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2012-01-26 07:16赫羽
当代医学 2012年2期
关键词:闭塞性支气管炎支原体

赫羽

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56例临床诊断及治疗分析

赫羽

目的 探讨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56例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肺外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是MP抗原与机体某些组织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符合物,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结论 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病情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肺炎支原体肺炎;免疫损害;多系统损害

肺炎支原体(MP)作为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即可引起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又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病变[1]。MP肺炎病原体本身及其所激发的免疫反应在其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出现类似细菌的炎症反应,这样的免疫炎症反应是引起肺脓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等重症表现的基础。近年来婴幼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增多,且病情较重,发展快。综合分析56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及治疗特点,以期探索对早期诊断和治疗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56例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5例,女21例、男女之比1.66:1,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2.2岁,病程20d~2个月。

1.2 方法 所有病儿均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体检、检查血常规,血清学检查(特异性MP-IgM测定),胸部X线片,部分病例做血培养、痰培养,胸腔积液培养,肺部HRCT或MRI及B超检查;部分病例做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液培养,肺功能检查、心电图、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清电解质、脑电图、头CT或MRI检查,脑脊液常规及脑脊液MP-IgM测定,肾功、肝功,血沉等检查。

1.2.1 临床表现

表1 56例婴幼儿重症MPP主要临床表现

肺部体征 呼吸音减弱 4 7.14呼吸音粗 无 音 8 14.28可闻及干,湿 音 44 78.57病变部位叩诊呈浊音 37 66.07肺内并发症 肺不张 7 12.50胸腔积液 9 16.07肺脓肿 2 3.571脓胸 3 5.357呼吸衰竭 5 8.928气胸 6 10.71胸膜肥厚 6 10.71支气管哮喘 8 14.28闭塞性支气管炎 4 7.142毛细支气管炎 11 19.64坏死性肺炎 1 1.78肺外系统损害消化系统 呕吐,腹胀、腹泻等 39 69.64中毒性肝炎 3 5.357消化道出血 12 21.42腹腔积液 1 1.785循环系统 中毒性心肌炎 11 19.64心力衰竭 15 26.78心律失常 12 21.42心包积液 2 3.571神经系统 脑炎 11 19.64脑膜炎 3 5.357泌尿系统 泌尿系统感染 8 14.28急性肾小球肾炎 6 10.71血液系统 贫血 23 41.07败血症 5 8.92中性粒C减少症 4 7.142血小板减少症 7 12.5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 27 48.21营养不良 31 55.35肺部后遗症 肺不张 3 5.357支气管扩张 2 3.571闭塞性支气管、细支气管炎 2 3.571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8 14.28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 1 1.785单侧透明肺 1 1.785肺间质纤维化 1 1.785

1.2.2 辅助检查

表2 56例婴幼儿重症MPP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1.2.3 确诊依据

MP肺炎确诊依据是MP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结果,即MPIgM抗体滴度≥1:80者为阳性;≥1:320可确诊。肺内及肺外并发症依据相应辅助检查结果来确诊。

1.2.4 治疗与转归 肺炎支原体血症是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的指征。在用药剂量,用药间隔,途径及疗程等方面,因不同患儿肺炎及肺内外并发症病情的不同,需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首选静点红霉素,在肺炎支原体血症解决后就停止静点而改用序贯治疗,服用组织浓度高的新大环内酯类药物,根据每个患儿病情变化决定治疗时间的长短。急性期病情较重者,严重肺外并发症或肺部病变迁延出现肺不张,支扩等,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5d,80%病例病情好转或缓解,尤其对于合并闭塞性支气管炎者,早期应用激素治疗,疗效比较明显,控制或延缓了病情的发展。对于合并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者,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病情发展延缓。对于合并病毒,细菌感染者,联合应用抗病毒及头孢菌素等药物,疗效满意。对于明确有体液免疫缺陷者,MP肺炎病情重,且是混合感染或院内获得性肺炎(HAP),作为补充疗法应用丙种球蛋白,患儿病情得到较为满意疗效。对于每个患儿不同的肺内外并发症,予以相应治疗,80.5%的患儿病情痊愈,仍有5.6%的患儿出院时经肺功能检测,遗留小气道功能损伤。

2 结果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肺外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是MP抗原与机体某些组织产生自身抗体,形成免疫符合物,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应根据各自不同的病情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3 讨论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起病急,进展迅速,容易发生重症肺炎,较早出现发热及感染中毒症状,喘息、缺氧、呼吸困难明显,这与婴幼儿支气管壁缺乏弹力组织,软骨柔弱有关,呼气时易被受压且管腔狭小,分泌物易阻塞造成气体滞留,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2];此外支原体感染除了可引起粘膜损伤外,激活的B淋巴细胞可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MP-IgE,增加了气道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趋化性;支原体肺炎患儿常出现气道高反应性症状,易发生喘憋及呼吸困难。重症支原体肺炎易并发肺外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可能是MP抗原与机体某些组织存在着部分共同抗原,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组织的自身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多系统的免疫损害[3]。临床观察发现抗体稀释倍数越高,病情越重。MP感染患儿经治疗后有时咽部带菌长达5个月之久,需结合血清抗体检测证实是近期或远期感染,以明确是否给予相应治疗[4]。因为不同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其肺炎及肺内、外并发症病情不同,在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用药的剂量、用药间隔、途径及疗程等方面,应依据各自不同病情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急性期病情较重者,严重肺外并发症或肺部病变迁延出现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明显存在变态反应性疾患并威胁到生命时,可应用皮质激素治疗,疗程3~5天,尤其对于合并闭塞支气管炎者,早期应用激素治疗,可控制或延缓病情的发展。作为补充疗法应用丙种球蛋白的指征如下:明确有体液免疫缺陷者,MP肺炎病情重,且是混合感染或院内获得性肺炎(HAP)。对于合并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者,早期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可能会减少肺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后遗症的发生机率[5]。MP感染能严重影响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可遗留小气道功能损伤,因此MP肺炎患者应定期做肺功能检查,早期发现,指导疾病治疗。

[1] 贲洋.小儿支原体肺炎用药方案探讨[J].当代医学,2011,17 (20):97-98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04-1205.

[3] 赵淑琴.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J].小儿急救医学,2002,9(3):129-130.

[4] 糜祖煌,赵季文.重视支原体研究、提高支原体检测水平[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677-678.

[5] 饶小春,刘玺诚,江沁波,等.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纤维支气管镜诊治研究[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4):371-375.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085

123000 辽宁省阜新市中心医院(赫羽)

猜你喜欢
闭塞性支气管炎支原体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芪黄疽愈方治疗糖尿病肢体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观察※
CT诊断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