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互关系分析

2012-03-24 06:52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张小伟
中国商论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业旅游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张小伟

随着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我国生态旅游建设起步较晚,而在没有较好和较多经验的前提下,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比较混乱的现象,问题也显现出来,于此同时在低碳经济趋势下,发展低碳旅游作为主导产业发展,虽然在实践上有了详尽和有价值的指导,但是依然面临着挑战,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在新的时代下发展也陷入了困境,有必要明确两者的相关性来更好地促进我国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1 生态旅游及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1.1 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是20世纪为适应人们“回归自然”和保护环境的需求而发展的旅游模式,其背景是整个全球生态受到破坏之下,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们旅游行为的要求进行一个期望和推广,并在2002年获得联合国推广之后,对生态旅游不断影响整个全球发展,相应地也对旅游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我国在生态旅游的建设和推广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主要是伴随着自然生态保护区的逐步得到规划和要求后,国家从上而下地要求旅游发展需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生态的要求,生态旅游对当今国内的旅游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作用,但是伴随着生态旅游的开发规模、消费方式过度、生态保护不当、生态旅游管理水平受到限制等众多问题下,国内的生态旅游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发展模式上需要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措施和管理要求来实现。主要的问题表现为:宏观规划和管理决策并没有较好的科学指导;旅游管理者在执行生态旅游模式的偏差;社会参与生态旅游,并保护生态的意识薄弱,利益冲突严重;旅游区与游客关系层面,教育功能尚缺,管理不到位;旅游区与生态环境关系层面,两者并不和谐[1]。

1.2 低碳旅游发展的现状

生态旅游在全球的推广和发展,对整个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节能减排的研究就在深入,到90年代低碳经济的重视和全世界的认可,标志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又有更好的补充和影响。低碳经济宗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防止全球变暖;实质上是应用绿色的技术,对能源的利用提出更好的要求,对未来的发展提出更具有可持续的模式。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后对低碳经济的推广和发展有了积极的作用,并在全球范围内努力践行,全球经济的发展模式都向低碳经济转型,来获得更加长足的发展[2]。

我国于2009年12月由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来积极参与和支持低碳旅游的发展,并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面临的阻碍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解决。

2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概念

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墨西哥专家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1983年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的概念,然而他又在1987年将这一概念总结为一种:以享受、欣赏或者是研究风景及当地野生动植物和文化特征(历史遗存和现有的特征)为目的的一种旅行。之后,学术界出现了多种生态旅游概念,并且这些概念也随着人们自己的认识和深入不断变化着,主观思想上由原来只是关注旅游活动的消费开发和其主体转变到了关注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经济和文化等旅游活动的客体以及二者之间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经相关调查发现,生态旅游的概念已经基本形成了以自然为基础的活动和为保护自然做贡献的主题,其次像当地社区的收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和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熏陶等标准规则在生态旅游概念中也不断涌现了[3]。

2.2 低碳旅游的概念

从1972年的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的认识,到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通过法律约束的方式来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约,让世界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节能减排的系统工程。也从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对低碳经济赋予了新使命的开始,到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再一次重视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对全球发展的重要影响作用的推进,低碳经济不断受到重视和应用,在全球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术界也加大了对碳排放的关注。在低碳旅游研究方面,相比较于国外来说,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是比较晚的,而国外很早就已经集中研究于旅游部门或旅游过程中碳排放的测定,并借此来衡量研究旅游业的碳排放对环境有着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国家虽然在低碳旅游研究起步比较晚,但是也在2009年11月深圳举行的“2009·两岸三地旅游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提出了低碳旅游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和要求,其中包括了低碳技术、消费方式等,一种可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模式[4]。

3 生态旅游与低碳旅游的相互关系

3.1 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

3.1.1 两者提出的背景共同点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虽然是在不同时期提出来的,但是他们却有着同样的背景,那就是: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工业进程的加快,我们生存的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人们已经将眼光转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问题。这个问题也从两方面得到了体现,一方面:人们开始注意出游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人们开始从自身提高对环境的责任意识,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保护我们的现有资源。

3.1.2 最终目标的共同点

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终极目标都为了实现可持续的旅游,即旅游发展的前提是确保未来还有足够的机会和资源,并在保护之下,当前的旅游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因此,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需要维护资源的完好,可持续地利用,在文化精神的支持下,对生态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有良好的保持和维护,同时,可持续的范围是全球范围内甚至更广的目标实现。

3.1.3 两者的研究路径共同点

学术界关于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研究遵循了从定义、定性探讨到指标、数据定量测定的过程,而定量研究又大体经历了从科学理论到管理工具两个阶段。比如说,专家为了规范多种多样的生态旅游定义专门提出了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承载力)、旅游生态足迹等数量指标。这些指标能够相对具体化地展现旅游的某方面情况,基于其实建立在某些相关的假设基础上,又被称为了单因子法。根据实际生活中的木桶原理来说,旅游地环境容量应该是由旅游地资源特性、发展目标、管理手段等因素的最小值决定的。实际生活中由于一些学者认为旅游环境容量中某些界定标准比较模糊,不具有现实操作性。我国在低碳研究方面主要还是以一些概念性和研究性分析为主要,也有部分研究人员已经入手了相关旅游产品的碳足迹计算与分析。碳足迹是指某项活动中直接和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或产品的各生命周期阶段累计的CO2排放量。

3.2 两者的不同点

3.2.1 两者的涉及范围不同

国内和国外专家在对于生态旅游的对象认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内部分学者认为不只是原生的自然景观,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象也是生态旅游的一部分,而国外大部分专家则认为只有自然景观才可以被认定为生态旅游的对象。总体上,生态旅游作为自然旅游的一部分,所要求的是通过相关的参与者在特定的方式下,实现生态旅游的活动。由于缺乏统一的统计体系,生态旅游占全球旅游市场份额估计为3%~30%。低碳旅游相对生态旅游来说范围可能要大得多,低碳旅游不会限定游客类型、旅游规模和旅游资源,只是在原有旅游消费或旅游生活方式基础上限定温室气体的排放,要求减轻旅游碳的排放量。

3.2.2 两者的侧重点不同

各种生态旅游定义中一般都是将生态环境较好,没有受到或者只是受到很小污染的自然区域作为生态旅游的对象,由上可见,生态旅游的侧重点是以自然为基础的特定区域的旅游。国外一些生态旅游发展较快国家一般只会将“国家公园”、“野生动物园”、“热带丛林”等纯生态区域作为生态旅游的对象。生态旅游源于大众旅游的自然取向性调整,不过生态旅游和传统上以为的自然旅游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生态旅游是指在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实现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并保持一个发展的状态,在产品设计上,往往比较复杂。低碳旅游的侧重点是通过低碳的技术和消费习惯,来参与旅游,随着技术的不断变化和革新,低碳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目标就是在旅游中降低碳排放,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最小,对生态的破坏最小或者无破坏。低碳旅游主张为旅游业的发展首先要在满足人类福利的同时,还要对全球变暖的趋势要有所缓解,追求可持续发展;低碳旅游是一种能够被量化的旅游形式,与生态旅游进行对比,操作性比较强、实践性也很强。另外,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都是在旅游业快速发展导致的负面影响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环境危险恶化的产物,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本质上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4 未来旅游业发展的模式

虽然生态旅游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低碳旅游的优势在不断提升,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也存在问题,阻碍了低碳经济的更好发展。首先,在旅游参与者中,大部分旅游者听说过低碳旅游这个新概念,但是对于内容和含义并没有深刻的认识,而对于旅游行业的参与者而言,如何践行“低碳旅游”,许多人也无法绘画出践行的蓝图,表示茫然。其次,旅游相关企业在实行低碳旅游的过程中,第一缺乏有效的指导,第二采取低碳模式来发展旅游的前提是企业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具有一定的资金和保证来强化该模式的有效进行,正是因为低碳技术尚处于高成本的情况下,许多旅游企业并不愿意独自去投入人力和财务。最后,当目前为止,只要涉及到低碳旅游产品的消费而言,大部分的旅游者无法接受其更高成本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成本上升的情况下,许多旅游企业会放弃低碳旅游的产品设计,或者不加以推广,需求受到影响。此外,许多旅客目前的消费习惯和习性还是比较奢华,对于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旅游企业而言,往往会根据此消费心理而设计产品,违背了低碳的理念。

对生态旅游和低碳旅游两者关系分析后,我们可以看出生态旅游在旅游产业的开发上保持旅游区的原生态,参加旅游的游客必须是注重保护生态环境的;对于低碳旅游来说则不是如此,它更注重的是游客在旅游期间产生的“碳”量,在做到保护环境的同时降低碳排放量,从而实现低碳经济。生态旅游是从生态理念出发,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优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并保持其生态平衡,在保护的基础上将旅游业的绿色产业功能发挥出来,摈弃以赢利为最终目的的观念,通过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行业,突出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及其内涵;而低碳旅游是从低碳理念出发,将低碳经济作为长久发展目标,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带着低碳的理念,在旅游过程中的所有阶段都以降低碳排放量为首要目标,是生态旅游概念的一种实施方式,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1]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

[2]王丽.生态道德教育实现的路径选择[J].天津经济,2007(7).

[3]李丹.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基本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0(8).

[4]魏莉,汤颖松.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业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08(18).

猜你喜欢
生态旅游旅游业旅游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重庆武隆:贫困人口依托旅游业脱贫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对烟台市旅游业发展的探析与思考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资源评价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创建生态旅游示范省工作方案的通知
旅游
政府间合作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以构建辽西区域旅游业为例分析
基于GIS的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生态旅游规划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