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工业园区图书馆若干问题的思考

2012-02-15 22:23窦建爽金胜勇王云青邢台学院图书馆河北邢台05400河北大学管理学院河北保定0700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年7期
关键词: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

窦建爽,金胜勇,王云青(.邢台学院 图书馆,河北 邢台 05400;.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00)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各地区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建立和发展,其各种基础设施也趋于完善,图书馆这一重要的文化设施也被越来越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所重视,进一步加强其发展或被纳入规划之中,它已经成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概念

工业园区图书馆无论理论还是实践方面的发展还都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基础理论等研究也还未成熟。工业园区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体系下的非传统公共图书馆的一种类型,它既继承了传统公共图书馆的部分职能,又有自己特定的职能。

1.1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内涵

目前对于各开发区或工业园区的图书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各地机构和组织对于开发区、高新区、工业区等词汇也会出现并行使用的情况,对于其中的差别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在本文中,笔者对于建立在各企业聚集区(包括开发区、高新区或工业园区),不仅为社会大众服务同时更致力于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非传统型公共图书馆类型统称之为“工业园区图书馆”。

称之为“工业园区图书馆”原因有二。第一,由于目前很多地区的城区划分使用“新区”“开发区”等,“开发区”已经作为行政区域划分的一种称呼,如称之为“开发区图书馆”很容易与传统的按行政区域划分所设置的公共图书馆相重合和混淆。所以如使用“开发区图书馆”一词来概括这一新类型的图书馆不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第二,使用“工业园区图书馆”这一概念词不仅可以区别于行政区域划分的混淆(开发区可以泛指各类区域,而工业园区可以存在于某个开发区内,也可以独立存在),而且用途多元,除了工厂等一般工业设施之外,亦可提供高科技产业使用,也会有研究机构与学术机构进驻。[1]相比较来说“工业园区”这一词的概括范围也较恰当,指向性也更为明确。

1.2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特征

工业园区图书馆既区别于按行政区域划分的传统公共图书馆,又区别于按学科专业划分的专业图书馆,更区别于一般的咨询公司或机构。它的建立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园区内人文气氛,改善投资环境;另一方面为园区企业等单位机构提供生产及科研方面的信息情报咨询服务。工业园区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园区内所有企业、科研、政府单位等机构及公众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一方面承担了公共图书馆的大众信息服务的职能;另一方面承担着企事业单位情报咨询中心的职能。

由此可总结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特征有以下三点:

(1)用户方面:定向与大众相结合。工业园区图书馆有很明显的定向针对性,即其主要用户群体为周边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但是,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一种补充形式,仍要遵循公共图书馆“对外开放”这一特点,即工业园区图书馆应面向社会,对所有社会大众开放。

(2)服务方面:专业与基础相结合。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在为社会用户提供一般性基础服务外,还应该针对工业园区的特点及产业结构进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业园区图书馆可以为某一企业或单位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为企业发展提供特定信息情报的搜集、整理及深层次挖掘等特色信息服务。

(3)运营方面:有偿与公益相结合。工业园区图书馆在对企业或其他科研机构进行专业性或定题的信息情报咨询服务时,可以在非营利的前提下收取一定的费用,实行有偿服务并将有偿服务所得用于馆舍的建设及服务的改善。同时,工业园区图书馆面对社会公众有其公益性的一面,如在借阅图书、普通参考咨询、自助检索等一般性信息服务时应保障其服务的公益无偿性。

总而言之,工业园区图书馆是集合了研究型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于一身,更多的偏向于为园区企业服务的一种新型图书馆。

2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理论基础

工业园区图书馆虽然是非传统型的公共图书馆,其本质还是属于公共图书馆,所以工业园区图书馆可以看作是对公共图书馆概念的一种拓展,其中准公共物品理论为工业园区图书馆部分有偿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理论对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形成有着一定的参考和支撑意义。系统论则是贯穿了整个工业园区图书馆建设过程,无论是宏观系统还是微观系统都起到了协调和指导的作用。

2.1 公共图书馆概念的拓展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产物,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资助和支持的、免费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图书馆。[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曾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平等的基础上向所有人提供服务,而不论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或社会地位”。对于工业园区图书馆来说,它在向所有社会公众开放的同时,其服务对象又有侧重性。

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在面向社会大众提供免费服务的同时,也针对园区企业进行定向有偿信息服务。工业园区图书馆这种不仅为社会大众服务同时更致力于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图书馆可以说是对传统公共图书馆概念的一种拓展。

2.2 准公共物品理论

图书馆的公共物品属性决定了它的社会公益性,同时由于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所以,可以把公共图书馆看作是一种准公共物品,[3]即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

工业园区图书馆属于公共图书馆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同样继承了公共图书馆的准公共物品的属性。首先从总体上必须保持图书馆公共物品的性质,免费为公众提供馆藏的文献资源等服务。其次,我们应正视它的排他性,虽然图书馆的开放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但是不等于图书馆所有信息服务都是免费的。因此,工业园区图书馆应面向所有公众,不是局限于工业园区内或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应同公共图书馆一样可以免费办理阅览证,实行免费借阅。但工业园区图书馆也要承担起满足园区内所有企业和单位的信息需求的功能,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的为其提供各类信息情报咨询和培训等服务项目,而这些项目则可以选择有偿服务。

2.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信息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重要的需求部分,但是社会信息剧增的今日,单个企业很难以自己的资源及能力满足自我对信息的需求[4]。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正是为了解决单个单位对信息掌控能力的不足,多单位合作进行信息开发及共享以满足更多单位对信息的需求。

工业园区图书馆正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位于企业聚集区,不仅可以作为企业开放性信息的共享平台,同时可以利用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大平台,为企业实现更加丰富深入的信息服务。如此一来,在工业园区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之间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2.4 系统论

系统论作为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它要求对任何事物都以一种整体性、关联性、动态平衡性等角度去研究。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系统不是由各个要素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当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同样,如果从宏观来说,把整个社会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工业园区图书馆则是其中的一个要素,那么工业园区图书馆与企业、社会以及个人之间都存在着相互关联的联系,他们之间如何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又相互促进的关系就正是应该运用系统论的思路来思考。同理,如果从微观上看,把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一个系统,其用户、馆员、服务、藏书之间又形成了相互作用的关系,系统论及与图书馆相关的基础理论对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发展均提供了建设性参考模式,对于发展过程的思考提供了新思路。

3 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模式

3.1 关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主体

一个图书馆的建立,首先需要有建设主体,即对这个馆的建设提供经费保障的政府、团体或者个人。[5]首先从公共图书馆的概念界定上就不难看出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管理、资助、支持的。一般来说,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大都是按照所属行政区域设置,即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及地方政府等。但这并不代表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主体必须是单一的“地方政府”,也可以有多个建设主体。

首先,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建设主体。政府作为建设主体可以为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为政府作为一个行政机构,它可以从政策和财政等各方面对图书馆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支撑,这也是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公益事业一般都由政府筹办的重要原因所在。

其次,加大其它建设主体的构成比例。既然建设主体可以是政府、团体或者个人,那么团体和个人亦可以成为图书馆的建设主体。但是秉承公共图书馆均是由政府作为其最根本的建设主体,也是图书馆建设最有保障的主体,那么可以考虑团体和个人作为图书馆的支持性建设主体而存在,可以对图书馆的建设提供设备、资源、物业服务等方式成为图书馆的支持性建设主体。同时,图书馆可以采用各种信息服务的方式对支持性建设主体予以回报。

3.2 关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办馆模式

根据目前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建设情况,大体分为独立办馆和总分馆两种模式。其中独立办馆是指该图书馆是一个独立的单位,对本馆的发展和运营拥有全部的管理权,一般隶属于当地政府。而总分馆则一般是依靠当地实力较强的公共图书馆,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其分馆,图书的采编、员工的培训可以由总馆来承担,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其分馆则主要侧重于信息情报、定题服务等研究型服务。

虽然目前工业园区图书馆作为独立馆的比较多,但是从管理及信息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角度来看,总分馆制更适合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运行,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使其更快的发展。

首先,工业园区图书馆虽然有别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侧重及内容,但是其本质还是属于公共图书馆并且也承担本区公共图书馆的职能,那么当地有较强实力的公共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就有很好的工作及管理经验。

其次,工业园区图书馆在文献的馆藏建设上主要侧重于经济、法律、管理或其他政策性文件。因此,在把握好馆藏重点文献的采购和管理上,其他类型的图书完全可以依靠总馆的统一采购及编目。这样即有利于总分馆之间文献信息的共享又节省了文献的采编费用。

再者,工业园区图书馆其主要任务就是为园区内企业及各机构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当把一部分繁琐的图书整理工作交由总馆负责,工业园区图书馆可以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深层次信息服务的开展。

综上所述,无论从其性质还是从资源配置及管理上来看,工业园区图书馆的办馆模式都必然逐步趋向于总分馆模式的构建。

4 关于工业园区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工业园区图书馆在本质上同公共图书馆一样属于公益性非营利性机构,但是因其自身特点又有其特殊性。工业园区图书馆除了具有传统公共图书馆的职能之外,还要肩负着向工业园区企业及其他单位机构提供信息咨询的情报中心的职能。[6]所以,工业园区图书馆的服务不仅要保持公共图书馆传统的服务项目,同时还要开展更多服务于园区企业、政府机构等单位的针对性信息服务。最终实现为园区经济建设、科技发展服务,为招商引资、领导决策服务,为文化教育、社会发展服务的综合目标。

4.1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特征

工业园区不同于一般的社区或商业区,它存在产业集中、人员专业水平高、居民分散、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高等特点。[7]他们自助检索能力较强,善用网络检索,对政策性、技术性等专业信息需求集中,并且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较高。

(1)服务方式:注重个性化主动型服务。在现代化的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一定要“走出去”主动向社会及目标用户推广自己的服务,使用服务营销策略,在扩大其影响和推广服务上会有很好的效果。同时应该根据用户的特点选择适用的多种服务方式,为用户提供最便捷快速的信息服务方式。

(2)服务内容:注重研究型情报型服务。工业园区图书馆其最主要的职能之一就是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一般其用户多为企事业等单位机构,所需信息大多需要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再加工整理成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情报。尤其是当用户需要某一主题定题服务的时候,则需要对此类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以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信息内容和结果。

(3)服务效果:并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工业园区图书馆属于“服务经营型”单位,在做好其基础信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不仅要获取良好的社会效益,以树立其图书馆服务品牌,同时也要通过其专业的信息技能和服务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在此,其经济利益的获取不是其提供服务的目的和追求,其经济利益的获取是对知识密集型劳动的一种报酬并且将用于馆内基础建设及服务的开展。

总之,工业园区图书馆的用户决定了其信息服务必须要具备个性化主动型的服务方式和研究性情报型的信息服务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4.2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范围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内容主要为基础信息服务和专业信息服务两方面。其中基础信息服务是面向所有社会公众,主要包括:文献资料借阅、信息参考咨询、读者活动等基础性的服务。专业信息服务则是针对园区企事业等单位提供的专业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主要包括:科技查新、企业竞争情报服务、定题服务、专业培训讲座等方面的专业信息服务。

总的来说,工业园区图书馆在保持传统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之外,也需要为企业量身打造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信息资源库,以满足企业用户全方位、综合化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

[1]工业园区图书馆[EB/OL].[2010-11-01].http://baike.baidu.com/view/2805946.htm.

[2]公共图书馆[EB/OL].[2010-12-07].http://baike.baidu.com/view/180667.htm.

[3]准公共物品[EB/OL].[2010-12-15].http://baike.baidu.com/view/480934.htm.

[4]许磊.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现状分析[J].情报科学,2005(12):1908-1913.

[5]邱冠华,等.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模式、技术支撑与方案[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202.

[6]季晓林.我国开发区图书馆建设刍议[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99(5):8-12.

[7]马永宽.关于经济园区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工作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123-125.

猜你喜欢
工业园区图书馆信息
表面处理工业园区的机遇与发展(一)
磐安工业园区
图书馆
订阅信息
邮亭工业园区管委会
展会信息
去图书馆
工业园区环境治理之法律思考——以新疆阿克苏市工业园区为例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