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中药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

2012-01-25 14:47张百明赵致臻陈琳熹张建民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张掖734000张掖市药品检验所甘肃张掖734000
中国药房 2012年23期
关键词:张掖市益母草半夏

张百明,赵致臻,陈琳熹,张建民(1.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张掖 734000;.张掖市药品检验所,甘肃张掖 734000)

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中药资源评析与开发建议

张百明1*,赵致臻1#,陈琳熹2,张建民2(1.张掖市人民医院,甘肃张掖 734000;2.张掖市药品检验所,甘肃张掖 734000)

目的:为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中药资源实现规模化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中药资源状况进行调查,找出所蕴含的经济价值,提出保护性开发的建议。结果:应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作用,实现中药材人工种植(养殖)的规模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经营集约化。结论:政府机构应探索中药材人工种植(养殖)的策略,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产业管理,才能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人工种植(养殖);中药;资源;分析;评价;建议

2011年,张掖市药品检验所抽调部分业务人员组成调查组对张掖市民乐县、山丹县、高台县、临泽县、甘州区、肃南县共计20个乡镇的40多个村、5个种植(养殖)基地、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3家中药材收购企业,通过走访种植大户、加工企业、收购企业,与基层农民、企业和乡镇领导进行广泛座谈交流,了解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中药材的基本情况,现报道如下。

1 中药材种植(养殖)现状和品种鉴定

2011年,张掖市人工种植(养殖)的中药材主要有甘肃马鹿、板蓝根、甘草、小茴香、红花、益母草、半夏、芥子、紫苏、黄芪、柴胡、地黄、党参、甜叶菊、孜然、牛膝、蓖麻子等。

其品种鉴定如下:(1)养殖的鹿鉴定为鹿科动物甘肃马鹿Cexvas elaphuskansuensis[1],俗称祁连山马鹿、白臀鹿、青鹿;(2)种植的板蓝根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Fort.;(3)种植的甘草鉴定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Fisch.和光果甘草G.glabraL.2种;(4)小茴香鉴定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Mill.;(5)红花鉴定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L.;(6)益母草鉴定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Houtt.;(7)半夏鉴定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e(Thunb.);(8)芥子鉴定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Brassica junceaL.;(9)紫苏鉴定为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10)黄芪鉴定为豆科植物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

2 资源分析与评价

2.1 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经济效益

2.1.1 甘肃马鹿是马鹿的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乎遮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大型鹿类,体长180cm左右,肩高110~130cm,成年雄性体重约200kg,雌性约150kg。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叉,茸角的第2叉紧靠于眉叉。毛很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故有“赤鹿”之称。鹿的药用部位有角、角胶、角霜、茸、骨、骨髓、阴茎和睾丸、肉、头(胶)等。鹿茸是鹿的主要产品,是名贵中药,在改善机体代谢机能、提高机体活力、抗疲劳、抗衰老等方面功效显著。经对肃南鹿场马鹿养殖效益调查,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一头马鹿年养殖成本为911.51元。每头鹿平均每年可收入3742.78元,扣除年养殖成本后,每头鹿可获纯收益2833.33元。养殖周期按15年计算,每头鹿成本按7200元核定,养殖一头马鹿2.54年即可收回成本。在养殖周期内每头鹿可获纯收益35303.39元,经济效益显著。全市共养殖甘肃马鹿1400头,在养殖周期内的生产总值为4942.474万元,每年的生产总值为329.498万元。

2.1.2 板蓝根的产地多但存货少,药材流通较快,统货成交价为7~12元。板蓝根每年春天种植,每亩需种子2kg,种子8~10元/kg,生长期1年,亩产板蓝根干品500kg,每亩收益2100~6000元。由于投入少、收益高,板蓝根被农民首选种植,2012年种植面积预计将扩大很多。全市共种植板蓝根6万亩,按每亩纯利润3000元计算,一年生产总值1.8亿元。

2.1.3 甘草为大宗最常用中药材,且大量出口。目前野生资源已很贫乏,且开挖野生资源对植被的破坏较大。甘草不仅药用,并且被大量作为食品添加剂和化工染料应用。甘草为2年生植物,目前的市场价格为13元/kg,每亩收入2400~4000元,平均每年每亩收入1200~2000元。每亩投资:种子款186元,肥料款(底肥+追肥)150元,农药10元,耕地款50元(2次),用工60元,合计450元。每亩纯利润1950~3550元。甘草的地上部分也含有较高的甘草酸,如果能开发提取,整个甘草的综合经济效益将会更高。经调查,张掖市种植甘草1.2万亩,生长期均为2年,平均亩产800kg,按每亩纯利润1950~3550元计算,年生产总值为2340~4260万元,按1年计算,生产总值为1170~2130万元。

2.1.4 小茴香又名“怀香”,双子叶植物纲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作1、2年生栽培。全株具有强烈芳香气,表面有白粉;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夏季开黄色花,复伞形花序;果椭圆形,黄绿色。性喜温暖,适于砂壤土生长;忌在黏土及过湿之地栽种;春、秋季均可播种或春季分株繁殖;原产地中海地区,我国各地普遍栽培。其嫩茎、叶可作蔬菜;果实可作香料,也可入药,性温,味辛,功能为温肝肾、散塞结,主治脘腹胀满、寒疝腹痛等证。张掖市各地均有栽培,但未形成规模,在建立加工外销体系的基础上开发小茴香具有较大前景。小茴香平均单产达100kg/亩,按15元/kg计算,效益达1500元。全市共种植小茴香130亩,按每亩纯利润1500元计算,1年生产总值为19.5万元。

2.1.5 红花多为套种,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对土壤和水分要求不高,平均每亩可收10kg,市场价为100元/kg,每亩可获得1000元的收入。全市共种植红花1400亩,按每亩纯利润1000元计算,1年生产总值为140万元。

2.1.6 益母草,别名“九塔花”、“山野麻”、“红花艾”、“茺蔚”、“益明”等,为唇形科益母草属2年生(也有1年生)草本植物,株高75~110cm,花期6~9个月,果期9~10个月,原生长在路边、荒地、河岸边等。益母草全草可入药。在整植株2/3的花蕾开花时,割收地上部分,立即洗净,晒干或烘干,全干后打捆。益母草种子称“茺蔚子”,亦作药用,在田间初步脱粒后,运回室内放置5d左右,晒干翻打脱粒,除净杂质,晒干。种植益母草,可亩产干药草260kg,以收购价4元/kg计算,亩产值1040元;茺蔚子60kg,以收购价20元/kg计算,亩产值1200元,每亩共收入2240元。益母草多种于荒地,多种植益母草可有效改善环境。张掖市共种植益母草0.3亩,属于试种。

2.1.7 半夏是近几年提倡种植的品种之一,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块茎入药。因其在夏季之半采收,故此得名。半夏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消结的功效,是常用中药之一。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中药制药工业的发展,半夏出口和国内需求由3000~4000吨增加到5000~6000吨。近年由于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加快,半夏的年需量成倍增长。据业内人士统计,2010年半夏种植品加上野生采集品总量,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60%,供求缺口在40%左右。因此,半夏的市场紧缺状况在短期内难有缓解。鉴于半夏有喜遮阴、畏强光、喜凉爽、忌高温的生长习性,在人工栽培中多把半夏和玉米、小麦、芝麻等作物间作,或在果园、果林、苗圃下间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既能充分利用林地和农田,又保证了半夏的生长环境,经济效益也可观。半夏一般亩产鲜块茎600~800kg,折干率25%~30%,可折干品150~200kg/亩,按收购价40元/kg计算,半夏的亩效益是7500~8000元。加上小麦、玉米、芝麻的亩效益(林果地的亩效益暂不计)600~700元,总效益应计在8000~11000元/亩。夏播秋季作物如夏玉米、夏花生、大白菜不再另计效益,单就上述亩效益对农民来说,可谓可观。因此,我们提倡农田、林间尤其是退耕还林土地间作半夏,可大大提高农田当年和近年经济效益。张掖市共种半夏0.2亩,属于试种。

2.1.8 芥子,1年生或2年生草本植物。高30~100cm,直立,多分枝,幼枝被微毛,老枝光滑,有时微被白粉;基生叶大,呈琴状分裂,先端裂片特别长、大,两侧裂片甚小;茎上的叶不分裂,呈披针形至线形。总状花序多数,成圆锥状;花萼4,绿色;花瓣4,略向外展,呈十字形,鲜黄色;雄蕊6,4强;子房长圆形;长角果光滑无毛,无明显的喙;花期4~6月;果期5~8月。据调查,平均亩产40kg,按收购价10.50元/kg计算,每亩年均收入420元。张掖市共种芥子0.2亩,属于试种。

2.1.9 紫苏浑身都是宝,子、叶和梗可以药用,也可以榨紫苏油,嫩叶还可用作佐料、配菜,而且经过腌制、深加工后,经济效益更是不可小视。据调查,紫苏亩产种子150~200kg,目前价格是15元/kg;叶和梗亩产300~350kg,价格为3元/kg。每亩收入达3150~4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张掖市共种紫苏0.1亩,属于试种。

2.1.10 黄芪播种后1~4年内,秋季从落叶到霜降或春季解冻后萌芽前均可采挖,但以2~4年生质量为好。一般种植1年产量可达250~500kg,2年以上每年增加20%~40%,且自第2年开始还可打种子每亩20多千克。采挖时切下芦头,抖净泥土,晒至半干,再扎成小捆即可。种子价格为100元/kg,每亩用种子3kg,计300元,肥料、人工、水费总投入计400元;亩产(1年生)按250~500kg计算,每亩平均收入1500~3000元。张掖市种黄芪0.3亩,属于试种。

2.2 中药材种植(养殖)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考虑,中药材都是耐旱作物,根系发达,能够固土、涵养水分、减少水土流失、减轻干旱危害、改善生态环境。种植中药材还能促进农作物倒茬、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局部的农作物侵害、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这不仅可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也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3 中药材种植(养殖)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3.1 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作用

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出台各种有效政策,把中药产业作为后续支柱产业培育,加快全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民增收致富增加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开发中药新产品及种植新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引进竞争机制,激发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力,支持企业建设重点中药材种植基地;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从而使张掖市有关中药的一、二、三、四产业形成配套体系,综合协调发展,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3.2 注重产业配套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中药产业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核心是中药制药企业,基础是中药种植业,而建立《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GAP)认证标准又是中药材种植长足发展的关键。我们以药材市场及张掖市制药企业为依托,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范管理、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抓好重点、农民自愿以及企事业单位与农民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风险共担的基础上,利益联结,用5~10年时间,在张掖市逐步建立GA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为一体的现代中药产业,从而逐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经营集约化。

3.3 把开展GAP基地建设作为持续发展的长期工作来抓

积极开展道地和大宗中药材品种GAP研究示范、中药材野生驯化与抚育保护,以及种苗生产技术研究工作,为优质化、规范化中药材生产提供技术保障。鼓励多渠道投入,建立中药材种苗基地。结合地理气候条件,种植市场需求的中药材品种。

3.4 加强引导,积极探索,发展种植新模式

要进一步创新和发展中药材种植新模式。近年来,随着栽培面积扩大,栽培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张掖市较好的种植模式有山丹县的“半夏与杂交玉米间作”栽培模式,这种模式下,二者长势良好,并获得半夏与杂交玉米双丰收。

3.5 结合生态建设,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

发展中药材种植要坚持环保标准,可结合生态建设项目二作一些有益的探索,如退耕还林可种红花、益母草等。

3.6 多方筹措资金,促进中药材种植业快速发展

把小额扶贫信贷与中药材的种植业紧密结合起来,对愿意种植中药材又符合贷款条件的农民要优先贷款。建议每县选1个村作整体推进试验示范点,并为民间资本流向中药材种植业提供扶持和帮助。

3.7 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及中药材科研力量

现阶段张掖市制药企业资金力量薄弱,无力顾及基地建设和中药材种植的科研工作。但随着企业参与国际医药市场的竞争,中药制药企业建立自己的生产种植基地已是大势所趋。另外,张掖市的制药企业、农科所、药品检验所等相关单位应联合起来,共同承担有关中药材的科研任务,以加强张掖市药物研发力量。

3.8 加快中药材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

切实加强中药材栽培、养殖专业人才培养,并在培养与引进人才的同时,注意发挥现有人才(包括离退休专业人员)的作用[3]。中药材的种植在张掖市尚属起步阶段,人才匮乏,特别是懂药又懂种植的人才更难寻觅。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各方协力支持和开展中药材种植培训,让技术员和药农了解国家对GAP基地建设和认证的要求,提高农民生产种植水平。

3.9 建立更多的中药材行业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政府应引导并支持建立中药材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其自我服务、自我协调的职能以及在中药材种植业发展过程中联结市场、提供信息、指导种植的作用。

3.10 扶持中药材加工企业,提高加工增值能力

目前,张掖市虽有5家中药饮片加工企业,但规模较小,仅限于加工中药饮片,还缺乏规模较大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和中药材的深加工企业,中药材产业链没有得到很好延伸。因此,要大力扶持中药材加工的龙头企业,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支持现有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开发中药材提取等深加工项目,提高中药材利用价值。

3.11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张掖市中药产业发展

政府应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正确认识张掖市中药产业面临的现状、优势和今后的发展前景。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科学管理经验,推动张掖市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03.

[2] 冉懋雄.加快贵州中药农业发展,推进贵州中药现代化与中药产业建设[J].中国药房,2007,18(15):1121.

Source Analysis and Sugges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ed(Cultivated)TCM in Zhangye City

ZHANG Bai-ming,ZHAO Zhi-zhen
(Zhangye Municipal People’s Hospital,Gansu Zhangye 734000,China)
CHEN Lin-xi,ZHANG Jian-min
(Zhangye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Gansu Zhangye 734000,China)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intensive plant of planted(cultivated)TCM source in Zhangye city.METHODS:By investigating the situation of planted(cultivated)TCM source in Zhangye city,the economic value of it were found out and suggestions on protective exploitation were put forwards.RESULTS:Guided by the market,playing macro-control and management effect of government,regional scale,professional production,commoditise product and intensive operation process of TCM cultivation had been achieved.CONCLUSION:The government must explore the strategy for TCM cultivation and strengthen industry management by multiple mea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CM industry.

Planted(cultivated);TCM;Source;Analysis;Evaluation;Suggestion

#通讯作者:副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电话:0936-8293257。E-mail:zhaozhizhen1212@163.com

R281.4;R282

C

1001-0408(2012)23-2206-03

DOI10.6039/j.issn.1001-0408.2012.23.38

*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临床药学。E-mail:zbmzbmsch123@sohu.com

2011-12-19

2012-04-11)

猜你喜欢
张掖市益母草半夏
近年来张掖市甘州区植被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探讨
益母草中的1个新二萜苷
不同温度对半夏倒苗的影响
张掖市第四中学
半夏入药多炮制
HPLC法同时测定益母草中4种成分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
5种干燥方法对益母草质量的影响
半夏入药多炮制
米非司酮联合加味八珍益母草膏治疗宫内妊娠物残留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