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2012-01-25 03:54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药用真菌分类

王 典 赵 雪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2101)

菌物药物的研究进展

王 典 赵 雪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 长春 132101)

菌物是一种低等的真核生物系群,包含真菌、黏菌、卵菌三大类别。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用菌物的医疗价值研究不断深入,而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提高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药用真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菌物;药物;中药;发展

菌物药物是中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药药典里就记载有12807种,并分为植物药(11146种,占80%以上)、常用大宗植物药(320种)。菌物没有单独列一项记载,但是归属到植物药范畴。但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药用菌物的医疗价值研究不断深入,而且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对提高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所以在近一个时期,“菌物药”的概念不断出现在科学家的研究中和媒体上,药用真菌产业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

1 菌物药物的概念研究

所谓菌物是一种低等的真核生物系群,包含真菌、黏菌、卵菌三大类别。菌物具有真正的细胞壁和细胞核,没有叶绿素和其他的光和色素,大家熟悉的蘑菇就是大型菌物的一种,营养体是丝状的而且具有分支结构,其株体的细胞壁成分有几丁质或纤维素两种。产生孢子,可以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生物群[1]。

菌物和植物有着根本性的差别,菌物没有叶绿素,植物有叶绿素;菌物是异养方式,不进行光合作用,摄取它们体外周围的有机物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满足生长需要,属于自养方式。菌物的细胞壁中含有甲壳质,而植物细胞壁中含有的是纤维素。所以说菌物既不能归类与植物,也不能归类于动物,它们是一种独立的类别,与动物界和植物界共同组成地球上的生物群体。

2 菌物药物的实践研究

2.1 菌物药物的历史回顾

我国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早利用菌物作为食物及药物的国家,其历史发展自仰韶文化就已经开始,考古发现的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菌物的生长繁殖和利用已历数千年,直到今天依然作为药物之用的茯苓、冬虫夏草、雷丸、蜂花、灵芝等,都是历史悠久的菌物。被分别记载在《礼记》、《淮南子》、《史记》、《神农本草论》等古代药学书籍中,其种类繁多,品种多样,我国有记载的药用真菌达450余种之多,其中药、食兼用的菌物有250余种。菌物的细胞微小,较之动植物药物的观察更具困难。同时在药物研究历史中,对真菌的研究不多,人们对其了解也不全面,因此在应用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历史上,人们习惯把真菌的大型子实体、菌核等入药,使菌物研究和药物研究人为地出现了脱节现象。并且限于各种因素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菌物药物研究缺乏科学的数据支持,这成为菌物转变为药物的一个障碍,影响了医药企业的申报和生产。

2.2 菌物分类

真菌的分类从1729年开始,几百年间,各国科学家不断进行着科学的探索和研究,菌物药物的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菌物的分类困难重重,已有的分类系统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系统化,所以可以把菌物药物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比较形态学的真菌分类,Micheli在1729年的《植物新属》中首次提出真菌分属检索表。到1735年提出了齿菌属、笼头菌属、鬼笔属等。一直到1832年《真菌系统》出版。这一时期的研究是以比较形态学为基础,没有建立进化概念视野下的分类系统,仅靠菌物的形态鉴定种和属[2]。

近代实验生物学的菌物分类。这一时期是从1962年开始到1978年,植物病理学创始人及真菌分类奠基人德巴利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黑粉菌》、《真菌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地衣》等,这几部著作,成为后人研究菌物的分类基础学。到了近代,也就是从1845年开始到1920年之间,意大利学者P.A.Saccardo用拉丁文编写了《真菌汇编》26卷,这一宏篇巨著,为菌物学研究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3]。

现代真菌分类时期,这一时期可以进一步分为2个阶段,首先是20世纪初至60年代,第二时期是20世纪的70年代以后。这时,学界已经把真菌类作为形态学和生物学进行了研究,应用了生物显微镜等工具,但是这一时期的藻状菌纲比较混乱,分类变动主要在这一时期形成。中国真菌学者邓淑群、戴芳澜等为这一时期的学界代表。实验生物学开始了对菌物的系统分类,这时电子显微镜的出现和应用,使菌物学的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2.3 菌物药物与中药的关系

真菌曾经长期受主观上及生命科学发展水平的制约,长期以来属于传统的真菌类中药不多,大约50余种,其与中医药的关系包括三方面,即菌类药物的发展历史漫长;关系密切;用途广泛。真菌类药物的涉及面很广,其药物产品可以内服、外用,具有抗菌、杀虫、消炎、止痛、止血、安神、抗肿瘤及病毒等多种功能。应用在儿科、妇科、老年病的治疗中,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病症,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一种药物具有几种药效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药学领域主要由真菌药物和药用真菌两种形式。真菌药物是在菌物进行发酵等工艺处置后,变为药物应用于临床的物质。如神曲、红曲。固体培养的有喉头片,蜜环片等,固体发酵的药物有槐耳菌质、槐耳颗粒等[4]。

2.4 菌物药物与生药学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中药大国,在医药学中,生药是指天然的,没有经过加工或者只需简单加工的动植物及矿物药材。所谓生药就是生货原药的意思。菌物与生药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像银耳、灵芝、海藻、茯苓等等,都属于生药范畴。药用真菌如灵芝、茯苓,作为药物的应用历史多达2000年以上,主要以野生和人工培养为主要来源。

2.5 菌物药的菌质研发以及菌质发酵

选定有一定药效的药用真菌作为发酵菌种,再选用中药材作为药性基质,加之农副产品共同组成一个发酵集团,其特定条件下发酵产生的药性菌质,就是制药的过程和原理。发酵过程中,采用的中药材,其作用是利用其活性成分,作为药性基质,为真菌生长和繁殖提供所需营养,同时又在酶的作用下产生具有新性能的物质,所以说具有双向性。其产生的药性菌质,可能比真菌及基质更具有强大的药效。表现在增效、扩用、解毒几方面。

2.6 菌物药物的展望

中国是传统医药大国,中药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其研究和应用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我国药用真菌菌物转化研究理论上与应用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药用真菌菌物转化普遍引种自然,菌物的中,应用现代遗传育种研究成果,培育新品种,其前景广阔。在食药同源的菌物转化,将成为新型保健品而备受青睐。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形多样、地貌复杂,植物种类繁多,其中菌类植物也不乏其数,用途的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1]游建军.我国药用真菌开发利用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食用菌,2009,28(4):3-5.

[2]庄毅.中国药用真菌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食用菌,2005,24(5):3-5.

[3]龚发.药用真菌潜力大[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3(4):31.

[4]庄毅.中国药用真菌概况[J].中国食用菌,2001,20(2):3-6.

R28

A

1671-8194(2012)07-0072-02

猜你喜欢
药用真菌分类
LC-MS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药用矿物及其在河北省分布概况
分类算一算
高等大型真菌与人类
吐液含清逭暑宜 莲在清宫中的食用和药用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
番红花的药用历史与现代研究
真菌病害怎样正确选择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