成;粒内溶孔为经压实作用后未完全充填的原生孔隙;粒内溶孔出现在长石、榍石、泥岩岩屑内;铸模孔为部分粒间溶孔进一步溶蚀,由长石、泥岩岩屑或榍石完全溶蚀而成;晶间微孔多出现在绿泥石晶间。

泥质岩中的有机质在烃化脱羧基时放出CO2,使地下水呈酸性,当其渗流到储集层中时,对碎屑颗粒进行选择性溶蚀。溶蚀作用在本区比较强烈,形成了该区主要的孔隙类型,依次为粒间溶孔、粒间余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晶间微孔。

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伊利石与蒙脱石之间层比--I/S其值为10,均≤15,表明其成岩演化阶段比较深,已达到晚成岩B期(表1)。

表1 长6储层粘土矿物X衍射分析成果表

5 结论

①横山地区长6储层为一套陆源碎屑沉积物,储层主要为长石砂岩。

②长6储层孔隙度变化区间在2~15.5%,小于8%的储层一般为不含油含钙质致密砂岩,属非储层范畴,通过计算平均孔隙度为11.21%,属低孔储层类型。

③横山地区长6油层组的储层有可见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和晶间微孔等几种孔隙,其中又以次生粒间溶孔为主。其中粒间孔及粒内溶孔是主要的储集空间,粒间孔占90%。孔隙类型中以原生(残余)粒间孔为主,占总孔隙的58.4%,但次生孔隙也较发育,占总孔隙的41.6%,次生孔主要以溶蚀孔隙为主。

④横山地区砂岩储集层在埋藏成岩过程中发生的成岩作用主要为压实和溶蚀作用,其次有胶结作用等。

[1]李书恒,李亮.鄂尔多斯盆地志靖地区长6段油藏特征与勘探潜力分析[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1):30-32.

[2]赵靖舟,武富礼.陕北斜坡东部三叠系油气富集规律研究[J].石油学报,2006,27(5):24-27.

[3]李斌,朱永铭.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集层成岩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4):292-295.

[4]王允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成岩横山渗透率
鄂尔多斯盆地坪北地区长6段储层主控成岩作用类型及平面分布
情暖横山
致密砂岩储层成岩相及孔隙演化过程
——以川中北部地区沙二1亚段为例
大观的艺术 艺术的大观——小记横空出世的横山大观
川西拗陷中侏罗统沙溪庙组致密砂岩成岩相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控制方法
红楼遗梦在常州
预计明年智能网联新车渗透率达51.6%
纸尿裤市场每年1000亿却只开发了四成
2016年中东和北非IPTV超有线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