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探讨

2012-02-14 22:45马修身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2年5期
关键词:车务段自控班组

马修身

(南宁铁路局 柳州车务段,广西 柳州 418503)

1 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系统的构成

中间站分布在干支铁路的沿线,大部分地处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生活和文化设施条件相对较差,特别是职工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

中间站在线路数量及其配置上远不如技术站。当技术站发生故障时,可经由平行径路或迂回径路组织列车运行,确保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保证线路畅通;而中间站一旦发生故障,就有可能造成行车中断,影响整条线路的畅通,甚至造成线路的堵塞和瘫痪。

长期以来,中间站在安全管理上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制度。但是,全路实施由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后,基层站段规模和管理跨度大幅增加,车务段管辖范围普遍扩大,并且呈现出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生产任务、设备数量、职工人数急剧增加的特点,使车务段对中间站的管理力度大幅削弱,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不能适应铁路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新设备的不断投入使用使中间站安全管理问题日渐突出。

面对铁路发展新形势对安全运输的高要求,铁道部对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做出重点部署,中间站如何贯彻落实安全风险管理,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提高自控、互控能力,筑牢铁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是铁路运输安全的当务之急。

铁路安全风险管理需要结合铁路安全工作实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研判,以及规避风险、转移风险、驾驭风险、监控风险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和消除风险。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和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系统主要由三大要素:人员要素、设备要素和管理要素构成。

2 铁路中间站安全管理风险点

为了确保运输安全,首先必须明确铁路中间站安全系统各子系统的风险点,再通过消除、控制风险点,达到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

2.1 人员要素风险点

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的前提是强化风险意识,关键是加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因此,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安全风险控制人员子系统的因素至关重要。从人员子系统的角度来看,个人安全意识不强,发生失误和违章、违纪行为会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目前,铁路车务系统人员存在以下比较突出的问题。

(1)安全风险意识不强,对违章、违纪“看惯了、做惯了、习惯了”的现象比较突出。

(2)近几年来,铁路高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投入使用,但是铁路车务系统一线职工年龄老化严重,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差,有相当一部分职工业务技能不熟练,应急处理能力不强。

(3)中间站管理人员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放,对现场安全风险过程控制不严格,对违章、违纪管理不到位。

因此,强化中间站安全管理工作需要通过安全教育、思想教育、形势教育来切实转变思想意识,强化干部职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把安全风险意识根植于干部职工的思想深处,利用各种形式牢固树立“三点共识”,做到任何时候都把安全作为大事来抓;任何情况下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来考虑;任何影响安全的因素都要立即解决,从而牢牢掌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同时应积极转变培训教育方式,建立培训教育考核奖励机制,提高职工技术业务学习的积极性和个人技术素质,逐步适应铁路发展形势的需要。

2.2 管理要素风险点

管理要素和人员要素是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管理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都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目前,车务段的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中间站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影响管理水平的提高。

(2)中间站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不完善。一方面,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投入使用,在行车组织方式不断修订完善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管理制度和办法尤其是结合部的管理办法具有明显的过渡性、阶段性、试验性等特征。另一方面,由于中间站技术人才缺乏,《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基本上是由车务段技术科制定的,而车务段技术科对每个车站的现场实际情况掌握有限,制定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对现场实际工作缺乏指导性。

(3)安全管理落实存在差距。中间站的安全措施和规章制度在实际运输生产工作中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2.3 设备要素风险点

中间站的设备主要是行车设备和监控设备,联锁设备、平面调车系统等发生故障都有可能导致事故,而车站监控设备相对比较滞后。以柳州车务段为例,目前仅限于录音监控,从而无法对现场作业情况进行全面监控。

3 加强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建议

分析中间站安全风险如果只是简单地归结为一种原因引起,即一因引起一果,一果必有一因,忽略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则可能导致风险点分析出现偏差。由于人员因素和设备因素主要受到上层组织管理的控制,因此管理因素在安全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中间站安全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完善中间站的安全管理制度,树立安

全无小事的安全意识。

3.1 完善中间站基本管理制度

铁路局、基层站段应针对铁路改革的新形势,修订和完善规范统一、行之有效的中间站管理基本规章制度。对于中间站,应有针对性地修改和完善《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明确中间站的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科学、完善的中间站结合部管理办法,明确各部门职责,科学分工,使安全生产这项系统工程严谨高效,消灭安全管理的死角,为中间站的安全管理提供制度保障。

3.2 提升班组自控能力

班组是站段所有管理工作的落脚点,站段的各项专业管理和基础工作最终都要落实到生产现场。因此,必须充分激发班组这个安全生产基本“细胞”的活力,增强安全生产前沿阵地的自控能力。把班组管理的优化作为现场管理的首要环节抓紧抓实,并和“严格管理、科学管理、问题管理”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分析和有效解决影响班组安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正确把握班组安全工作的规律和思路,不断提高中间站的班组自控能力,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认真抓好自控、互控、监控。全面深入地开展自控型班组建设,不断提高班组、岗位的自控能力。

(2)加强班组、岗位之间的互控。营造“个体自控、群体互控”的良好环境。

(3)落实干部巡查制度。车站要强化监控手段,加强对重点环节、关键环节的风险点监控。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有效确保对作业过程的全方位监督,形成自控、互控、监控三位一体的现场卡控机制。

(4)专业管理与重点控制相结合。坚持专业管理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手段,使之贯穿车站管理的始终。同时,加强对关键风险点的控制,做到既突出重点,又兼顾全面。

3.3 建立健全中间站干部选用机制

建立一套有效公正的竞争机制,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一批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职工信得过的管理干部,使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中间站第一管理者的作用。

3.4 提高职工综合素质

提高素质不能单纯地提高业务技能素质,而应注重提高综合素质。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与业务素质同步得到提高,才能真正提高一个人素质。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安全风险意识教育,使广大职工自觉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确立安全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其次,应加强职工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改变“教育培训年年搞,实际效果不明显”的状况,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发挥“三级教育网络”的作用,按照“缺什么、学什么、提高什么”的原则,抓好系统培训和岗位培训两个重要环节。抓系统培训应从大多数职工的文化素质实际出发,结合铁路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进行有效的教育培训、考试,促使全员素质的提高;抓岗位培训应针对不同的岗位和不同职工的具体情况,通过追踪检查、督促提高,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技术水平。在引导职工牢固掌握本岗位业务知识的基础上,对相关工种与岗位的业务知识逐步了解和掌握;对规章的学习和应用做到领会贯通,活学活用,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应建立培训教育激励考核制度,提高职工自觉学习技术业务的积极性。最后,应进行应急处置能力的培训,强化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的模拟演练,提高职工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3.5 营造安全工作合力

中间站的大多数职工都远离城市、家庭,工作环境艰苦,因此维护好职工的利益,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认识做好疏导和解释工作,把职工的精力引导到安全生产上来。营造安全工作的合力必须关心职工生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逐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真正为职工排忧解难,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谋职工之所需,千方百计为职工解决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就医、住房、通勤,以及子女上学、入托等问题。做好这些工作有利于稳定人心,调动职工保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猜你喜欢
车务段自控班组
次氯酸钠消毒系统及其自控改造与应用
班组“5米经理”安全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强班组建设 促企业发展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电气工程中自控设备电磁干扰问题探讨
成功来自于自控
渝贵铁路首个暑运圆满收官遵义车务段发送旅客141.06万人次
安全风险管理在矿区铁路车务段中的应用
如何有效提高车务运输组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