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媒:中国小说借助电影来拓宽受众

2012-02-16 08:33
环球时报 2012-02-16
关键词:电影业严歌苓小说家

法新社2月13日文章,原题:小说家开启中国电影发展新篇章

著名华人小说家严歌苓读者众多,遍布中国内外。自从电影导演张艺谋把她的作品《金陵十三钗》拍成电影后,严歌苓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连她自己都有点措手不及。

严歌苓说,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这使她感到非常荣幸,因为电影能将小说介绍给更多观众。任何一名小说家都会欢迎这样的改编。中国电影业发展迅速,不断创造新纪录。因此,电影制片人越来越倾向于从改编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

据估算,2011年中国电影产业吸金约131亿元,同比增长29%。预计今年全国将新增2500块大银幕。目前,政府每年只允许20部外国电影在中国上映。因此,中国更需要拍出自己的电影,也需要更多创作灵感。而中国有大量的作家愿意与电影人分享自己的作品。严歌苓认为,中国和美国一样,所谓的纯文学正在走下坡路,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可以拓宽作品的读者群。

电影导演彭浩翔对这一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也认为,中国电影业越来越需要好的文学作品,这一需求为作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使他们有机会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这需要一个过程,而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逐渐放松也会对此进程有所帮助。

久居香港的作家邓肯·杰普森最近刚刚出版自己的首部小说,讲述上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上海的一段故事,故事似乎就是为电影改编量身定做的。杰普森坦言,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和写作关于中国故事的人开始考虑让自己的作品走进电影院。他很乐于看到别人改编他的作品,因为看到别人如何解读自己的作品是件很有意思的事,尤其是看到电影人从视觉艺术和电影叙事的角度来解读自己的作品,更为有趣。

对于严歌苓来说,她不仅乐见自己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而且希望能有更多小说通过电影的方式为大众所知。“在中国,制作电影和电视剧的热钱很多,因为国内市场太大了。”她说,“这是世界了解中国创作的方式,也是我们作家作品走向世界的通道。”▲(作者马修·史考特,张博译)

 

猜你喜欢
电影业严歌苓小说家
《刺杀小说家》 分镜故事板
电影业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去芜存菁
小说家的才智是什么
拥有小说家的眼睛
武 装
武装
严歌苓四入赌城
错位
俄要加强扶持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