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北社乡晚秋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

2012-02-20 05:21邹波郭永旺侯玉王向荣路世竑王补明王顺平
山西农业科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姬鼠捕鼠鼠类

邹波,郭永旺 ,侯玉 ,王向荣 ,路世竑 ,王补明 ,王顺平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32;2.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 100125;3.山西省植保植检总站,山西 太原 030001;4.平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山西 平顺 047400)

鼠类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是传播鼠疫、黄热病等多种传染病的重要媒介。在我国证实携带病毒的数十种鼠类中,褐家鼠和黑线姬鼠分别是家鼠型和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1]。鼠类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居住环境、生存质量,还直接为害农业生产,造成粮食作物减产[2]。鼠类危害也严重阻碍了山西省农林牧业生产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改善环境和防治水土流失项目的有效实施。近20a来,山西省部分地区的鼠类研究已有过相关报道[3-8],但对山西省晋东南农田鼠类分布和数量配置的研究目前尚未见报道。查清山西省晋东南地区鼠类的分布和数量配置等基本情况,了解当地鼠类的多样性,可为当地鼠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预防鼠传疾病的发生及维护当地生态平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工作区概况

平顺县国土面积1550 km2,山大沟深,自然小气候和栽培条件复杂多样,有耕地1.2万hm2,地块小而分散,山坡地、旱垣地占到80%以上[9]。气候干旱少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研究地位于晋东南平顺县境内的北社乡清和村农田,位于潞城、壶关、平顺3县交界地带,海拔980m,林草覆盖度不高,水土流失严重;农作物以种植玉米为主,也种植有部分谷子、大豆、马铃薯、小麦、向日葵等作物和白萝卜、辣椒、番茄等蔬菜,零星栽植有核桃、山楂、柿子、苹果、梨、花椒等树木。

2 工作方法

2011年晚秋季节(11月15至20日),对平顺县境内的北社乡清和村农田2种生境类型,即坡地农田和沟川地农田进行调查。用铁板捕鼠夹和捕鼠笼等捕鼠器械获取实物标本,根据实物标本统计鼠的种类和数量。捕鼠铗使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金猫牌大号捕鼠铗(150mm×80mm)和北京市隆华新业卫生杀虫剂有限公司生产的隆华牌捕鼠夹(140mm×80mm×70mm)),以生花生仁为诱饵,鼠铗直线放置,铗距5 m,行距大于50m;捕鼠笼使用江西贵溪捕鼠器械厂生产的捕鼠笼(260mm×120mm×120mm),用4~6 cm长的玉米段加新鲜苹果块、核桃仁、花生仁、向日葵籽穿在一起组成混合诱饵放在笼中,在笼口撒10~15粒玉米籽粒诱鼠进笼,笼体以野草略加遮盖。每日下午布铗布笼,次日下午收查,每个生境区累计调查铗数300铗、笼数150笼,统计每个生境区捕鼠数量、计算捕获率并鉴别鼠种。以总捕鼠数除以总有效铗数或笼数计算总捕获率。统计坡地和沟川地农田地带各鼠种的捕获数量,分析鼠种组成情况并以各鼠种捕获数除以总有效铗(笼)数计算各鼠种的分捕率。

3 调查结果

3.1 鼠类的区系组成

调查共捕获5种鼠类,属3科4属,分别是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岩松鼠属(Sciurotamias)的岩松鼠(Sciurotamias davidianus);鼠科(Family Muridae)姬鼠属(Apodemus)的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鼠科鼠属(Rattus)的社鼠(Rattus niviventer);仓鼠科(Family Cricetidae)仓鼠属(Cricetulus)的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按动物区系成分划分[10],属于古北界的种类有岩松鼠、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占80.00%;属于东洋界的种类有社鼠1种,占20.00%。其中,松鼠科岩松鼠、鼠科社鼠,为2000年8月1日颁布的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的动物[11]。

3.2 鼠类的分布

调查捕获的5种鼠类中,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只分布于坡地类型区,且数量较少;鼠科的社鼠则多分布于坡地类型区,是坡地类型区的优势鼠种,但在沟川地农田也有活动。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则多分布于沟川地农田,分别是沟川地农田的优势鼠种和常见鼠种,它们在坡地类型地带虽有分布但数量较少。总体来说,坡地类型区不仅鼠的种类多而且分布数量也多,即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样的坡地类型区鼠的种类和数量均多于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的沟川地。当地2种农田类型区鼠类的铗捕和笼捕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坡地和沟川地带不同鼠类的铗捕数量和分捕率

3.3 鼠类的数量配置

将此次调查捕获的253只鼠按种类分析其数量构成比例得出,晚秋季节当地农田鼠种的数量构成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当地该季节数量最多的鼠类是鼠科的社鼠,占40.71%,为优势鼠种;其次是仓鼠科的大仓鼠和鼠科的黑线姬鼠,分别占23.72%和18.58%,为常见鼠种,而黑线姬鼠是姬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1],应予以重视;松鼠科的岩松鼠和鼠科的大林姬鼠在数量上较少,分别占6.72%和10.28%,属稀少种。

表2 坡地和沟川地带不同鼠类的笼捕数量和分捕率

3.4 最适捕鼠时间

选择晚秋季节调查,较容易捕鼠。笔者曾在农作物和果树果实尚未收获的10月20—22日,在当地进行过铗捕调查,铗捕率很低(2.33%),且只捕获了社鼠1种鼠类,调查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当地农田鼠类的分布和密度等真实情况。而当地农作物和果树果实已经收获完毕的11月15—20日,在相同地点再次调查,铗捕率达到了21.00%,提高了9倍。10月20—22日到坡地农田布铗时曾多次目击松鼠科(Family Sciuridae)花鼠属(Tamias)的花鼠(Tamias sibiricus senescens)活动,说明当地坡地农田中有花鼠分布,而11月15—20日调查时始终没有捕到花鼠,也没有发现花鼠活动,可能是晚秋季节气温较低(11月19日夜晚温度降到0℃以下,路面积水处清晨略有薄冰),花鼠准备过冬进行间歇性冬眠,已不再进行取食活动。因此,表1、表2和图1只列出花鼠,而无数据。

综上所述,在晋东南鼠类分布和密度调查时期应选择晚秋季节,此时大部分鼠类的冬季储粮活动还没有结束,铗捕和笼捕鼠类比较容易,捕获率较高,但越冬较早的花鼠可能因气温较低而捕捉不到。

3.5 铗捕法与笼捕法捕鼠的比较

铗捕法是目前鼠情调查时使用最多的方法,铗捕法的优点是鼠铗体积小,携带和布放方便。但因诱饵小,对岩松鼠等体型略大的鼠类缺乏引诱力,所以很难捕到岩松鼠。另外,鼠铗捕到的是死鼠,不能捕活鼠。笼捕法捕到的是活鼠,可用作各类活鼠试验,但因捕鼠笼体积较大,携带和布放不方便,一般在必须捕捉活鼠时才使用。此次调查同时使用了铗捕与笼捕2种方法,而且在捕鼠笼的挂钩上悬挂了多种诱饵来增加对鼠类的引诱力,特别是晚秋季节正是大部分鼠类的冬季储粮活动高峰期,4~6 cm长的玉米段加新鲜苹果块、核桃仁、花生仁、向日葵籽穿在一起组成的混合诱饵,对鼠类有极高的诱惑力,因此,笼捕捕获率远比鼠铗捕获率高,而且可捕到鼠铗捕不到的岩松鼠。

不同类型区铗捕法与笼捕法捕鼠效果的比较如图2和图3(为增加直观性,将铗捕和笼捕无法捕获或没有捕获,但当地确有分布的中华鼢鼠、花鼠等种类以0捕获率的形式加在了图2和图3中)所示。

从图2,3可以看出,混合诱饵的笼捕法捕获率高于铗捕法,对大林姬鼠、黑线姬鼠、大仓鼠、社鼠等种类笼捕法的捕获率是铗捕法的2倍以上,且笼捕法捕到的鼠种类多,可捕到鼠铗捕不到的岩松鼠,因此,有条件的地方鼠情调查时可2种方法并用,可以更全面地掌握鼠情。

当地坡地农田中还发现有鼹形鼠科(Spalacidae)鼢鼠属(Myospalax)的中华鼢鼠(Myospalax fontanieri)的分布,且人工捕捉了1只活体标本,而铗捕和笼捕无法捕捉到地下活动的鼢鼠。因此,表1、表2和图1中没有中华鼢鼠。

[1]王陇德,齐小秋,陈显义,等.病媒生物防制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韩崇选,吕复杨,卜书海,等.陕西林区啮齿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4,19(3):99-104.

[3]宁振东,王庭林,邹波,等.山西省社鼠的分布及其危害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4,32(专刊):137-141.

[4]邹波,李健.黄土高原隰县农林生态区夜行性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7,35(7):71-73.

[5]邹波,刘志鹏,张慧娣,等.雁门关地区哺乳动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08,36(12):114-116.

[6]邹波,宁振东,王庭林,等.黄土残塬沟壑区农田害鼠日食量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5,10(增刊):60-62.

[7]邹波,张惠娣,宁振东,等.山西娄烦生态区鼠类数量配置和变动规律研究[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5):62-64.

[8]王庭林,常文英.吕梁山中部丘陵农林生态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38(8):50-52.

[9]路世竑,琚建良,王顺平.浅谈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现状与趋势[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20-21.

[10]张越,刘建书.中国黄土高原啮齿动物区系地理区划初探[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25(增刊):4-16.

[11]邹波,王旭,郭永旺,等.晋西隰县鼠类区系及其天敌资源评估[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1(7):74-76.

猜你喜欢
姬鼠捕鼠鼠类
捕鼠记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大林姬鼠与黑线姬鼠生物学指标对比分析
捕鼠能手小花猫
大林姬鼠和黑线姬鼠消化系统中酶的分布与活性分析
大林姬鼠与黑线姬鼠蛋白质电泳的比较
黑线姬鼠和大林姬鼠消化系统中过氧化物酶的比较分析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拉里不走 唐宁街10号“捕鼠官”续任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