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羊引进注意事项

2012-01-25 16:11唐秀芬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10期
关键词:种羊羊场公羊

唐秀芬

(甘肃省民勤县动物疫预防控制中心,民勤 733300)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肉羊饲养规模的扩大和杂交改良进程的加快,各地种羊的引进越来越频繁,但由于有些场户对引入羊品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适应性、两地草料供应差异情况、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和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缺乏了解,或由于引种季节选择不当,缺乏有关选择纯种方面的知识,种羊引进后的隔离和饲养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许多羊场引种失败,经济损失惨重。因此,为提高引种场户的经济效益,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选择种羊的引进尤为重要。

1 引种前准备

1.1 制定引种计划

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群更新计划,确定所需品种和数量,有选择性地购进能提高本地种羊某种性能、满足自身要求,购买与自己的羊群健康状况相同的优良个体。如果是加入核心群进行育种的,则应购买经过生产性能测定的种羊。新建种羊场应从所建羊场的生产规模、产品市场和羊场未来发展的方向等方面进行计划,确定所引进种羊的数量、品种和代别。根据引种计划,选择质量高、信誉好的大型种羊场引种。

1.2 确定公母比例、引种时节

要视资金、场地和引羊目的确定所引种羊的数量和性别比例。一般以引进生产中3代以内不出现近亲交配为原则。对于小尾寒羊来说,如本交,一般公母比例为1∶20~30。对于波尔山羊,因价格较高,资金不足的农户,可先引进一只纯种公波尔山羊,为下一代再配种时更换公羊。至于引种时间,一般春节前后,麦收期间不宜引羊,因此时大多数养羊户没时间售羊。盛夏月份不宜引羊,因此时天气炎热且多雨,长途运输对羊只损耗较大,恢复较慢。近距离可夜里运输。

1.3 引种地疫病流行情况调查

各地疫病流行情况和种羊的质量情况,必须从没有疫病流行地区,并经过详细了解的健康种羊场引进种羊。同时,了解该种羊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免疫情况。

1.4 了解该种羊场选育标准

公羊了解其生长速度(日增重)、饲料转化率(料重比)等指标,母羊要了解其繁殖性能(如产仔数、受胎率、初配月龄等)。种羊引种最好能结合种羊综合选择指数进行选种。

1.5 隔离舍准备

羊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有300 m以上距离,在种羊到场前的10 d(至少7 d)应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严格消毒,可选择质量好的消毒剂,复合酚消毒剂,进行多次严格消毒。

1.6 准备药物及医疗器械

引种途中常备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驱虫消毒的药物,以防意外,如安乃近、青霉素、强力消毒灵、30%~35%长效土霉素等;常用医疗器械有金属注射器、听诊器、温度计等。

1.7 带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要挑选养殖专业专科毕业的、或从事养殖专业多年,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人员。

2 种羊挑选

2.1 选健康羊

种羊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营养状况良好,发育正常,四肢结实、强健有力,体形外貌符合品种特征和本场自身要求,耳号清晰。种公羊要求活泼好动,睾丸发育匀称,包皮没有较多积液,成年公羊最好选择见到母羊能主动爬跨、性欲旺盛的种羊。母羊生殖器官要求发育正常,阴户不能过小和上翘,应选择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的个体,乳房发育良好、均匀,四肢要求有力且结构良好。

2.2 索要资料

要求供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及种羊免疫接种情况,并注明各种疫苗注射的日期。种公羊最好能提供后裔测定资料,并附种羊系谱。

2.3 检疫合格

种羊必须经本场兽医临床检查无羊癜疯、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传染疾病,并由兽医检疫部门出具检疫合格方上车。

3 种羊引进后的过渡管理

引进种羊后的管理也非常关键,种羊到达后,不要急于大喂大饮,可先给予优质易消化的饲草和少量多次的清洁饮水及适量的麸皮。由于草料的改变和环境的变化,易引起羊只的消化不良、口膜炎或眼的结膜炎而造成吃草困难或其他不良反应,应及早对症治疗。在羊只到达目的地1~2周基本适应后,全群注射1次疫苗,并驱虫1次。

3.1 隔离

新引进的种羊,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羊场生产区,因为这样做极可能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株引发相同疾病。

3.2 及时消毒

种羊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车辆、羊只及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羊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有损伤、及其他非正常情况的种羊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3.3 科学饮水

先给羊只提供饮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休息6~12 h后方可供给少量饲草,第2 d开始放牧,由近到远,逐渐加大放牧强度。种羊到场后的前2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补饲料中添加畜用电解多维,使种羊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3.4 加强补饲

由于长途运输,羊只体质很弱,每天放牧强度不应过大,因此,每天做好补料。每只每天补料量:青草1.5~2.5 kg、玉米粉100~150 g、麸皮50 g、食盐5 g。注意同时要给与充足的饮水。

3.5 检疫观察

种羊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20~30 d,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伪狂犬病(PR)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给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没有细菌和病毒感染,并监测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等抗体情况。

3.6 防疫注射

种羊到场1周开始,应按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后备种羊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防疫注射,如三联四防、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疫苗等。

3.7 全面驱虫

种羊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进行1次全面驱虫、可使用长效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等广谱驱虫剂按皮下注射进行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羊进行体表消毒,再转入生区投入正常生产。

[1]孟万明,闫振富,王学彬. 养种羊可别犯这几种错误[J]. 北方牧业,2005,(8):30.

[2]王丹妮,杨德智. 种羊引进注意事项[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5):26.

猜你喜欢
种羊羊场公羊
提高种公羊繁殖力的几项措施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种羊示范场
“放牧+补饲”春季种羊饲养有诀窍
提高种羊疫病防控措施的举措
种羊的兽医防疫方法
冰岛公羊育种要“看脸”
种羊场生存发展之路
羊场疫病防控体系创建思路及分析
探究规模羊场疫病综合防制措施
团结的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