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里“梦”的美学表现手法

2012-02-27 09:12李欣童
艺术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隐喻

李欣童

摘要:本文通过对几部影片中描写“梦”的镜头进行浅显的美学分析。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电影是如何展现梦境的虚幻意境,观众如何能区分梦境与现实的镜头,以及这些关于梦的镜头对整个影片的作用和联系是什么。从默片时代到现在的电影中,产生了很多超现实主义的梦的镜头。无论是镜头的画面还是音乐等要素,都有各自对其理解的不同风格的镜头组合呈现。现实中的梦境不管是否是被复制到电影中还是对其进行了二次化创造的结果,其能吸引观众的眼球并令其信服的原因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梦;隐喻;官能愉悦;叙事逻辑

0引言

现实中的梦是人内心精神世界的反照,是无意识的行为。就像人们常说的“日有所思夜,夜有所梦”一样。梦在人的生活中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人们对其神秘色彩也颇具吸引力。为了解人的精神世界,很多心理学家也对它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而当它被当做电影的一个片段被搬上银幕时,也不言而喻的吸引着众多观众。

在欣赏一部影片时,导演所呈现出的镜头往往是对剧本进行了二次化的重造和对镜头的取舍。观众看到的画面往往是经过筛选并且最终与导演的目光合一。正因如此,导演希望观众能得到经过他选择后的官能愉悦。在呈现梦的画面时,导演当然是希望观众相信这是一个梦境。接下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电影中导演对梦的诠释。

1电影里“梦”的画面语言表现手法

在对梦的画面进行框架选择时,导演加入了自己对梦的幻想,即使是在电影的黑白时代。早期拍摄的《野草莓》在诠释梦的画面用简单的黑白作为色彩基调,空洞的、简单的构图做为梦的场景。构成整个梦境的这些元素,让我们觉得荒诞和可怕。这段梦没有一句对白,配乐在其中制造起了跌宕起伏的恐惧气氛。这与现实中噩梦的有些场景元素很吻合。在这些元素作为镜头被组合成一个梦境时,呈现出一种死亡的可怕气息。不管怎样,一个梦的场景更多的表现为一个简单的、空洞的段落,与复杂喧嚣的现实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色彩时代的来临无疑为电影创造了更具鲜活的表现。在后来的很多影片中也描写了梦的镜头,而更多的是以光和色彩以及薄纱式的拍摄和制作手法来制造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朦胧感,让人产生飘渺和迷离的感觉。镜头也多富有幻想色彩,也有了符合常理的对白。而有些作品,除去进入梦和结束梦的镜头,展现的是现实生活的场景,如《盗梦空间》和《罗拉快跑》都是一部纯粹的现代电影。熟悉的画面、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加上对话、音乐、节奏等等,这些现实中也可找到的元素被罗列进了梦里。似乎想表现梦与现实的零差距,甚至只是人在两个不同的空间来回穿梭。但《盗梦空间》作为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所谓的人能控制梦这一说法是建立在了虚构的理论基础之上进行的,也在传递一种信息:生活与梦都是可以被控制的。即便这仅仅存在于电影的思维里成立。这类影片中梦的段落就画面来说与现实是区别不大的,它更多的是通过表现一些超自然、超现实的场景或是一些闪回镜头来提醒你:这是在梦里或你才从梦里醒来。甚至会误导你梦亦现实,现实亦梦。

2电影里梦的叙事逻辑分析

心理学家雷奈·泽若在论及弗洛伊德反复提到一个观点的根源时肯定的说,“梦内容如果被完全变换到银幕上去就会造成一种晦涩难懂的电影。”的确如此,即便是最荒诞的电影里表现梦的逻辑和现实里的梦的逻辑总会有区别的。

做梦的人是无意识的,而看电影的人是有意识的。所以他知道在现实的梦中没有真正的荒诞,因为梦中一切让人惊讶的东西都在睡眠的前提和无意识的幻想中被理所当然的肯定。而看电影的观众正是处于清醒的状态来看梦中的景象才会感到荒诞和惊讶。也许他会把电影中表现梦的场景拿来与真实的梦的场景做比较。但是在观看电影时,他还是无意识的把表现梦的场景和现实的场景很好的区分开来。这是因为,即便是电影里看似最荒诞的梦,也具有强烈的逻辑性。观众正是跟随其逻辑性去观看和思考的。如《罗拉快跑》,该片以三个梦组成,三个梦讲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把第一个梦看成是一种预示,那么在第二个梦和第三个梦里,女主人公想摆脱本来的结局,在到达其梦的终点的过程中是极具逻辑性的。因为单独看这三个梦,都像是主人公有逻辑性的做着同一件事。这里的梦的内容成了“类似梦”的现实写照。是逻辑节奏将其拼接成了一个完整的电影。本来难以理解的梦,在电影中成了人对其寄予希望的东西,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梦给予梦中去实现。

3梦片段在影片中的作用与联系

梦和幻想往往成为了导演、作家的创作灵感的来源。梦中怪异的场景、奇妙的牵引力、不由自主的进行某项活动等等,这些都是无意识的大脑有意识的运行产生的幻象。当然也不是每个人每天都会做梦,促使这种幻象的产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现实。心理学上,理解梦中出现的动物、人、机械、建筑等都是人的压抑和欲望的写照。电影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个理论,把梦中出现的事物表现为一种修辞方式“隐喻”,具有象征意义。

人在做夢时,自身出现在梦中却看不见自己,无意识成为眼睛带你进入到奇妙的梦境世界。然而你相信你在梦里所看到的场景吗?相信在梦中经历的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吗?单就影片《穆赫兰道》中其中一个小片段,导演将这两个问题很好的连接了梦与现实的关系,并诡异的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例如:好奇心、害怕。这两个心理结合在一起无疑存在矛盾,然而矛盾又充斥着事物的发展。所以这种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用在了《穆赫兰道》的一个验证梦的真实性的片段里:一个男子做了2次与日落大道(地名)有关的梦。他与警察在快餐店里面对面坐着讲述着梦的内容,比划着梦里出现的人物事物的角度、位置等。重要的是他在一面墙的背后看到了“魔鬼”(长相丑陋可怕的乞丐)。讲完这些,我们看到他动作和神情都表现的紧张和不安,因为紧接着他将验证那面墙的背后是否存在那个人。随着客观镜头与主观镜头的切换,影片节奏到达一个高潮,小景别稍微晃动的镜头前,出现了一个丑陋的乞丐。男子当场吓昏倒地。观看的我也被吓了一跳。这种主观镜头与客观镜头的来回切换很容易将人吸引到影片中的场景。梦在现实中得到了验证,这种结果显然是诡异的。但只有电影可以将所有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所以,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东西,让其在梦中得到实现。

4总结

也许现实中,我们都存在这样一种既好奇又害怕的心理。例如,梦里发生不好的事情,我们会尽可能的让自己忘记,尽可能的让自己相信那是假的,只是做梦,尽管梦里的一切那么逼真。总之,电影中表现梦的段落,不但揭示了人性中隐藏的欲望和压抑的情绪和性格上的弱点,带动人去思考,也带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整个影片更具有逻辑性和想象空间。表现梦的画面更具有想象力、色彩、特效和主人公超我的表现等因素曾添了画面的丰富感,也使整部影片更具有层次感和时空感。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安·麦茨著(法).想象的能指:精神分析与电影[M].王志敏,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梅内盖蒂著(意).电影本体心理学:电影和无意识[M].艾敏,刘儒庭,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3]南野著.影响的哲学:西方影视美学理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4]弗洛伊德著(奥).梦的解析[M].赖其万,符传孝,译.九州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隐喻
习近平新年贺词中的隐喻探析
汉韩“风/바람”的隐喻对比研究
《活的隐喻》
描写·对照·隐喻——阿来《瞻对》艺术谈
隐喻手法帮你理解词义
“足”的隐喻认知对比研究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多模态视角下的隐喻*——兼评Charles Forceville 的隐喻研究
从“隐喻意义”的流变看尼采和德里达的隐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