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2012-02-15 10:45李广建
图书情报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李广建 杨 林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专题研究·

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

李广建1杨 林2

(1.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北京 100871;2.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 北京 100190)

数字信息环境的变化,冲击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在梳理各国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发展趋势,分别为保持和扩展数字资源的建设、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挖掘数字资源及深化服务水平、强调服务的遍在性和注重对科研活动的支持,以期为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提供参考。

数字图书馆 服务 发展趋势

1 引言

数字图书馆建设之初,主要是对数字资源进行可靠地收集、存储、组织并提供给用户。随着数字信息环境的迅速变化,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出版商等途径获取信息资源,拥有数字资源不再是数字图书馆的优势所在,图书馆需要寻找新的出路。OCLC在2010年3月发布了报告“研究型图书馆:危机与系统化变革”[1],调查了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ARL)的15位图书馆馆长,了解他们对面临的5类26项危机的认识及对未来影响的看法。调研结果显示,“Google等在线资源削弱了图书馆的必要性”、“图书馆的调整跟不上技术和用户需求的变化”、“遗留系统功能和技术支持的缺失致使效率低下”等10项处于高危状态,涉及图书馆价值、人力资源和技术三个方面。面对这种形势,报告指出共享基础设施、加强服务外包和区域服务整合、重构工作流程能够有效地缓解部分危机。此外,针对Google等的冲击图书馆需要出台新的政策,提供新的服务,如在用户研究工作中提供资源和服务。由此可见,数字信息环境的变化,对数字图书馆的定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在梳理各国研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五大发展趋势。

2 保持和扩展数字资源的建设

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的基础服务,虽然其资源提供者的地位受到数字信息环境的影响,但数字资源建设仍是数字图书馆的主要任务之一。大不列颠图书馆在2020愿景[2]中预测,到2020年,世界范围内75%的书目将只以数字形式出版,或同时以数字化和印刷版两种形式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2008-2013战略计划[3]要求能保持和进一步扩大图书馆资源,包括国内和国外、传统形式和新形式,要提升图书馆和其他合作机构之间共享资源的管理。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在2010-2015战略计划[4]中提出了“在数字环境中管理馆藏”的战略,指出要实施全面的数字化方案,维护馆藏以适应变化的课程和研究需求。由此可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呈现以下特点:资源更为丰富,数字化资源成为主流,注重资源的跨界合作,顺应科研的需求。从目前国内外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实践看,着重在科学数据建设和跨界资源整合这两个方面。

科学数据建设的提出主要是顺应科学第四范式的出现。Jim Gray于2007年1月做了名为“eScience——一种科研模式的变革”的报告[5],报告指出科学范式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在处于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发现的第四范式。科学研究第四范式的出现,使得科学数据成为关注的焦点。科学数据是用于交流科学结果的定量信息[6],主要涉及自然科学、技术、医学等领域[7]。Jim Gray[8]认为数字图书馆应积极推进建设科学数据(不仅是元数据),支持科学数据与出版文献的集成。由此,图书馆界开始关注科学数据的建设。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在2010年名为“图书馆在支持研究数据活动中的角色变化”的公开研讨会[9]上指出,国会图书馆决定制定适用于国家图书馆的、关于科技数字信息和数据的战略,成立的eScience团队与联邦科学机构的专家,讨论了科学数据、数字数据保存和使用等问题,并基于地理空间数据开始了试点项目。鉴于科学数据可以提供具体数据集及描述信息,但缺乏科研背景、科研过程等其他的相关描述,将科学数据与相关信息相连接也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德国国家科技图书馆(German National Libra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IB)[10]的做法是为科学数据赋予DOI,如果科研人员使用了该数据,则可以在公开出版物中标识数据的DOI,从而实现数据与文献之间的引用关联。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在2009年度报告[11]中指出,NLM长期计划(NLM Long Range Plan)目前关注将科学数据与文献、病人健康信息相连接。其分支机构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建立的Entrez Gene数据库[12]实现了数据与各类相关信息的关联,通过检索基因序列,即可获得基因信息、与之相关的论文、报告等。

除了新型数字资源建设外,资源建设的跨界合作也是一大趋势,主要是指数字图书馆与其他相关机构,如档案馆、研究机构、博物馆等,共同实现资源建设和管理。合作的方式主要是维护、建设自有数字资源,以统一方式实现数据互操作。跨界合作的典型代表有2008年正式上线的欧洲数字图书馆Europeana[13]。该数字图书馆旨在通过互联网保存和传播欧洲的人文历史,内容涉及文学、历史、艺术、电影等多领域,内容类型涉及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了将欧洲独特的历史遗迹数字资源纳入到Europeana,2010年12月,启动了CARARE项目。CARARE[14]汇集了欧洲各地的文物机构和组织、考古博物馆、研究机构和数字档案馆专家,以构建服务实现欧洲独特的历史遗迹数字资源与Europeana的互操作,用户通过Europeana统一入口,就可获取欧洲各界的人文历史资料。

3 服务对象的多样化

过去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各类信息需求者,包括学生、教师、研究人员、公众等。随着数字图书馆应用的深入,如何能以较小的软硬件成本构建数字图书馆,避免资源重复建设,使新兴技术惠及各个数字图书馆,实现集约化管理,即为数字图书馆提供建设方面的服务成为建设的新热点。云计算的兴起,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契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将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以及Internet结合起来的新的IT资源提供模式,能将动态、可伸缩的IT资源以服务的方式通过互联网提供给用户。它作为一种共享技术的架构模式,可以将海量的数字信息资源连接在一起,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云平台和云联盟,为数字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提供新途径,真正实现数字图书馆的集约化。美国多米尼加大学的米歇尔(Michael Stephens)曾指出,云计算是2009年影响图书馆的首要技术趋势[15]。OCLC产品与技术倡导者(Product and Technology Advocate)Matt Goldner[16]认为图书馆使用云计算可以带来6个方面的好处:①利用现有和新兴技术全面参与到网络信息景观(Web′s information landscape)中;②提高馆藏的知名度和可访问性;③通过网络技术服务和馆藏管理来减少重复劳动;④简化工作流程,从网络参与中受益;⑤通过数据的大规模聚集来提高服务水平,加强情报合作;⑥通过共享计算能力,减少图书馆的碳足迹。

由此可见,云计算平台可以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硬件、软件、服务共享,为其集约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并由此使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从各类信息需求者扩展至图书馆,而这方面建设的代表是OCLC。2009年4月,OCLC正式宣布向它的成员图书馆提供基于云的协作式图书馆管理服务。OCLC研发的Web级协作管理服务(Web-scale Management Services,WMS)[17]将采购、流通等图书馆业务移植到云计算网络中,使成员图书馆能共享基础设施和资源,可以以不受本地硬件和软件限制的方式相互合作,从而简化图书馆工作流。这是图书馆界的第一个云计算服务。随后,2011年12月5日,OCLC又推出了OCLC WorldShare平台[18],目标是将服务搬上网络或云平台。OCLC WorldShare平台是一个全球化的网络架构,支持OCLC网络规模服务和应用程序,并可通过API和Web服务等方式提供灵活的图书馆资源访问。成员单位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共享服务、集成应用程序、强化工作流程,使用户获取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服务。

4 挖掘数字资源,深化服务水平

注重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更深层次的服务,这一发展趋势是由数字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共同决定的。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图书馆资源提供者的地位受到冲击,数字图书馆需要重新定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科研人员不再满足于文献获取这一服务模式,希望得到更有针对性的问题解决手段和方法,这需要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能深入到知识单元;知识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资源的深度挖掘提供了技术支持与保障。无论从数字图书馆自身定位、信息需求和技术环境看,提供基于知识单元的服务都是其必然趋势,即能够针对用户的问题,将隐含在数字资源中的知识提取出来,并转换为可理解、可利用的信息,通过协助用户分析、处理问题,从而转化为用户的知识。在这方面,数字图书馆主要围绕面向语义的资源建设、基于知识发现的情报服务和相关知识服务工具研发等方面展开研究与实践。

将数字图书馆资源,与网络上语义相关的数据相关联,实现全球数据的互操作,也就是关联数据的建设,是数字图书馆语义资源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关联数据(Linked Data)这一概念是2006年由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提出的,旨在构建一个计算机能理解的具有结构化、并富含语义的数据网络(Web of Data)[19]。关联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将以往没有关联的相关数据连接起来,方便用户发现、关联、描述、再利用相关资源。关联数据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瑞典国家图书馆就将LIBRIS(瑞典国家联合目录)[20]发布为关联数据,共包含约600万条书目记录、2000万条馆藏记录以及20万条规范记录,这是首个发布为关联数据的联合目录。此外,W3C发布的SKOS(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简单知识组织系统)[21]也为知识组织系统(如叙词表、分类表等)和关联数据之间搭建了桥梁。SKOS数据模型提供了从现有知识组织系统迁移至语义Web的方法,使得数字图书馆能通过SKOS来应用关联数据。美国国会图书馆就以SKOS格式将国会图书馆主题词表(Library of Congress Subject Headings,LCSH)发布为关联数据[22]。2010年5月W3C成立了图书馆关联数据孵化小组(Library Linked Data Incubator Group),任务是通过联合图书馆界内外关注关联数据的群体,促进Web上全球图书馆数据的互操作,并于2011年10月发布了最终报告[23]。报告分析了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好处,讨论了当前传统图书馆数据存在的问题,并从图书馆领导、图书馆标准机构、数据和系统设计师、图书馆员和档案员四个方面提出建议。

基于知识发现的情报服务就是从已有资源中发现隐含的知识,从而服务于用户。OCLC推出的WorldCat Collection Analysis[24]是一项基于网络的馆藏分析服务。成员单位可从与WorldCat其他馆藏的比较中,识别自身独有馆藏、发现重复建设的资源和资源建设上的不足,还可以通过检查流通和馆际互借统计来评估馆藏的使用情况等,从而明确采购重点,为资金需求提供充分的依据。美国研究图书馆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Libraries,CRL)正在开发一个印刷本构建和保存注册(Print Archives and Preservation Registry,PAPR)系统[25],该系统将从2012年开始对全球资源论坛(Global Resources Forum,GRF)成员提供馆藏分析和决策支持服务。除了提供相关情报服务外,数字图书馆在服务模式上也有所扩展,表现为服务工具的研发与提供,典型代表是英国的国家文本挖掘中心(The National Centre for Text Mining,NaCTeM)[26]。该中心是JISC(Joint Information Systems Committee,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资助的文本挖掘中心,它提供了一系列文本挖掘工具,包括命名实体标注、文本自动分类、句子段落探测、情感分析、文本可视化等方面,也提供语料、本体等资源,用于满足英国学术界对文本挖掘服务的需求。

5 强调服务的遍在性

服务的遍在性指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享受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这是数字图书馆一贯的诉求。随着用户对移动服务需求的增长,图书馆原有局限在短信通知等的服务方式,变得单调、缺乏灵活性,需要图书馆发掘多元化的移动服务。同时,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2009年底发布的移动互联网报告中指出,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相信未来5年内,通过移动装置接入互联网的用户很有可能超过通过桌面个人电脑接入互联网的用户”[27]。这一发展趋势,也迫使数字图书馆思考该如何让用户在移动终端上也能享受图书馆无处不在的服务。

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涉及三个关键问题:一是移动接入,二是移动定位,三是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适应性改造或开发。前两者属于移动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后者则是数字图书馆领域主要关注的内容。Tiffini A.Travis和Aaron Tay[28]通过对13个移动和应用数据库的界面设计、40个图书馆的移动站点的分析,提出移动数据库服务需要在用户界面设计、用户使用特点、移动内容方面做重要工作。剑桥大学的报告“M-Libraries:移动中的信息使用”[29],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用户的移动信息需求,认为高等教育图书馆应提供移动的OPAC界面,确保图书馆网站在移动设备上的可访问性,并能适应较小的屏幕。可见,根据移动用户的使用需求、使用特点,以及移动设备的特殊性,设定数字图书馆的移动服务是主要解决思路。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Chinese American Librarians Association,CALA)于2011年发布的构建图书馆移动网站的简明教程[30],指出移动设备具有小屏幕,屏幕滚动能力有限,有限的带宽、输入能力、处理能力和内存等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帮助图书馆开发移动网站。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NLM)根据不同的移动设备开发了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网站[31]。它针对手机开发了检索药品信息,访问TOXNET、PubMed等数据库的移动界面;为iPad用户提供NLM视频访谈浏览、精美历史医疗文本阅读等的服务;为iPhone、iPod Touch用户提供探索人类胚胎发育、医疗急救等服务。此外,将用户在移动环境下所处的位置,融入到图书馆服务中,是数字图书馆移动服务的一大特色和挑战。这方面的典型代表是OCLC于2009年1月21日发起的一项名为WorldCat Mobile的实验性项目[32]。该项目旨在把各个图书馆的馆藏变成移动设备上可见资源。它允许用户使用PDA或智能手机,通过输入标题、关键词或作者等信息查找图书馆资源;通过在定位器里输入图书馆简称、邮政编码或地址等寻找附近的WorldCat图书馆;通过移动设备里的Mapping软件查找去往WorldCat图书馆的最近路线等[33]。

如何让数字图书馆服务惠及残障人士,做好数字图书馆的可访问性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图书馆的可访问性是对网站及其信息易于感知、易于操作、易于理解并在异常情况下可持续提供服务的普适性要求,其核心在于数字图书馆能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偏好和使用环境,不仅针对残障人士,对普通用户,在较慢的网络连接速度、嘈杂的环境、过暗或过亮的光线等环境下也能正常获取服务[34-35]。目前较常用的解决方案有两种,一是使用网站可访问性标准,规范数字图书馆;二是开发、提供辅助工具,帮助残障人士更方便快捷地获取数字图书馆服务。目前采用较多的网站可访问性标准是W3C提出的“网站内容可访问性指南”(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WCAG),至今已有1.0和2.0两个版本。苏格兰国家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Scotland,NLS)[36]2008年发布网站可访问性政策申明,就指出NLS将使用WCAG1.0标准Level AA来规范提供的网络服务。辅助工具则针对不同残障类型有不同设计,如对于视障人士可提供放大文本的工具,对于盲人提供语音播报工具,对于听力障碍人士提供视觉上的提示,为学习差异(learning differences)人士显示打印,并提供文本的语音版等[37]。专业化和合作的图书馆机构协会(Association for Specialized and Cooperative Library Agencies,ASCLA)还开发了一系列工具包,帮助各类图书馆员了解和管理可访问性问题[38]。

6 注重对科研活动的支持

注重对科研活动的支持,是根据eScience的发展趋势提出的。以数据为基础进行科学发现的第四范式,其特点是科学家通过仪器或仿真器获取数据,使用软件处理数据、信息或知识存储在计算机中,使用数据管理和统计来分析数据库或文件[39]。这要求数字内容充分解析、灵活关联、集成计算、动态融汇,促使科技信息环境成为基于网络的科学实验平台[40]。这一转变必然对在科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数字图书馆提出新的要求,Jim Gray就指出应建立支持科学研究的数字图书馆[41]。OCLC在2009年7月发布了“支持研究过程 高校图书馆宣言”[42]。宣言指出近年来学术交流和实践都发生了根本转变,如云计算、开放获取、在线社交网络都影响着研究实践,为了继续发挥图书馆在支持学术研究和出版中的核心作用,高校图书馆必须在研究人员的工作流中嵌入图书馆资源、服务和工作人员,同时将各种服务整合起来用以满足研究人员的一体化服务需求。大不列颠图书馆2020愿景[43]也指出,到了2020,研究人员要求服务具有情境性、个性化、智能化、高度识别特定需求等特点,因此,提出“为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支持关键领域的研究社群”战略,目标是通过提供定制的研究服务、获取用户需求的深层次理解、端到端的研究过程来支持研究的优化、新形式的创造和经济效益。爱丁堡大学也认为图书馆应成为贯穿整个研究生命周期的核心服务的一个明确的、关键的组成部分[44]。

许多组织机构也基于此,展开了实践,英国的虚拟研究环境(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VRE)计划和德国的TextGrid项目都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英国的虚拟研究环境计划[45]是由JISC资助的,旨在通过管理研究中各类复杂任务,帮助各学科的研究人员协同工作。该计划到2011年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研发了一系列工具,并于9月成为数字化基础设施研究计划(Digital infrastructure: Research programme)的一部分,目标是采用协调的方式将各工具关联起来,用以服务研究周期的各个方面[46]。研究基础设施计划(Research infrastructure programme)[47]则为此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如网格服务、分布式计算、云、可视化、数据挖掘、语义服务、关联数据等。德国的TextGrid项目[48]是由联邦教育与研究部(German Federal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BMBF)资助的,旨在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网格)来支持艺术和人文科学领域的数据访问和交换,构建人文科学的虚拟研究环境。该虚拟研究环境包含TextGrid知识库(TextGridRep)和TextGrid实验室(TextGridLab)两个组成部分。TextGrid知识库嵌入在网格基础设施中,用于研究数据的长期保存,保证研究数据的可用性、可访问性和互操作性;TextGrid实验室支持虚拟研究环境的单点登录,提供专门工具、服务和内容的综合访问。该项目已于2010年5月发布了TextGrid实验室的Beta版。

7 结语

数字信息环境的变化,挑战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变革提供了契机。把握住趋势,顺应潮流,数字图书馆才能长久地立足,更好地服务于大众。本文从现有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实践中,梳理出五大发展趋势,分别为保持和扩展数字资源的建设、服务对象的多样化、挖掘数字资源及深化服务水平、强调服务的遍在性和注重对科研活动的支持,希望能为国内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思路提供参考,从而为公众提供更贴近需求、更富有成效的服务。

[1] Research Libraries, Risk and Systemic Change[EB/OL]. [2012-05-22]. http://www.oclc.org/research/publications/library/2010/2010-03.pdf.

[2] British Library 2020 Vision[EB/OL]. [2012-05-22]. 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2020vision/2020A3.pdf.

[3] To Further Human Understanding and Wisdom-Library of Congress[EB/OL]. [2012-05-21]. http://www.loc.gov/about/strategicplan/2008-2013/StrategicPlan07-Contents_1.pdf.

[4] UBC Library Strategic Plan 2010-2015[EB/OL]. [2012-05-21]. http://strategicplan.library.ubc.ca/files/2010/07/StrategicPlan-2010_FINAL.pdf.

[5] eScience——A Transformed Scientific Method[EB/OL]. [2012-05-21].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people/gray/talks/NRC-CSTB_eScience.ppt.

[6] CODATA and the World Summit o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EB/OL]. [2012-05-21]. http://www.codata.org/wsis/CODATAandWSIS.pdf.

[7] What is Scientific Data?[EB/OL]. [2012-05-21]. http://blogs.ch.cam.ac.uk/pmr/2010/07/25/pp01-what-is-scientific-data/.

[8] 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EB/OL]. [2012-05-23].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collaboration/fourthparadigm/4th_paradigm_book_conclusion.pdf.

[9] THE CHANGING ROLE OF LIBRARIES IN SUPPORT OF RESEARCH DATA ACTIVITIES. [EB/OL]. [2012-05-21]. http://sites.nationalacademies.org/PGA/brdi/PGA_056901.

[10] A system for easy access to scientific information using DOIs[EB/OL]. [2012-05-19]. http://www.iatul.org/doclibrary/public/Conf_Proceedings/2007/Brase_J_full.pdf.

[11]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EB/OL]. [2012-05-19]. http://www.nlm.nih.gov/ocpl/anreports/fy2009.pdf.

[12] Entrez Gene[EB/OL]. [2012-05-19]. http://www.ncbi.nlm.nih.gov/sites/entrez?db=gene.

[13] Europeana[EB/OL]. [2012-05-10]. http://www.europeana.eu/portal/.

[14] Europeana CARARE Project[EB/OL]. [2012-05-10]. http://www.carare.eu/.

[15] Michael Stephens. Ten trends & Technology for 2009[EB/OL]. [2012-05-11]. http://tametheweb.com/2009/01/12/ten-trends-technologies-for-2009/.

[16] Winds of Change: Libraries and Cloud Computing[EB/OL]. [2012-05-19]. http://www.oclc.org/multimedia/2011/files/IFLA-winds-of-change-paper.pdf.

[17] Web-scale[EB/OL]. [2012-05-11]. http://www.oclc.org/webscale/.

[18] OCLC WorldShare Platform[EB/OL]. [2012-05-11]. http://www.oclc.org/us/en/worldshare-platform/default.htm.

[19] Linked Data[EB/OL]. [2012-05-11]. http://www.w3.org/DesignIssues/LinkedData.html.

[20] LIBRIS-Linked Library Data[EB/OL]. [2012-05-11]. http://blogs.talis.com/nodalities/2009/01/libris-linked-library-data.php.

[21] SKOS Simple Knowledge Organization System[EB/OL]. [2012-05-11]. http://www.w3.org/2004/02/skos/.

[22] Ed Summers, et al. LCSH, SKOS and Linked Data[EB /OL]. [2012-05-15]. http://dcpapers.dublincore.org/ojs/pubs/article/viewFile/916/912.

[23] Library Linked Data Incubator Group Final Report[EB/OL]. [2012-05-15]. http://www.w3.org/2005/Incubator/lld/XGR-lld-20111025/.

[24] WorldCat Collection Analysis[EB/OL]. [2012-05-30]. http://www.oclc.org/collectionanalysis/about/default.htm.

[25] Print Archives and Preservation Registry[EB/OL]. [2012-05-30]. http://www.crl.edu/node/7211.

[26] NaCTeM[EB/OL]. [2012-05-27]. http://www.nactem.ac.uk/.

[27] 移动互联网研究报告[EB/OL]. [2012-05-10]. http://www.morganstanley.com/institutional/techresearch/pdfs/Mobile_Internet_Report_Setup_Chinese.pdf.

[28] Is Mobile Really Necessary?[EB/OL]. [2012-05-15]. http://www.slideshare.net/T_Travis/ifla-travis.

[29] M-Libraries: Information use on the move[EB/OL]. [2012-05-15]. http://arcadiaproject.lib.cam.ac.uk/docs/M-Libraries_report.pdf.

[30] A Primer on Building the Library Mobile Web[2012-05-15]. http://cala-web.org/files/ops/OPSMarch2011No8.pdf.

[31] Gallery of Mobile Apps and Sites[EB/OL]. [2012-05-15]. http://www.nlm.nih.gov/mobile/index.html.

[32] OCLC[EB/OL]. [2012-05-15]. http://www.oclc.org/news/releases/20095.htm.

[33] WorldCat[EB/OL]. [2012-05-15]. http://www.worldcat.org/wcpa/content/mobile/.

[34] Introduction to Web Accessibility[EB/OL]. [2012-05-25]. http://www.w3.org/WAI/intro/accessibility.php.

[35] Web Content Accessibility Guidelines 1.0[EB/OL]. [2012-05-25]. http://www.w3.org/TR/WCAG10/

[36] Policy statement[EB/OL]. [2012-05-26]. http://www.nls.uk/about-us/website-accessibility-statement/policy-statement.

[37] Assistive Technology: What You Need to Know[EB/OL]. [2012-05-25]. http://www.ala.org/ascla/sites/ala.org.ascla/files/content/asclaprotools/accessibilitytipsheets/tipsheets/11-Assistive_Technol.pdf.

[38] Library Accessibility -What You Need to Know[EB/OL]. [2012-05-25]. http://www.ala.org/ascla/asclaprotools/accessibilitytipsheets.

[39] eScience——A Transformed Scientific Method. [EB/OL]. [2012-05-15].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um/people/gray/talks/NRC-CSTB_eScience.ppt.

[40] 张晓林,刘细文,李 麟. 科技信息开放获取趋势与进展[R]. http://ir.las.ac.cn/handle/12502/3237

[41] The Fourth Paradigm: Data-Intensive Scientific Discovery[EB/OL]. [2012-05-23].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en-us/collaboration/fourthparadigm/4th_paradigm_book_conclusion.pdf.

[42] Support for the Research Process An Academic Library Manifesto. [EB/OL]. [2012-05-15]. http://www.oclc.org/research/publications/library/2009/2009-07.pdf.

[43] British Library 2020 Vision[EB/OL]. [2012-05-22]. http://www.bl.uk/aboutus/stratpolprog/2020vision/2020A3.pdf.

[44] Re-skilling for Research[EB/OL]. [2012-05-15]. http://www.rluk.ac.uk/files/RLUK%20Re-skilling.pdf.

[45] Virtual Research Environment Programme[EB/OL]. [2012-05-13]. http://www.jisc.ac.uk/whatwedo/programmes/vre.aspx.

[46] Research programme:Research tools[EB/OL]. [2012-05-13]. http://www.jisc.ac.uk/whatwedo/programmes/di_research/researchtools.aspx.

[47] Research infrastructure programme[EB/OL]. [2012-05-15]. http://www.jisc.ac.uk/whatwedo/programmes/researchinfrastructure.aspx.

[48] TextGrid[EB/OL]. [2012-05-15]. http://www.textgrid.de/en/browse/5.html.

TheDevelopmentalTrendsoftheServiceofDigitalLibraries

Li Guangjian1, Yang Lin2

1. Dept.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

Changes in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exert an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library. Based on the various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in this field, the current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al trends of the service of the digital library: maintaining and expanding the digital content, diversifying the users, mining resources and deepening the services, emphasizing the prevalence of service and supporting academic researches, with a view to offering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libraries in China.

digital library; service; development trend

G250.76

李广建,男,1963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与网络信息系统,发表论文80余篇;杨 林,女,1984年生,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资源管理与网络信息系统,发表论文数篇。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