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空军军魂”高志航之子采访记

2012-03-12 12:12卢立菊孙中山纪念馆江苏南京210014
档案与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烈士纪念馆抗日

卢立菊(孙中山纪念馆,江苏南京,210014)

接到高志航之子高耀汉先生要来抗日航空纪念馆的消息后,我们非常期待,希望能在短时间内近距离地了解高志航烈士的鲜活信息,同时也很想知道他作为烈士直系后代对自己父亲的感受以及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近日,在国民党名将张灵甫之子张道宇先生的陪同下,高耀汉一行来到抗日航空纪念馆参观并亲切地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面对历史的深情回忆

在高耀汉的平和讲述中,我们知道了高志航的主要人生经历。高志航原名高铭久,1907年出生于吉林通化,13岁时投笔从戎,进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学习。1924年东北军扩建空军后,招考飞行员赴法国学习,高志航写了封法语信给少帅张学良,说把名字“铭久”改成“志航”,表明献身航空的决心,就这样他如愿以偿。

1927年1月,19岁的高志航以优异成绩学成回国,随后被张学良任命为东北航空处飞鹰队少校驾驶员,后转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痛感家园沦陷,离开东北军进入南京空军军官学校任教官,因在多次飞行表演中表现出色,1934年晋升为空军第四大队大队长。

1936年10月31日是蒋介石的50华诞大庆。这天,航委会特别在南京举行了一次有英、德、意等国空军参加的空战技术和飞行特技表演。当时正留守杭州的高志航闻讯后,主动驾机前往参加。其间,他以自己的拿手好戏在空中尽情展示,博得场上各路嘉宾的阵阵喝彩,亦使几支欲争高下的外军特技队相形见绌。表演结束后,蒋介石对他的高超技术赞不绝口。很快,消息就通过国内外的各种媒体传了出去。

1937年8月14日,高志航在杭州笕桥机场上空击落一架前来轰炸的日军飞机,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击落日军飞机的中国人。在空战中,他的大队击落日机3架,而自身无一伤亡。此战轰动全国,对全国军民抗战士气具有莫大的鼓舞。高耀汉笑着告诉我们:“蒋介石为此汇来一万大洋,并且专电褒奖我父亲,晋升他为空军驱逐机上校司令。”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途中因天气恶劣,留在周家口原地待命,约有一周的时间。11月21日,11架日机突袭周家口机场,高志航毅然奔向自己战机准备应战,因机械故障,来不及发动飞机,就在日机轰炸中壮烈牺牲,时年30岁。

高耀汉说,当年周恩来称赞高志航“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为抗日牺牲的,为民族牺牲的”。“父亲牺牲时,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他一生都以报效祖国为己任,认为奋勇杀敌是军人的天职。他常说,只有武官不怕死,文官不贪财,国家才会有希望。”

面对现实的坦然乐观

对于自己的生活,高耀汉介绍得非常简略:父亲牺牲时,我只有2岁。1949年,蒋介石派人接我和祖母举家迁到台湾,大姐高丽良和胞妹留在通化老家,家人从此分隔两地。我从台湾政治大学毕业后,进入《新生报》工作,担任记者33年,1986年退休。退休后,我热心于两岸文化交流工作。1993年,组织了台湾华视、中视、台视及《中国时报》、《联合报》、《青年日报》等多家媒体记者赴东北采访,报道东北的发展新貌。

看到高志航烈士在抗日航空纪念馆展览中的重要地位,高耀汉很欣慰,在父亲的雕塑面前拍照留念,并到父亲的墓碑前三鞠躬,敬献鲜花。当问起在台湾如何纪念高志航烈士时,高耀汉笑着告诉我们:“在李登辉、陈水扁时代,台湾大搞‘去中国化’教育,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这些可歌可泣的先烈事迹都快被人忘记了!”不过他表示,这都是暂时的,两岸都会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重视起来的,现在大陆对抗战历史遗迹保护得比较好,多个地方都有纪念父亲的设施,包括在宜昌的墓碑、在成都的铜像、在南京的航空烈士公墓,以及在吉林通化的高志航故居等。

高耀汉说,将父亲的生平拍成电视剧是他很欣慰的事情,会送给抗日航空纪念馆一套光碟作为纪念。2010年,通化市政府、当地民营企业与华谊兄弟公司合作投资,拍摄了以高志航为原型的电视剧《远去的飞鹰》,今年5月起在大陆多个省份的卫视播出。高耀汉说,这部剧以“尊重事实,尊重历史”为原则,不见得卖座,但是对年轻人很有教育意义。“让年轻人重视历史,才能爱国家,以国家为重,以后代幸福为重。”

高耀汉的娓娓讲述,解答了我们很多的疑问,如关于烈士的相关事迹,关于他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所思所想。在快结束采访的时候,我们想让高耀汉给我们留下一些寄语。对我们的这个要求,高耀汉稍加思索,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抗馆所做的一切都很有意义,历史上民族最大。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中国的志士献出自己的生命保家卫国,值得后人记住和缅怀,应该让下一代,尤其是年轻人都来接受这个教育,知道我们国家的历史。在现实面前,两岸都应对下一代的教育负责。在民族利益面前,一切都要考虑民族的需要。在两岸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下,中华民族最终是会走向统一的。”

猜你喜欢
烈士纪念馆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萧军纪念馆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抗日英烈马威龙
向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