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城青杨林主题公园规划设计

2012-02-26 02:17吴小峰王乐辉邹玉和吴泞孜
四川林业科技 2012年3期
关键词:色拉青杨稻城

白 平,吴小峰,张 强,王乐辉,邹玉和,吴泞孜

(l.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l008l;2.茂县林业局,四川茂县 623200)

稻城·亚丁具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其中青杨树(Populus cathayana)生态防护林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生命禁区的奇迹”。此次青杨林主题公园规划设计,正是依托600余hm2青杨树生态防护林为基础,将“生命禁区的奇迹”规划设计成为集“游览、休憩、教育、实践等人文活动与生态系统保护”于一体的主题公园。

景观面貌上采用保护性设计,即最大限度地参与自然,营造具有野趣的景观。这种景观空间为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从而带来了生趣。当人的活动介入到公园中,就产生了情趣。当野趣、生趣,情趣可以和谐共存时,人和自然之间也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形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生生不息的生命圈。规划理念体现在对原有基地形态上的尊重,形成在原有肌理和脉络上进行新一轮的设计叠加。现有特征,作为历史记忆的片段,保留了人们对这块地的开发痕迹。新一轮的规划基本保留原有方格(林网,路网)网,改良形成新颖的游览车道、步道和广场,同时采用大胆的圆弧和斜线将原有肌理加以强化突出,形成现代感极强并个性鲜明的新规划骨架。新与旧景观元素的穿插叠加,形成传统与现代意识在同一场地中的有趣对话,从而实现以改造为主,推陈出新的造园理想。

l 概况

稻城,古名“稻坝”(藏语音译),意为“山谷口开阔地”。光绪三十三年(l907),在此试种稻谷,祝其成功,奏设“稻城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东侧,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稻城其北距州府康定432 km,理塘l47 km,省会成都8l0 km,南距云南中甸300多km(图l)。

图l 公园位置图

稻城县幅员总面积7 323 km2,县城海拔3 745 m。是一个典型的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县,工业的发展较为薄弱,经济发展的主体仍是传统的农业和较低层次的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境内三大主要河流为稻城河、赤土河和东义河,支流有巨龙河和俄初河均汇入木里县水洛河注入金沙江,属金沙江水系。

稻城县地处亚热带气候带,由于青藏高原复杂地形的影响,使得全县呈现青藏高原型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特征,属大陆季风高原型气候类型。

2 资源评价

规划区拥有受国家、以及国外林学界高度重视和普遍赞誉的“600余hm2青杨林”、红草地以及特色城镇——稻城及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江河径流、天然的茹布查卡温泉等自然景观资源、藏民族民俗文化资源,建设青杨林主题公园的资源优势明显并富有特色。

随着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等五大精品旅游区和西环线全面启动,三州通县油路工程基本竣工,康定机场、稻城机场和亚丁通往泸沽湖、香格里拉县(中甸)跨省公路建设在即,其交通环境将较大改善,可进入性大大提高。毗邻的云南香格里拉县、丽江已成为旅游热点,泸沽湖正在形成旅游热点,稻城旅游接待环境巳得到极大的改善,青杨林主题公园开发的外部条件也基本成熟。

3 规划原则

3.l 整体性原则

稻城青杨林主题公园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工程以及公园建设项目在满足对青杨林进行保护和其自身功能发挥的前提下,要充分与建设区其他功能组分形成有机的结合,满足系统整一性的要求。

3.2 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异质性原则

规划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并实现物种多样性与景观多样化原则,以求充分利用不同植物种类生态位,利用各种自然景观,创建稻城河、傍河两岸美丽的生态环境。

3.3 生态、景观、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的原则

稻城青杨林主题公园生态绿化和景观绿化工程主要体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但也不能忽视经济效益,应合理、适当地兼顾经济性原则,从而实现生态、景观、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3.4 景区景点绿化相结合原则

森林公园绿化要以景区绿化、景点绿化相结合为原则,各景点及景区绿化要力争有不同的植物景观特色,使森林植物景观与人文景观相协调。

4 总体布局及功能分区

4.l 总体布局

稻城青杨林森林主题公园北起桑堆南到查卡,东起省母乡西止色拉乡。主要由(桑堆乡—金珠镇—省母乡—色拉乡—傍河乡)等乡镇组合成主题公园,南北长约l2 km,东西长约9 km,规划总面积2 263.3 hm2。其中核心区规划面积 800.47 hm2,外围景区规划面积745.l3 hm2。

根据稻城县青杨林生态观光资源特色与空间分布特点,将主题公园归结为“l l3”型规划格局,即“一线、一中心、三景区”(图2)。

一线:桑堆乡至色拉乡线:(本区主要景点有—红草地—白塔—青杨林)。

一中心:核心景区:(以金珠镇杨树林为中心景区)。

图2 公园总体布局图

三景区:城西(色拉)景区;城东(省母)景区;城北(白塔)景区。(以金珠镇为中心根据资源分部按东、西、北规划为三个景区)。

4.2 功能分区

稻城青杨林主题森林公园景区,由核心景区和外围景区组合构成。

核心景区:以金珠填青杨林城西(色拉)景区;城东(省母)景区;城北(白塔)景区规划区(图3)。

图3 色拉景区规划图

外围景区:以色拉、傍河、省母的山水风光、红草地湿地水生植物和如布查卡温泉水体物质为基础,形成高质量的风景旅游资源。

4.2.l 核心景区

本区位于城西(色拉)、城北(白塔)景区省道2l6线傍河北岸由稻城至寒桑村公路左边青杨林内的疏林地,规划占地面积5.4 hm2。景点有:

世外青杨林:本区位于稻城西郊,为稻城去郊外过渡区域,这里一大片茂密的青杨林,秋季树叶金黄一片,为游人提供青杨林景观观光、休憩等场所。

主题森林公园主入口 (主大门):公园主入口(大门)位于稻城迎宾大道右则,是青杨林森林公园的门面、对外形象窗口,在此处规划修建藏式主大门。公园次要出入口二门):次要出入口位于稻城2l6省道至寒桑村路口处,是金珠镇进入青杨林公园风景区的次要出入口。入口处设旅游服务站,以导游图、图片、实物等形式向游客介绍安排旅行活动服务等项目。

湿地植物观赏景观区:位于公园主入口右侧,青杨林内与民族风情园彼临,规划面积约l.2 hm2的湿地植物景观观赏园,在水域内栽植高原水生和耐水湿观赏植物,如:珠牙蓼、湿生扁蕾等,以丰富公园景点景色和植物品种资源。

高原观赏(花卉)植物收集繁育区:位于县林业局龙古苗圃内。规划为。33 hm2高原观赏(化卉)植物收集和繁育园,收集品种40个~50个观赏价值高且易于载植的品种进行推广栽植,以丰富公园景观和进行高原植物科普教育。

民族风情园:位于公园主入口处右侧,规划面积8 hm2。在园内散生青杨林中现有分布已建藏式民居,并初具规模;可开展藏式农家旅游接待(藏家乐)初步服务。

主题公园管理区:公园管理区位于公园民族风情园区南面,现林业局驻地苗圃内,规划面积l.8 hm2。

青杨林纪念碑(小广场):纪念碑(广场)是森林公园标志性的景点,是纪念重大节日活动及重要领导同志、国内外友人视察等纪念性活动场所。

游乐园:位于民族风情园广场东侧,规划占地面积为0.4 hm2,园内设置一些小型健身器具及游乐设施,并对其健身特点和游乐规则作相应说明,以供游人健身和游乐。

民俗商业街:商业街造型古典,运用现代的建筑手法表达了传统地域风格,满足了旅游商业及餐饮娱乐的多功能需求。基地由拓展训练营、体验农业园、汽车旅馆等组成,丰富旅游结构。

野营区:野营活动是户外游憩的一种,是暂时性地离开都市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帐篷、睡袋、小木屋在郊外过夜,享受大自然。

4.2.2 外围景区

色拉风情摄影点:位于省道2l6线色拉乡,规划占地0.0l hm2。规划在公路旁设置标示牌和风情摄影区平台,供游人拍摄色拉日出晨景及草地美丽的色彩(图4)。

藏白马鸡驯养管理区(观光园):本区位于城东(省母)景区青杨林中部,规划占地l0.67 hm2。驯养场旨在研究白马鸡,开展人工饲养,保护国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

图4 省母景区规划图

傍河人工湖景观区:位于县城迎宾大道桥傍河的下游l 000 m段的区域,水面积l5.93 hm2。规划在大桥的下游河道l 000 m处修筑溢水大坝,将该段流域水面抬高2 m,以增加水面面积和蓄积,形成傍河人工湖景观区。在该区域内增设水上游乐设施开展水上游乐项目。

5 浏览线路规划

5.l 公园景观车道游览线路规划

在公园城西(色拉)景区规划景观车道,其游览线路为:公园大门停车场——公园大门——民族风情园区——公园管理区——沿青杨林大道——滨河大道——野营景观区。

5.2 公园景观步道游览线路规划

公园青杨林内供游人休闲、游憩的步道,该步道与各景点相连且相循环,游人可从各景点出入景观步道。

5.3 公园景观马道游览线路规划

在公园城东(省母)景区、城北(白塔)景区规划景观马道,其游览线路为:多功能民俗活动景观区——沿傍河岸过稻坝拱桥——再沿傍河岸(青杨林对岸)至扎冲沿稻城河上游岸边——省道2l6县沿路——卡公口藏族文化特色景区停车场——青杨林及县城全景观景平台景区(图5)。

图5 公园浏览线路

6 结语

通过对稻城县城附近600余hm2郁闭成林的青杨树林的规划,一方面将青杨林主题公园打造成为稻城发展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稻城森林城市建设以及开展青杨林森林旅游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为有效的保护好被誉为“生命禁区的奇迹”的600余hm2青杨林,并更好的发挥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使得对600余hm2青杨林进行保护性开发成为必要和必然。

[l]赵建民.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l.

[2]赵世伟.园林工程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0.

[3]王乐辉.青藏高原东缘高山花卉[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色拉青杨稻城
Three New Species of Diploderma Hallowell,1861 (Reptilia: Squamata:Agamidae) from the Shaluli Mountains in Western Sichuan,China
美是色拉的第一要素
我和妈妈的和解
小当家之制作水果色拉
稻城四色
青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
20个木桶的心愿
20个木桶的心愿
最后的香格里拉
——稻城
结合工作实际浅谈青杨楔天牛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