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检测在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意义

2012-03-27 01:26黎海东谢文锐洪卓凡
河北医药 2012年10期
关键词:脂蛋白血浆冠心病

黎海东 谢文锐 洪卓凡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已成为我国的常见疾病,患者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也正趋于年轻化[1]。如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做到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死率,是所有医生和学者共同研究的问题。随着医疗设备的逐渐改善,检验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发现,脂蛋白(a)[LP(a)]在冠心病患者中,有很广泛的存在,其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为了更好地对LP(a)进行应用,我院对21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相关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检验科和广州金域中心有限公司诊断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其中,男132例,女78例;年龄46~71岁,平均年龄(56±10)岁。患者在入院后给予动脉造影术,观察患者血管狭窄情况。排除标准:脑血管病变、肝肾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凝血障碍、感染、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一般资料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根据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组。以显示内径狭窄程度<30%为对照组(n=68),有任意一条冠状动脉狭窄程度>30%纳入观察组(n=142)。观察组根据患者狭窄的血管支数,分为Ⅰ组:一支病变,共41例;Ⅱ组:二支病变,共59例;Ⅲ组:三支病变,共42例。

1.2 方法 Lp(a)检查:患者空腹12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离心试验,以3 000转/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离取出上清液(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生产,型号:CX7)及其配套的试剂盒中进行测定。测定过程完全按照厂家提供说明书严格执行。当Lp(a)在0.3 g/L以上视为增高。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Lp(a)有无明显区别;对比Ⅰ组、Ⅱ组、Ⅲ组与对照组,患者Lp(a)有无明显差异。

1.3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Lp(a)水平比较 对照组血浆Lp(a)为(0.17 ±0.02)g/L,明显低于观察组(0.46 ±0.1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Ⅰ组、Ⅱ组、Ⅲ组患者的血浆内Lp(a)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患者的Lp(a)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浆Lp(a)水平比较g/L,±s

表1 3组患者与对照组血浆Lp(a)水平比较g/L,±s

注:与对照组比较,*P <0.05;与Ⅰ组比较,#P <0.05

?

3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患者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进而造成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使心肌血氧供应不足等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其诱因众多,有研究表明可能与人的性格、吸烟、饮酒、高糖饮食、遗传、其他疾病影响等因素有一定关系[2]。

Lp(a)作为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它是近年来研究发现的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一种蛋白,分子结构与低密度脂蛋白类似,主要由肝脏合成[4]。脂蛋白(a)内,含有apo(a),可产生与纤溶酶相似的物质,并可与细胞基质相结合,减缓血管壁的自我修复速度。而由于与纤溶酶类似,还能抑制纤溶酶的活性,影响纤溶蛋白的分解作用,促使血栓形成。Lp(a)将生长因子β转化,能解除平滑肌细胞的增生抑制[5],促进SMC的不断增殖。Lp(a)本身,可在人体内被氧化,通过巨噬细胞,转化为泡沫细胞,并沉淀在血管壁,甚至可通过渗透作用穿过内皮,到达内膜层进行沉淀[6]。在冠心病患者病情逐渐发展严重时,会形成不稳定的心绞痛,而Lp(a)在此时,还能增加冠状动脉的破裂机会[7],加速疾病的发展。

通过本次试验,可很明显地发现,对于已经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体内的Lp(a)水平明显高于未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Lp(a)水平会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的支数增加而逐渐升高,Ⅲ组患者(存在三支血管狭窄病变),其Lp(a)水平明显高于Ⅰ组患者(仅一支血管发生狭窄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都提示Lp(a)水平的提高,可作为冠心病的预测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有密切的关系。

目前普遍认为,Lp(a)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倾向,与人们的性别、年龄、饮食情况、吸烟和其他代谢疾病无关,且不受降脂药物等影响。

总之,脂蛋白(a)作为一种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蛋白质,其作为危险因素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如何通过检测血浆内的脂蛋白(a),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做到早期干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张妍,杜新芳,刘保军,等.冠心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和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研究.河北医药,2011,32:529-530.

2 李玉芝.高敏C-反应蛋白及脂蛋白α与冠心病的关系的研究进展.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7-8.

3 崔公平,邹阳春,贾新元.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冠心患者发病相关性研究.医学信息,2010,23:83.

4 方自远.血浆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10,17:787-788.

5 赵剑平,庞兴学,罗智,樊燕琴,等.血清脂蛋白(a)与老年冠心病、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实用医药,2010:32-33.

6 杨树芬.冠心病49例脂蛋白(a)含量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19-720.

7 刘雁,田仁贵.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1120-1122.

猜你喜欢
脂蛋白血浆冠心病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非配套脂蛋白试剂的使用性能验证
CHF患者血浆NT-proBNP、UA和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高密度脂蛋白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