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普通香港渔民的生活

2012-03-27 14:25
环球时报 2012-03-27
关键词:香港政府特首陆地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梅 斯

为保护生态环境,从今年底开始,香港政府将禁止拖网渔船在香港水域捕鱼,不少香港渔民要告别大海登上陆地。日前,《环球时报》记者深入香港渔民家中,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在香港新界吐露港,《环球时报》记者登上64岁香港渔民姜北好“水上的家”,这艘编号“南9414”的渔船,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正午一过,抽完两支烟,姜北好会同两个儿子、3个伙计起航了,从香港三门仔码头出发,出吐露港海域,到大鹏湾、果洲外海,一路前行进入南海。等载着虾蟹回港,已是深夜1时。卸货之后,儿子和伙计们忙着分拣、装箱。姜北好年纪大了,做完这些就留在船上睡觉。由儿子负责5时送货到妈妈在附近大埔市场经营的鱼店。除了一周休息一天和节庆日,自从6岁开始帮父亲打鱼,姜北好的日子就是这样度过。

姜北好家族往上几代人都生活在船上,他是别人口中的“疍家”,别人是他口中的“陆上人”。对此,姜北好解释说,他更愿意被叫做“水上人”,“疍家”这个称呼流传虽广,却是蔑称,是陆上人嘲笑渔民笨。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副教授廖迪生对珠江口的水上人家社区有多年的研究。他也证实了姜北好的说法。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传统上,“疍家”都被看成最低贱的人,就是一些没有土地的穷人,买一条破船,全家住到船上去,哪里有生存的机会,就漂泊到哪里。“疍家”人讲的是广府话,在语言上与珠江口一带陆上居民属同一群体。现在做研究的基本不用“疍家”这个词,只是为了发展旅游业,要用一些比较新鲜的东西吸引游客,才会提到“疍家”文化。

廖迪生还说,清朝中叶以前,“疍家”不可以参加科举。陆地上居住的人不准他们上岸,不准他们读书,也不愿意跟他们通婚。一直到上世纪50年代,香港人对水上人都非常歧视,水岸之间分野明显。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渔民上岸,后代的教育得以慢慢改变。跟同龄的朋友们一样,姜北好没上过一天学,靠自学认识大部分汉字。不过他的5个子女都读到中学,但是只有两个子承父业,别的都上了岸,或者开小巴、或者做导游。

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打鱼卖钱多了,渔民的经济地位提高。渐渐地,住在船上的居民在香港已经很少见,大多数人与普通居民没什么区别。水上人家或者上岸成为市民,或者转型发展观光渔业,靠吸引食客上船消费谋生。

20多年前,姜北好就已经在陆地上有了房子,现在他与妻子、儿子、儿媳以及孙子辈一起,有一个50多平方米的房子。虽然“上岸”了,但他一年仍然超过300天吃住在船上。即使在休渔期,他也会在不禁渔的水域工作。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如今在香港已经很难找到50岁以下打渔为生的人了,不过,下一代对“疍家”这个文化身份的认同依然存在,维持着既有的一些社会关系,他们喜欢住在渔区附近,比如筲箕湾、香港仔,也保持着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但他们也在高楼林立的中环朝九晚五地上班。渔民也积极参政议政,在香港特首选举1200人的选委会中,渔农届别有60名选委,在本届特首选举中,他们中有57人提名梁振英。

“现在一网下去,拉上来的啤酒瓶、易拉罐往往比虾蟹还多。”近些年来,姜北好发现鱼一天天变少,为保护生态环境,从今年年底开始,香港政府将禁止拖网渔船在香港水域捕鱼。面对即将走到尽头的渔民生涯,姜北好想转型做观光渔业,收起几十年的拖网,带游客出海钓鱼、游览,讲解水上人文化,不过这个很难,需要海事处等很多部门的审批。▲

猜你喜欢
香港政府特首陆地
李家超宣布参选香港特首
从“修例风波”谈香港的国民教育
香港政府在推进家庭生活教育服务中的角色、职能变迁及启示
最早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
课例
供养一位特首的价格
本期导读
治病强身的百字经:《陆地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