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音乐教育中的审美缺失

2012-02-27 09:12缪高燕
艺术科技 2012年6期
关键词:情趣美育情感

缪高燕

摘要: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魅力的塑造。但是,目前的音乐教育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就音乐教育中审美缺失现象提出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审美情趣;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它通过对人审美能力的发掘和培养,通过构建人的审美心理,达到人的心灵陶冶和人格魅力的塑造。音乐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那么什么是审美情趣呢?古今中外的先哲都不同程度揭示音乐的审美本质。在《现代汉语辞海》中是将二者分开解释:审美——发现、感受、评价、欣赏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情趣——性格志向与喜好习惯。在《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一书中:审美情趣是个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某些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好和偏好。在《美学与美育词典》中:审美趣味又称审美情趣,是人从一定审美需要出发对各种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情趣、态度、兴味和追求,是人的审美意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审美态度、审美能力的一种表现,并且是它们的结果。相比之下,后者的解释更加全面、更加科学。

教育家霍林姆斯基就这样说过“能够欣赏懂得音乐,这是审美修养的基本标志之一,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完美的教育。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才是音乐开始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语言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达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所以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因此,审美情趣的培养是音乐教育本质的要求,是音乐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环顾我们的音乐教育,其现状不太让人感到满意,在教学中,往往太注重教学的外在形式而忽略了音乐过程中的教育作用,更是抹煞了音乐的美育功能。

1构建音乐审美心理结构

音乐感情的艺术,是培养爱的温床。审美教育学认为,美育的实质是感情教育。音乐教育的特点是以情动人,以美感人。所以,对音乐教育的改进,应从“情”和“美”的视角切入,把着眼点放在对音乐教学的“情感化”和“审美化”的构建上。

音乐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包括对音乐审美感知、音乐审美想象、音乐审美理解和音乐审美情感的培养。这些能力是帮助审美个体形成审美经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当然,审美活动的最后升华和理想形式的实现,还需要包括审美观念、理想、趣味等审美意识和价值标准的参与与调控。可见,构建音乐审美心理结构,培养审美能力是个体与审美对象发生价值联系的必需通道,是满足审美需要,接受审美意识的调控,形成审美经验的保证条件。

2合理构建音乐美育的方式和方法

由于音乐教育的效应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音乐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营造环境,帮助情感培养。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地营造愉悦、宽松的环境,重视师生之间积极融洽的情感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

(2)创设情境,加快情感投入。创设情境的目的是达到心理暗示,心理暗示的本质就是情境感染。教师根据需要,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通过暗示,引发情感变化,加快情感投入,达到学习目的。

(3)感受音乐,引发情感共鸣。音乐是情感艺术,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必须有真情投入,去感受、去品味、去想象。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音乐作品,引发情感上的共鸣,收到音乐教学实效。

(4)创造艺术,实现情感升华。让学生投人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得到情感满足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艺术创新的实质是用其他艺术手段进行创新实践,从而再现音乐的情感体验,实现艺术审美的情感升华。

3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曲目

中学生无论在音乐修养、语言、音量、音响幅度、音色变化、音域宽度、或演唱技巧等方面,都可达到比较高的水平,艺术表现力也较强。但是,学生的嗓音还处在不断生长变化之中,因此,要防止学生喊唱,以免损害声带。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用正确的演唱方法来发声、演唱,相反能相对地缩短变声期,必要时也可采用低八度演唱,这对孩子是有好处的。由于身心的发展,对音乐作品,他们逐渐会以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合乎他们口味”的,他们会积极配合,喜形于色,课前课后要求老师教唱或组织听,不感兴趣或厌倦的,学生可能还会“捣乱”。不管是排练还是欣赏,在曲目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审美心理,注意趣味性,要选择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的作品,要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逐渐深化内心情感体验,使学生关注于音乐作品本身,引起情感共鸣,大大提高授课效率。如果长期唱那些远离青少年生活情趣的作品,学生就会丧失歌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学生的审美情趣就无从谈起,美育在这方面就会落空。总之,教学要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选择合适的曲目,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培養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可忽视技能技巧训练

在传统的歌唱教学实践中,教师都非常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却因过于枯燥和专业,结果人为地破坏了儿童的天性,丧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因而,在现代的教学理念提出要淡化技能技巧的学习时,有些教师干脆直接进行歌唱教学,不进行技能技巧训练。其实,这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是非常不利的。举个消除学生对高音恐惧的例子:什么是高音?当一大群人看完演唱会,都拥着往门外挤时,一个女孩突然尖叫了一声:“哎哟!谁踩了我的脚!”这声“哎哟”就是高音,你们生活中就可发出来,还怕什么?自然一点,慢慢地抬起双手,想着把声音顺着手甩出去!结果,学生都笑起来,气氛无形中就活跃了,再唱高音就好多了。

总之技巧与审美不该分离,训练应有机地渗透在审美体验之中,同时要注意教学的趣味性,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技能技巧的学习,化抽象为形象、变不确定为确定、变单调为丰富多彩、变刻板为生动活泼、变机械为愉快灵活。

音乐艺术本身就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本身就是情感教育,音乐教学过程本身更是情感的发展与变化过程。只有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体验、理解、想象等活动,引起学生的“情感震撼”“情感撞击”“情感抒发”“情感宣泄”“情感交流”与“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的审美境界与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 孟湘砥主编.美育教程[M].湖南文艺出版社.

[2] 21世纪教师素质修养[M].浙江大学出版社.

[3] 美学与美育词典[M].学苑出版社.

[4]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情趣美育情感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美育教师
情感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