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运行机制的思考

2012-02-15 16:13苗秀丽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苗秀丽

(大庆石油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大庆163318)

阳光体育运动是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有所下降这一状况而提出的一项积极有效的举措.如何在高校更好的落实阳光体育运动,不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应景”之作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该文对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运行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长效运行机制,以期为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1 阳光体育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是“重脑轻体”的教育观念影响了学校体育的开展;另一方面是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远离了体育运动.2006年9月,由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10个部门联合进行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检测结果显示:中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连续20年下降,在我国学生身高、体重、胸围增长的同时,超重与肥胖检出率继续增加,成为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一大因素.针对此种情况,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7年开始,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以下简称阳光体育运动).具体要求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切实提高体育健康水平,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深入人心.

2 影响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运行的因素分析

2.1 社会因素

影响阳光体育运动运行的社会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认识偏颇.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于体育的认识也有失偏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许多人信奉的哲理,所以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而轻体育、重考试分数而轻运动锻炼的倾向,这就使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第二,缺乏经济支持.高校虽然拥有自己的场地器材并且每年都有专项拨款,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学生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这就需要社会的经济支持.第三,缺乏监督.阳光运动自启动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各级各类学校并没有规定明确的评价指标,更没有也相关的监督组织、机构与机制.一般来说,各高校都是由校长牵头组成“阳光体育领导小组”,负责宣传发动、组织领导和监督考评等整个流程的工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的情况下,高校的阳光运动的开展状况可想而知.有的高校随便在某项常规体育活动名称前冠以“阳光体育”就算是按照要求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了,所以要达到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初衷需要社会的监督.

2.2 学校因素

阳光体育的实施对象是学生,学校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中扮演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实践操作中,我们也发现有些高校的负责人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做好宣传工作,使很多的大学生不了解甚至是不知道阳光体育.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是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但是有些高校在体育课的安排上缺乏灵活性,教学内容单调、枯燥、乏味.课余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也无法保证,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自然也就达不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

2.3 家庭因素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老师.家长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道德修养对孩子的成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将其作为“阳光体育”的辅助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高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很多的家长把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了学校,他们对于阳光体育是不了解的,更谈不上支持.另外,有的家长认为体育可有可无,大学阶段的学习很重要,学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就业.虽然孩子身体健康也重要,但如果锻炼与学业发生冲突时,应该选择放弃前者.最后,还有一部分家长出于对孩子的溺爱而忽视了督促孩子进行体育运动.

3 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运行机制的构建

3.1 社会支持监督机制

“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期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全社会应转变思想形成共识,通过提供赞助、开放设施场馆来营造健康氛围,助推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监督机制是阳光体育开展的保障,没有全方位监督机制的保障,阳光体育很容易走向“形式主义”.过去,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曾经制定过不少方针政策,然而实际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各种方针政策之所以未达到预期目标,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对于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情况的监管不到位,缺乏有机的、系统的监督机制.因此,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成立相应的职能科室负责实施,把学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情况作为对学校进行综合评定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还应该广泛吸纳社会各界对其阳光体育运动开展进行监督.监督不仅包括对阳光体育实施过程,还包括对经费拨付、具体使用情况.

3.2 学校体育工作机制

学校体育工作机制是一个包括体育课、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或运动、体育竞赛的有机体系.学校在促进阳光体育运动长效运行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加强管理,保证体育课、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被挪用.第二,加强宣传,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意识.与中小学生相比较而言,高校学生拥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若加以引导和宣传,便能大力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学生能真正成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高校阳光体育的宣传的手段不仅包括互联网络、校广播站、宣传栏等方式,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设置一些互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接收阳光体育的相关信息.第三,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课程改革.要全面推进阳光体育运动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而且要在制定教学目标和选择教学内容时考虑学生的主体要求,做到教学目标的制定,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课堂结构的安排等都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学生个体自身的内在需要.第四,设计形式多样的课余活动.高校应该因地自宜,从实际情况出发,设计丰富多彩的阳光体育运动系列活动,使学生不仅仅能在课堂上而且能在课后参与阳光体育运动,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体会体育带来的乐趣.

3.3 家庭协调配合机制

在“阳光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虽然家长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但仍是社会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阳光体育”理念的宣传,积极引导家庭培养孩子的健身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促进活动的开展.而且通过孩子带动父母,父母督促孩子,形成父母与孩子、家庭与学校之间有效沟通的良性循环.家庭参与到“阳光体育”活动中,不仅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而且通过家长将学校与社会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助于整合社会上各种力量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S].教体艺[2006]6号文,2006-12-23.

[2]丛洪岩,等.阳光体育运动的价值与其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1):87-90.

[3]唐军.科学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与思考[J].体育科技,2010(1):30-33.

[4]李霞,等.中小学“阳光体育”运行机制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1):83-87.

[5]杨清.落实“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的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唐建华.普通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构建初探-以湖南省高校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段黔冰,等.四川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1):75-78.

猜你喜欢
体育运动阳光体育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走,出发!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2016体育年
走在阳光路上
我们的“体育梦”
呆呆和朵朵(13)
西点军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及启示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