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2-01-25 20:01杨金花蔡秀明赵原吴高贤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3期
关键词:绥阳林业局黑木耳

杨金花,蔡秀明,赵原,吴高贤

(牡丹江师范学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12)

1 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自“天保工程”实施以来,绥阳林业局紧紧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以高效立体开发林地资源为手段,以“富民强企”为己任,以打造“龙江森工黑木耳第一局”为目的,采取民办局助的措施,从局场两级逐步加大扶持力度,积极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绥阳林业局为把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与东宁县共同制定了发展方案,成立了黑木耳协会,建设了全国最大的黑木耳交易市场--绥阳黑木耳批发市场,双方联合成功举办了四届中国(东宁、绥阳)黑木耳节,扩大了绥阳黑木耳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绥阳黑木耳大市场目前已成为国内最大的黑木耳产品集散地。绥阳林业局在发展黑木耳产业中,不断强化技术支撑。进行技术引进和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生产科技含量。每年都以现场会的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外出参观学习和技术交流,适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指导,及时解决职工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仅2010年全局就举办食用菌培训班31期,培训人员2500人次,免费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组织外出参观学习500余人次,为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撑。黑木耳产业已由10年前的不足1000万袋发展到2011年的1.7亿袋,其中小孔木耳达1.36亿袋,占总量的80%。2011年全局黑木耳总产量可达680万kg,创产值4.13亿元,利润2.74亿元,仅此一项,实现全局人均8300元,占职工家庭总收入的52%。目前,绥阳局从事黑木耳及相关产业户数达6000余户,从业人员达1.3万人,占全局劳动力资源总数的71%。黑木耳产业切实成为了绥阳林业局的多种经营龙头产业、富民产业,且形成了工厂化生产,产品深加工,资源循环利用的良性发展轨道[1]。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2 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黑木耳菌种问题

黑龙江省蓬勃发展的黑木耳产业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菌种问题最突出、危害也最大、也最为普遍,绥阳林业局也存在这样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的区别性、均一性和稳定性不强;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泛滥,性状不清,品种混乱,严重影响了菌种选育者的热情和积极性;老化、退化和劣质菌种流入生产,造成栽培效果差,效益下降,影响黑木耳产业的持续发展[2]。菌种更新换代周期过长,不能满足黑木耳产业发展的需要。

2.2 科技力量较为薄弱,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先进适用技术覆盖到位率较低,标准化水平低

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生产,主要以手工作业、家庭作坊分散式生产为主,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水平低,技术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指导覆盖能力不足。林业局没有专业的食用菌技术站,在技术推广上,面对这样一个巨大的生产项目和一支庞大的栽培队伍,林业局多种经营局有些力不从心,一些新技术和新做法不能及时、有效地传播下去。常规栽培技术的推广延伸不够。现在栽培黑木耳的专业户直接接受培训的人数不足10%,绝大多数栽培户都是效仿左邻右舍的栽培方法,缺乏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指导,导致栽培户对关键技术掌握不熟,经常在一些生产关键环节上出现失误,造成操作不当而减产。例如有的黑木耳已经成熟,但栽培户以为等长大一些再采收产量会提高,从而错过了最佳采收期,造成流耳,损失较大。

2.3 黑木耳栽培原料紧缺

黑木耳生产的主要原料为阔叶木屑,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栽培原料已成为制约黑木耳发展的瓶颈,目前每袋木屑价格在30元左右,而且货源紧缺。

2.4 病虫害防治问题

在黑木耳生产中经常发生病虫害,一旦发生病虫害主要使用化学药物,但是防治效果并不好,而且造成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产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将来势必影响黑木耳产业的发展。

2.5 产品深加工水平低

目前黑木耳产品主要处于卖原料阶段,产品加工主要是黑木耳块等粗加工产品。

2.6 黑木耳采收后的废菌袋污染环境

随着代用料黑木耳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黑木耳采收后其菌袋由于处理不妥带来白色污染越来越严重,每年在道路两边、水沟内、山坡、荒地到处都是废弃的菌袋。

3 推动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加大科技投入,健全黑木耳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应加大科技投入,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研发菌种,引进黑木耳新品种,培育黑木耳优良品种,缩短黑木耳品种更新换代周期,来解决黑木耳品种退化现象。

研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黑木耳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积极引导耳农按标准化生产,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的产品,增加市场的竞争力,鼓励黑木耳相关企业参与生产,进行集黑木耳生产、采收、产品加工、包装、运输、销售于一条龙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以点带面,带动黑木耳标准化规模生产。推广普及黑木耳小孔单片栽培新模式,提高黑木耳质量和售价。

3.2 多途径解决黑木耳栽培原料紧缺问题

针对林区职工在发展黑木耳过程中遇到的原料短缺难题,绥阳林业局应该要求各林场所集中收拣原料、集中加工锯末,并按成本价销售给职工,有效降低了职工发展黑木耳的成本;进行黑木耳栽培新材料的开发,寻求阔叶木屑的替代品(如阔叶树的树叶、针叶树木屑、农作物秸秆等)进行黑木耳的生产,以解决当前原料紧缺的现状。

3.3 强化黑木耳病虫害防治措施

应以预防和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病虫害防治,限制或者禁止在黑木耳的栽培过程中滥用化学药品的现象,通过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手段,解决黑木耳病虫害的发生问题,提高了黑木耳的质量安全,最终达到提高黑木耳生产效益的目的。

3.4 给予黑木耳精深加工企业政策扶持,提高黑木耳产业的经济效益。

绥阳林业局应以黑木耳精深加工、销售为主企业作为重点扶持的龙头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森工系统建立科技型、大型黑木耳深加工企业,以公司加菌户的形式发展黑木耳产业,这样既能保证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又能保证产品的安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使黑木耳产业得到健康发展。

3.5 进行废弃菌袋循环再利用技术推广

绥阳局在强力推进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还应坚持把发展经济同维护生态、保护资源相结合,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打造循环经济。通过加强废弃菌袋回收解决白色污染,利用废菌糠再生产食用菌节约原料资源,利用菌糠生产机制炭、活性炭,推广生物质能源转化等方式,将黑木耳采收后的菌糠、菌袋塑料等废弃物加以利用,做到吃干榨净、变废为宝,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1] 绥阳黑木耳火爆大市场.中国报道黑龙江频道(刘利民罗长有记者李少军)http://www.chinareports.org.cn/hlj/Article/%C5%A9%BF%D1%C9%AD%B9% A4/201108/262758.html,2011-08-26.

[2] 马云桥,张介弛.黑龙江省黑木耳菌种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方园艺,2010(14):218-219.

猜你喜欢
绥阳林业局黑木耳
贵州绥阳张喜山祠 :石文化经典之作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会“变身”的黑木耳
曲玉管·绥阳采风(柳永体)
用乡情传递雪乡雪韵——记大海林林业局梦幻家园客栈总经理 刘文
德江黑木耳
超越想象的地下世界——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
绥阳双河洞
浅谈大杨树林业局森林防扑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黑木耳多糖对大豆蛋白乳化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