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相册 沧海明珠

2012-03-12 12:12沈慧瑛苏州市档案馆江苏苏州215004
档案与建设 2012年8期
关键词:作品选名人档案馆

沈慧瑛(苏州市档案馆,江苏苏州,215004)

一位领导曾对我说过这样的话:“档案馆捧着一个金饭碗”。我明白他说的“金饭碗”并非物质的富足,而是历史的厚重,装载的是岁月沧桑,是璀璨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散落的颗颗明珠,其价值无法以金银珠宝来衡量。守护着这个饭碗,自然会萌生些许想法,特别是无意间从泛黄的档案中发现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时,内心的激动与喜悦无以言说,冷静思考之余总想为他们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梦想始于十年前。我忙着日常繁琐的馆内基础业务的同时,经常到散发着特殊气息的密封的库房查阅档案,试图摸清家底,理清历史脉络,寻找故人旧事。名人们少年的火花、鲜活的思想、渐远的身影,那些雪泥鸿爪构成了档案中独具魅力的文化版块,于是提出了编辑《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名人手迹选》、《名人演讲选》、《名人早期作品选》、《名人相册》等名人系列作品的设想。而今《馆藏名人少年时代作品选》、《馆藏名人手迹选》已公开出版发行,尤其是前者因挖掘了不少名人少年时代的文章,而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此书不仅被列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读物,而且对研究二三十年代的教育与名人成长史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这已成为当下的共识。没有文化而经济发达必然会被冠以暴发户的名号,但文化不是挂在嘴上唱唱的,它静态存于浩如烟海的档案典籍之中,又动态存于人类不断的社会实践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苏州物产富饶,历史深厚,人文荟萃,名人无疑是苏州最闪亮的名片之一,他们是先进文化的创造者与传播者,世界因为他们而丰富而精彩。档案忠实地记录他们在苏州的履痕,或者恢宏叙事,或者细枝末节。那种爱国为民的情怀,那种追求人生理想的执着,那种博学多识的才华,倾倒后来者,更为家乡苏州增光添彩。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文明史上的创举——照相机的诞生,因为有了光与影的世界,就有了比文字更为生动与直观的记录,或黑白深沉,或色彩缤纷,定格了他们跌宕起伏、成绩斐然的沧桑岁月与绚丽人生。他们如天际星月,照亮夜色中匆匆行走的路人,又如沧海明珠,闪烁于历史银河之中,传递着人类文明的火把。

《馆藏苏州名人相册》是苏州市档案馆以名人为主线,延续吴地文脉、记录苏州历史、弘扬优秀文化的又一尝试,收录了苏州籍或者与苏州有密切联系的57位人物。他们奋战在科技、文教、艺术等各条战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们无论走得多远,无论成就多么卓著,无论声名多么显赫,始终心系滋养他们身心成长的故土,多数人把档案资料留在了家乡档案馆,桑梓之情永远是游子们终身难忘的。费孝通晚年数次返回苏州,查阅档案资料。从振华女学到东吴大学,苏州珍藏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一张张旧影,一个个瞬间,聚焦了费孝通从婴儿到少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到誉满全球的社会学家的人生历程。他26次访问江村,志在富民,情系故乡,江村寄托了他强国富民的毕生理念。

状元曾是苏州的特产,当状元成为时代符号逐渐远去时,新一代的院士丰富了苏州的名人长廊,至今苏州籍院士达108位,居全国之首,本书仅收录其中的19位。秀美聪颖的何泽慧梳着两根又粗又黑的长辫子,在那清水出芙蓉的雅洁中增加了几许少女的俏丽,这是她独特的标记。长辫子姑娘走进了清华园,与姐姐何怡贞、表姐王明贞一样选择了以男性为主的物理专业,取得了令须眉汗颜的优异成绩。何泽慧与约里奥·居里夫人的合影见证了这位“中国居里夫人”海外求学工作的经历,而与父母、兄弟姐妹的全家福则反映了何氏大家庭的和顺甜美。照片背后更有着感人肺腑的故事,何泽明曾代表兄弟姐妹捐出了苏州的房屋,何泽瑛代表兄弟姐妹捐出了珍贵文物,档案里流动着他们的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

名人相册自然少不了唐文治、叶圣陶、顾颉刚、俞平伯等文史大家,也少不了吴晓邦、谢孝思、费新我等艺术大师。有了他们,苏州的历史文化才会如此厚重绵长,才会如此光彩夺目。科学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更少不了张青莲、唐孝威、王淦昌等科技精英的贡献。名人文化的研究或许会成为推进苏州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文化世家的名人群现象更值得我们关注,苏州市档案馆的名人系列作品只是开了个头。

猜你喜欢
作品选名人档案馆
舔名人
张欣欣作品选
名人摔跤后
卿可均作品选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
名人書系列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作品选
非遗作品选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