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某线路工程跨越河流防洪影响评价

2012-01-26 14:58李维维杨维斌
治淮 2012年4期
关键词:河势塔基行洪

李维维 查 亮 杨维斌

一、引言

某线路工程从淮南开关站向北出线,经官路沟村、绳边村、小花家岗,在前巷孜东侧沿芦张线老路径至张集变,线路设计跨越西淝河,跨越位置位于西淝河主要防洪河道内。为了维护堤防工程安全,保护河势稳定,利于河道行洪,保证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技术要求对其进行防洪影响评价。

防洪评价基本思路是:了解输电线路跨越河段内的河流演变规律,以及现有工程和防洪工程规划建设等情况,然后通过收集、分析跨越处西淝闸的长系列水文资料,从河势稳定、河道防洪、塔基壅水、塔台冲刷及工程管理方面进行防洪影响评价,最后得出影响评价结论。

二、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送电线路跨越西淝河处位于凤台县康庄附近,该段河道断面较宽,跨越西淝河下游洼地共16杆15档,线路总长6173m,一般档距400m左右。工程区属淮河冲积平原的中、下游区,受淮河洪水顶托倒灌作用,在河水漫滩后,水浅流缓,造成两岸泥沙大量沉积,逐年淤高,沿岸形成约2km宽的天然堤,向两岸腹地形成倒比降。漫滩高程在17.0~20.0m(黄海高程)之间。土层地质情况自上而下为:粉质粘土:层厚0.5~3.0m;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厚4.0~8.0m;粉质粘土:层厚大于3.0m。

2.河道基本情况

(1)流域及河道概况

西淝河是淮河左岸支流,发源于河南太康县马厂集,至凤台峡山口入淮,全长250km,流域面积 4750km2。1951年截源工程,流域面积减至3550km2。1976年茨淮新河开挖时,在利辛县境内的刘郢筑堵坝将西淝河上段截入茨淮新河,如今长72.41km,流域面积1621km2。流域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沿河地势低洼,下游形成天然湖泊花家湖。西淝河下游本干河道较为平缓,平均比降约为1/40000。西淝河左堤是淮北大堤的组成部分,堤防级别1级,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西淝河下游治理规划防洪标准:居住人口较多的圩口为20年一遇,其他圩口按10年一遇。除涝标准:自排5年一遇,抽排5年一遇。

输电线路于西淝闸上游约12.5km处跨越西淝河,拟建线路于跨越西淝河花家湖上段,左岸筑有防洪堤防封闭,右岸为岗地,西淝河左堤与右岸岗地之间平均距离约4400m,河底宽22~44m,底高程14.0~14.5m;左岸滩地宽度约2900m,其中常水位18.00m时湖面宽度1600~1800m,湖底高程最低16.6~16.8m,水深 1.2~1.4m,右岸滩地宽度约14 00m,临主河槽筑有圩堤,地面高程19.0~22.7m。西淝河港河口~西淝闸间20年一遇流量为892m3/s,2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为24.50m。

(2)河道演变

随着上游两次截源,流域面积的减小和下游建闸控制,西淝河水位变幅减小,尤其是建国初期大规模水利整治,对黄泛淤积严重的河道进行了全面疏浚,经多年运用,河道水沙量趋于平衡,河势总体趋于稳定。工程位置处河道顺直,基本不存在水流的弯曲顶冲作用,近期不会发生大的冲淤变迁,河床基本稳定。

西淝河下游流域范围内煤炭资源丰富,淮南煤电基地大部分位于西淝河下游及其支流范围内。流域内含煤地层可采煤层平均厚度约30m,其中主采煤层占70%左右。随着地下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采,采煤沉陷范围和程度将不断加大,对河流、堤防等防洪除涝工程产生较大影响。

3.防洪分析计算

利用西淝闸水位站自1951年至2010年共60年实测洪水资料,以及1995年阜阳水利规划设计院在《西淝河下段治理工程规划》中对西淝河的设计洪水分析、2009年安徽院在《西淝河下游治理规划》中的水文分析成果,对本河段河道进行实地查勘和测量,并进行了水文分析计算、塔台壅水分析计算和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西淝河20年一遇洪水时,塔基计算壅水高度为6.16×10-7m,减少行洪流量为 1.16 m3/s,占总流量比例为0.13%,最大冲刷深度0.20m。

三、防洪综合评价

1.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和影响评价

送电线路于老西淝闸上游约12.5km处跨越西淝河。根据西淝河下游治理规划,建设项目所在河段具体规划要求如下:西淝河左堤加固、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加固花家湖圩,对右岸塌陷影响范围区的小洲湾圩暂维持现状。主要工程内容为堤防加固,联圩并圩等。

该跨越工程主要涉水对象是西淝河河道及淝左堤、左岸朱大圩及右岸小洲湾圩,根据线路布置,建设项目与该河段水利规划不矛盾,不影响规划将来实施。

2.对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

由壅水分析计算成果,塔基前壅水高度和壅水曲线长度均很小,计算时已考虑杆塔大水时附挂漂浮物阻水,在20年一遇洪水时杆塔最大影响过水面积为16.8m2,占河道总过水面积的0.13%;减少行洪流量1.16m3/s,占行洪流量比例为0.13%,故阻水程度有限,对河道行洪安全几乎无影响。若考虑潘谢公路高路床在上游阻水,线路所在滩地断面基本不行洪,其影响更小。

3.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

根据河道演变分析结果,线路工程建成后,该段河道丰、枯水季节的来水、来沙量,以及大水时行洪流量都不会因工程建设发生明显变化,故建设项目对该河段总体河势无不利影响。

塔基阻水引起局部流速、流态改变,但这种变化仅局限于塔基周围一定范围,滩地其他区域和河槽处流速、流态无明显改变。根据上述冲刷与淤积分析计算结果,塔基处设计洪水一般冲刷为零,局部最大冲刷仅0.20m,故建设项目对局部河势影响也很小,不会改变该河段河势。

此外,参照防洪评价报告编制导则,对防汛抢险、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均无明显不利影响。

四、结语

线路跨河时杆塔位于西淝河左岸外滩地,高水位时形成阻水,但阻水面积、计算壅水高度和壅水曲线长度均很小;塔基阻水引起局部流速、流态改变,但这种变化仅局限于塔基周围一定范围,滩地其他区域和河槽处流速、流态无明显改变;冲刷分析计算很小,不会因杆塔的建设造成河床或岸坡冲刷。故项目建设对河道行洪安全无明显不利影响,对河势稳定无明显不利影响。

线路设计防洪标准满足规范要求,设计架空高度均能满足百年一遇设计洪水位、与堤防交叉堤顶防汛道路、与河道交叉最高通航水位等规范规定的净空要求。

项目建设与西淝河下游该段水利规划不矛盾,不影响规划将来实施。施工在非汛时进行,对防汛抢险影响不大。线路杆塔布置距堤防较远,不会影响堤防日常管理。

西淝河若发生较大洪水时,下游花家湖洼地两岸圩堤漫溢,出口受淮河顶托,退水缓慢,河道内塔基长期受洪水浸泡、冲刷,影响塔基稳定,为安全计,建议河道内的塔基全部采用埋深较大、稳定性好的灌注桩基础。

施工时应自觉接受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工程塔基施工时有少量土方开挖,应注意堆土及弃土的合理处置,避免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各施工点在施工结束时,现场剩余少量的砂、石及混凝土要进行深埋处理,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部分杆塔位于采煤塌陷区,线路方案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塔基设计应考虑不均匀沉陷影响并采用相应的工程措施,线路运行过程中应注意加强沉陷观测

猜你喜欢
河势塔基行洪
淮河正涡段行洪区联合运用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输电线路塔基防洪问题探讨
行洪区口门宽度变化对淮河干流水位影响研究
滹沱河(南水北调—机场路)南岸高标准行洪区行洪通道布局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淮河正阳关至涡河口段行洪区单独运用时对淮河干流水位的影响研究
新乡黄河河务局用无人机查勘黄河河势
倒运海水道近年河床演变分析
输电线路寒冻风化区地质工程问题探讨
输电线路塔基断面自动成图方法研究
魔盗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