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策略研究

2012-03-14 10:21许云霞
对外经贸 2012年7期
关键词:霍尔果斯旅游业新疆

李 钦 许云霞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一、新疆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一)旅游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近年来,新疆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表1 历年新疆旅游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期间,新疆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258.4万人次,创汇9.3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1.11亿人次,旅游收入997.9亿元。通过对各地旅游景区和旅游产品的精品化建设,新疆已逐步形成以“丝绸之路”为主的旅游产品体系,开发了民俗风情游、冬季冰雪游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特色产品,打造了喀纳斯、喀什、天池等一批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特色鲜明的名牌旅游景区。

(二)旅游扶持政策和措施陆续出台

首先,国家旅游局对口援疆力度很大。国家旅游局经过调研提出,要帮助新疆制定高起点、高品位的综合性规划。“十二五”期间,每年投入2000万元,从政策、资金、人才、客源等方面支持新疆拓展旅游产业功能,全力把新疆建设成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全国40家骨干旅行社负责人先后进行旅游援疆踩线,与新疆主要旅行社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其次,新疆旅游业减免税政策和专项扶持资金成为旅游业发展助推器。新疆人民政府经过对新疆旅游业深入调研,下发《关于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通知》,加大对旅游业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新疆财政将每年安排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亿元,主要用于景点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促销,使新疆旅游业迎来了跨越式发展黄金机遇期。

(三)旅游业发展面临良好机遇

首先,新疆旅游接待人数基数低。不像旅游发达省区已经达到8000万人次的级别,2010年来疆旅游只有3100万人次,旅游提升空间很大。

其次,新疆旅游发展潜力巨大。新疆正面临着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的大好机遇,未来5年新疆社会各个方面包括普通百姓生活将进入最好时期,对旅游的消费将会持续增长。新疆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而且品质极高,现在新疆基本形成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立体交通网,能够实现快速便捷地抵达旅游目的地。未来5年,新疆至青海格尔木、内蒙古的铁路将建成通车,从霍尔果斯口岸连接哈萨克斯坦的铁路、高速公路也将实现对接;从喀什飞往周边国家的航线将开通,新疆正由中国的交通末端转变为西北交通枢纽和国际大通道。此外,新疆还将加大冬季旅游的宣传促销力度,形成新疆旅游新的增长点。

(四)旅游业规划彰显出广阔发展前景

《新疆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新疆的国内旅游者达5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6%;入境旅游者达到2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突破850亿元,力争达到1000亿元,占全年GDP的8%,年均增长20%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新疆GDP的比重提高到8%,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疆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把新疆建成中国西部重要的旅游胜地。该规划为新疆旅游业描绘出美好的前景。

二、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发展情况

(一)口岸旅游业增长迅速

“十一五”以来,口岸旅游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2006年,口岸接待中外游客65.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00万元。2007年,口岸观光旅游人数突破71万人次,旅游收入9700万元,同比增长1.4倍。2006—2008年,口岸旅游人数已连续3年保持在50万人次以上,旅游购物收入超过4100万美元,旅游业成为口岸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09年1—9月,口岸接待中外游客35万人次,接待疆内外旅行团350个,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8亿元,较2008年同期增长4倍。2010年1—9月,口岸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3亿多元,同比增长79%。2011年1—9月,口岸出入境人员达到60.16万人次,同比增长49.2%。其中9月份进出境人员8.75万人次,较2010年同期增长80.3%。

口岸旅游客流和收入高增长的原因在于:1.口岸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以及丰富的市场商品,吸引了众多的中亚客商前来购物。2.口岸开通旅检“绿色通道”,旅客随到随检,方便快捷,减少了通关时间限制,深受中亚客商好评。3.“特区”效应拓展了口岸旅游发展空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定建立霍尔果斯特殊经济开发区后,不仅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纷纷前来霍尔果斯口岸考察洽谈投资兴业,还带动了口岸旅游业持续升温。“特区效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口岸,既可观光旅游,又可在看好口岸发展前景的前提下,通过亲身感受环境,深入了解产业政策,寻找投资项目,完成对口岸商业考察。

(二)口岸旅游业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近年来,口岸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明确旅游业发展重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修编工作,支持区内外企业投资口岸旅游业,全力推进了口岸旅游业的产业化进程。口岸目前已开发出国门、界碑、中哈边境国际合作中心、霍尔果斯国际商品城、可克达拉风情园等一批景点。同时,口岸借助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的建设契机,积极实现了中哈公民一日游,而且还努力加强了对口岸周边地区阿拉马力、可克达拉、国道312线旅游及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口岸正逐渐成为伊犁自治州乃至新疆最大的涉外旅游基地。

(三)口岸已形成以国门景点参观、购物旅游为基础的旅游业发展平台

霍尔果斯口岸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正通过中哈边界跨国游、边贸购物考察游等特色涉外旅游打造新疆的旅游特区。自1983年霍尔果斯口岸恢复开关以来,以旅游购物贸易为载体的旅游业就得到迅速发展,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口岸旅游业已逐渐形成了以开辟国门旅游通道、界碑参观、商业步行街、中亚小商品市场为基点,以阿力麻里、可克达拉旅游区为面的“点面结合”的旅游格局。新投资建成的国际商贸中心、边民互市贸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霍尔果斯国际客服中心等相继投入使用,方便了“国门购物”。在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物流中心、中央商务区、客服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口岸人流、物流、资金流聚集度进一步提升,目前口岸已形成了观光、购物、娱乐为一体,以国门景点参观、购物旅游为基础的旅游业发展平台。

(四)口岸成为西北五省“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对外开放窗口

始于2100多年前的古“丝绸之路”全长5000余公里,途经西北五省就达4000余公里,在新疆境内的长达2500公里。显然,新疆是丝绸之路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霍尔果斯口岸也是当之无愧的古丝绸之路重要枢纽。近年来,“丝绸之路”已成为西北旅游协作区重要品牌旅游产品。西北五省旅游局负责人已共同签署《西北五省区及兵团旅游协作区联合合作宣言》(简称《乌鲁木齐宣言》),将共同打造丝绸之路大旅游区,表明西北五省以“丝绸之路”品牌优势,强化省际间、区域间旅游资源互补,促进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协作不断延伸和拓展,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动,利益共赢。霍尔果斯口岸凭借优越地理位置,已成为丝绸之路大旅游区面向亚欧大陆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窗口,在将来丝绸之路跨境旅游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提升霍尔果斯口岸旅游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一)突出边境特色旅游,打造精品旅游项目

1.加快培育具有浓郁边境地方民族的旅游项目。“特色”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霍尔果斯口岸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元的历史文化积淀。目前口岸旅游仍主要体现为国门游、界碑游和购买旅游纪念品。今后,口岸可深入发掘旅游潜力,开发边境游、历史景点、经济游等多门类旅游项目。因为与前往欧美国家旅游相比,前往中亚的旅游花费较少,一出西国门即可到达旅游目的地。而且,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拥有众多湖泊,自然景观秀美,民族风情浓郁,侧耳即可听到喀秋莎的歌声,是旅游的理想去处。目前,新疆边境小县吉木乃已正式与哈萨克斯坦东哈州签定旅游合作协议书,就合作开展出入境旅游事宜达成多项协议。根据合作协议,中方游客从新疆吉木乃口岸出境,可先后参观口岸边防会晤站、国门、界桥和边民互市贸易市场等景点,进入哈国境内后,游客可以游览斋桑县的斋桑湖、东哈州乌卡市、塞米市和阿拜县,最后经由吉木乃口岸返回。

2.充分利用政策优势,加强与其他省份合作。1989年底至1993年初,新疆曾经开通过赴哈萨克斯坦的2—7日的两条旅游线路,开展过一段时间的边境旅游,只是后来因种种原因而一度停止。2009年,国家旅游局已经批准恢复霍尔果斯口岸跨国边境1日游和7日游两条线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家。新疆应充分利用这一政策优势,积极开展精品跨境旅游项目,同时加强与其他省份的旅游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旅游资源共享,旅游市场联动,旅游信息互通,以促进旅游事业共同发展。

3.口岸打造精品边境旅游的建议。做强口岸边境旅游,目标是要给客商参与口岸旅游业建设搭建一个平台,以进一步开拓中亚旅游市场,最终将口岸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中亚区域旅游的特色目的地。因此,建议:(1)口岸需要加快编制旅游规划,创新思路,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努力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口岸管委会应邀请国内专业人士为旅游发展把脉,对口岸景区做高标准规划设计。(2)口岸应广泛推介和对外宣传旅游品牌,不断提升霍尔果斯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3)口岸应以跨国边境游为突破口,围绕旅游特区建设,把口岸打造成为新疆旅游新的增长点。

(二)提升口岸旅游业平台发展水平

1.聘请国内外高水平的专业机构,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借鉴基础上,尽快完成旅游旅游平台发展规划的编制,为今后口岸旅游业发展提供正确的战略指导和明确的实施方案支持。

2.加大口岸旅游硬件建设力度。首先,要积极推动“上合园”旅游项目建设;其次,要力争通过招商引资完善景区旅游设施,大力发展旅游配套产业,不断完善旅游标志、景区投诉点、旅游厕所等硬件设施。

3.不断完善口岸旅游软环境。首先,口岸应进一步规范旅游行政行为和行业服务行为,不断提高从业人员自身素质,树立口岸旅游服务业全新形象。其次,口岸要积极开展日常监管,加强旅游安全管理和景区卫生管理,规范旅游购物,完善邮电服务设施建设,强化资源和环境保护。

(三)积极加强与西北旅游协作区的合作

1.口岸要以“丝绸之路”为主题,以厚重历史文化内涵为依托,以浓郁的民俗风情为基础,将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地域特色形成有机的统一体,通过挖掘西北旅游产品与国内外旅游产品的差异性、互补性来拓宽旅游市场发展空间,以寻找商机和出路。

2.口岸要主动和民航、铁路等相关部门联合,发挥民航与铁路的潜在优势,争取优惠的包机和专列政策,组织“丝绸之路”大型旅游促销团前往沿海发达地区宣传招商,加大重要客源市场开拓力度。

3.口岸应在互送客源、加强区域人才交流以及建立旅游绿色通道等方面与西北旅游协作区进行深入合作。

4.口岸可积极与西北旅游协作区协商推出丝绸之路南、北、中三线延伸至中亚、西亚、南亚的精品线路。

(四)加快打造口岸4A级景区

1.以新疆地方政府对4A级景区提供的减免税优惠政策为动力。根据新疆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促进新疆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的通知》,新疆将加大“十二五”期间旅游业税收政策支持力度,对4A级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纪念品生产、加工企业实行减免税优惠政策,该政策对口岸加快打造成为4A级景区至关重要。

2.以口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等设施为支撑平台。包括伊犁欣德置业公司在内的众多投资商,在口岸投资建设的国际商贸中心、边民互市贸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霍尔果斯国际客服中心以及数十家宾馆等设施相继投入使用。口岸应趁此大好机遇,为口岸创建4A级景区搭建起良好的旅游观光、购物、娱乐休闲平台。

3.以口岸旅游资源整合为主要手段。口岸可将国门、界碑、国际贸易中心等整个国门区域,以及邻近地区优势资源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突出特色和优势,通过精心规划和详细论证,呈报给新疆旅游局,积极争取政策倾斜,为打造4A级旅游景区奠定坚实基础。

(五)积极争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

从2011年起新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到1个亿,相对于2010年翻倍,为口岸加大旅游业投入带来巨大机遇。新疆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是从区级财政拨出一定资金以推动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旅游规划编制、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特色旅游项目开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信息化建设、旅游人才培养、旅游院校建设、特色旅游商品研发等。口岸应主打特色边境旅游牌,积极申请专项资金扶持,为口岸旅游发展彻底解决资金瓶颈。

[1]徐同凯.丝绸之路上的新商机[M].中国海关出版社,2007:23-35.

[2]张永明,新疆陆地口岸经济发展与政策研究[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15-48.

[3]段秀芳,张永明.中国与新疆毗邻国家陆路口岸跨境合作分析与评价[J].新疆财经,2008(5):56-59.

[4]胡颖,段鸿斌.新疆边境口岸及口岸经济发展研究——以霍尔果斯口岸为例[J].新疆财经,2010(1):10-14.

[5]闫亚娟,王海燕.中国与新疆毗邻国家陆路口岸跨境合作分析与评价[J].新疆财经,2008(2):12-18.

[6]张军民.新疆伊犁霍尔果斯口岸外向型经济发展方略[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5):45-48.

[7]段秀芳.新疆口岸实施“大通关”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12):63-66.

[8]竹效民.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发展演变及前景展望[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8(6):28-31.

[9]新疆东西部经济研究院.霍尔果斯区域发展思路比较对策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2005(10).

猜你喜欢
霍尔果斯旅游业新疆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霍尔果斯百年口岸展新姿
中国旅游业2017的风往哪吹?
边境旅游影响因素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以霍尔果斯为例
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兵团分区发展环境与战略
新疆多怪
丝绸之路口岸霍尔果斯设市
旅游业
简析1912—1928年北京的旅游业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