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甲恶唑致大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研究

2012-03-19 23:15吕佳蔚
微循环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磺胺外周血计数

李 群 吕佳蔚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武汉430071

目的:探讨磺胺甲恶唑致大鼠血小板减少模型的建立。方法:选取5~6周龄SD大鼠(体重约为180~210g,雄雌各半),区组法随机分为阳性对照组(放射照射组)、磺胺50mg/Kg、70mg/Kg组、90mg/Kg组、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每组6只。磺胺甲恶唑首次注射大鼠后,1个月内每隔3天取大鼠尾静脉血进行外周血象检查,分别测定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当各组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降低到10×109/L以下时,断椎处死1~2只大鼠进行骨髓切片染色与巨核细胞诱导分化、扩增培养后染色鉴定,验证外周血血小板的检测结果。结果:阳性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与磺胺甲恶唑70mg/Kg组、90mg/Kg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阴性对照组、磺胺甲恶唑50mg/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性对照组血小板计数与磺胺甲恶唑50mg/K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磺胺甲恶唑70mg/Kg组、90mg/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磺胺甲恶唑能导致实验大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降低,其模型剂量以70~90mg/Kg之间较合适。

猜你喜欢
磺胺外周血计数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磺胺嘧啶银混悬液在二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这样“计数”不恼人
养猪不能滥用磺胺药
24%烯·灭·氟磺胺乳油防除大豆田杂草药效试验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