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左侧丰隆穴对健康青年大脑前动脉安全性影响的研究

2012-03-29 08:07程为平张安邦
针灸临床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丰隆进针血脂

程为平,何 微,张安邦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据2007年调查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中医认为血脂异常与痰密切相关[2]。丰隆为治痰要穴,为针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常用选穴。随着针刺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制定一种指导性强、安全性好、可操作性强、容易掌握的针灸临床操作规范势在必行,而这需立于客观的实验数据基础上。现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从脑血流动力学角度检测针刺过程中大脑前动脉(ACA)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针刺左侧丰隆穴对双侧大脑前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探讨其安全性与时效性。

1 仪器与方法

1.1 主要仪器及针具

检测采用德国EME公司Companion III经颅多谱勒超声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物理诊断科提供),以探头 7.5 mHz的频率,直径 0.35 mm、长40 mm针灸针(苏州医疗用品厂华佗牌针灸针)针刺3.0 ~6.0 cm 深度取样。

1.2 实验对象及环境

实验对象为健康成年人16人,男女各8人,年龄21 ~25岁,平均(23.00±1.63)岁,既往无甲减、甲亢、糖尿病、高血压、雷诺氏病和TIA等疾病,超声显像证实ACA血流量正常。实验前48 h至实验结束期间实验对象禁烟酒和药物。实验在餐后2~4 h之间进行,要求被测对象在实验前静卧10 min,调整呼吸脉搏后开始测定数据。在室温为(23.00±4.78)℃,湿度为(12.30±4.06)%的房间内进行实验。

1.3 实验方法

1.3.1 针刺

取穴:丰隆(ST40),位于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3]。以1.0 ~1.5寸深度直刺左侧丰隆穴,行平补平泻手法,每秒捻针6转,行针15 s。

1.3.2 方法及观察指标

毫针直刺左侧丰隆,采用经颅多谱勒超声仪观测针刺前10 min、进针后(进针时,行平补平泻手法)、留针时(留针15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时(留针30 min,行平补平泻手法)、出针后10 min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受试者仰卧位,头偏向一侧,用探头在颞部探及ACA,当彩色最饱和处取样,获得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舒张期最大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flow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peak flow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及阻抗指数(resistance index,RI)。

1.3.3 数据分析方法

将所测数据录入SPSS Statistics V17.0建立数据库,用±s表示计量资料,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针刺左侧丰隆穴在不同时间点左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针刺左侧丰隆穴,出针10 min后左侧Vd、Vm值较针刺前10 min下降,P<0.05,其余参数值在各个时间点与针刺前10 min比较无变化,P>0.05。见表1。

针刺左侧丰隆穴在不同时间点右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针刺右侧丰隆穴,所有参数在各时间点较针刺前无变化,P>0.05。见表2。

表1 针刺不同时间点左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s,n=16)

表1 针刺不同时间点左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s,n=16)

注:与针刺前比较,*P <0.05。

PI RI针刺前 62.94 ±25.09 30.75 ±13.69 43.75 ±15.52 0.73 ±0时间 Vs(cm/s) Vd(cm/s) Vm(cm/s)0.91 ±0.29 0.58 ±0.14.12 0.52 ±0.08进针后 61.81 ±21.19 29.31 ±10.53 42.00 ±13.69 0.77 ±0.19 0.52 ±0.094留针时 58.19 ±19.87 28.44 ±7.34 38.94 ±11.77 0.73 ±0.25 0.48 ±0.14出针时 55.94 ±20.53 22.81 ±8.57 37.13 ±11.91 0.88 ±0.22 0.59 ±0.11出针后 50.50 ±17.50 21.44 ±8.48* 31.87 ±8.68*

表2 针刺不同时间点右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s,n=16)

表2 针刺不同时间点右侧ACA的TCD各参数比较(±s,n=16)

PI RI针刺前 67.69 ±23.49 33.81 ±10.37 47.25 ±15.40 0.71 ±0时间 Vs(cm/s) Vd(cm/s) Vm(cm/s).18 0.49 ±0.10进针后 66.31 ±19.38 32.31 ±8.32 45.13 ±11.83 0.74 ±0.15 0.50 ±0.08留针时 60.81 ±18.08 29.44 ±4.46 42.44 ±10.38 0.70 ±0.20 0.50 ±0.11出针时 62.05 ±18.92 28.37 ±8.02 41.50 ±12.08 0.82 ±0.21 0.54 ±0.09出针后 63.44 ±23.11 29.06 ±9.28 43.57 ±12.48 0.75 ±0.20 0.51 ±0.09

3 讨论

丰隆出自《灵枢·经脉》:“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其功效《医学纲目》云:“一切痰饮,取丰隆中脘。”《玉龙歌》中载:“痰多宜向丰隆寻。”中医学认为血脂异常为血脉的病变,是“血中之痰浊”[4]。研究发现血清脂类含量增多与“痰浊”的形成密切相关[5]。临床报道和动物实验表明丰隆穴的化痰作用和血脂调节有关[6~8]。血脂异常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危险因素,而丰隆穴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的广泛应用,又提示研究其安全性的必要,但临床上对针刺丰隆单穴用TCD观测脑血流动力学评估针刺安全性的研究极少。

在本实验所研究的所有参数中,Vm代表搏动性血液的供应强度,很少受心血管因素如心率、心收缩力、外周阻力和主动脉顺应性等的影响,故临床比较关注Vm变化。Vm升高表明脑血管充盈度高,血流量增多;Vm降低表明脑血管充盈度减弱,血流量减少[9]。本实验仅左侧出针10 min后ACA的Vd、Vm值较进针前10 min减小(P<0.05),表明针刺左侧丰隆穴,可降低左侧大脑前动脉血管充盈度及血流量,有负性累积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后刺激感觉感受器,经脊髓将刺激信息上传至相应大脑皮层感觉区,经大脑高级神经功能支配的血管调控系统调节有关,最后使左侧ACA的血管充盈度以及血流量降低。有研究表明丰隆穴穴位刺激可引发脑皮质的去激活效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效应[10~11]。右侧ACA血液动力学针刺后无改变,提示针刺对对侧的ACA无不良影响,但这也可能与样本数据少、针刺手法和刺激强度等因素有关,具体机制需待临床进一步研究。本实验结果提示在选用丰隆穴作为治疗穴位时对大脑前动脉血流减慢的病人应慎用,并注意预防同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量减少时引起的相应症状,对于ACA血流正常的患者使用时也应在针刺时适量降低针刺刺激强度和减少留针时间。

[1]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

[2] 额尔敦朝鲁,彭学杰.中医学对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的认识[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12):1337 -1338

[3] 沈雪勇.经络腧穴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4] 佘奕钿.丹七汤治疗痰瘀互结型血脂异常的临床观察[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3-4

[5] 徐济民,蔡沛源,李龙宫,等.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关系的探讨[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5):265 -266

[6] 解秸萍,刘桂玲,乔晋琳.电针丰隆穴调节血脂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09,29(5):345 -348

[7] 辛南屏.针灸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1998,14(2):55 -57

[8] 解秸萍,李晓泓,张露芬,等.针刺不同穴位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6(5):25-27

[9] 丁宁,陈伊,郑美华.TCD与神经电生理学诊断[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6:50

[10] 吴志远,缪飞,项琼瑶,等.针刺同一经络不同穴位的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2):101-105

[11] 魏鹏绪,鲍瑞雪,张通,等.足三里等下肢穴位刺激引发脑运动皮质去激活效应的fMRI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5):977-980

猜你喜欢
丰隆进针血脂
想要畅通气血,试试常按丰隆穴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血糖血脂对骨关节炎的影响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豁痰要穴丰隆穴
你了解“血脂”吗
祛痰湿降血脂的丰隆穴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