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柏林曾是犹太人避难所

2012-03-29 14:45
环球时报 2012-03-29
关键词:中转站东欧犹太人

沈青松

上世纪20年代,柏林是仅次于耶路撒冷的犹太人聚集中心。德国《世界报》近日报道历史学家安妮-柯立思丁的研究成果,称当时数以万计的东欧犹太人涌到柏林,把它当作避难所和中转站。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许多多民族国家分崩离析。在民族主义的背景下,犹太人成了不受欢迎的少数民族。1917年至1922年间,仅乌克兰地区就发生1200多次对犹太人的迫害,约10万人因此失去生命。憧憬美好生活的犹太人希望远离东欧,去别处生活。于是,他们坐火车、轮船甚至是马车,途经敖德萨、伊斯坦布尔、索非亚,辗转来到柏林。

当时,魏玛共和国还处于开放阶段,东欧犹太人就把柏林当作中转站。特别是柏林亚历山大广场附近的舒嫩区,是东欧犹太人的最爱。从19世纪末开始,这里就住了许多来自俄属波兰和加利西亚的犹太人。新来的绝大多数犹太人没有有效的护照,而且穷困潦倒,但毕竟远离纷争,他们的新生活过得还算“有滋有味”。这里几乎可以买到犹太人所需的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并有犹太人祈祷室、咖啡馆和饭店,还有学校、妇女组织和各种俱乐部等。

对于当时的柏林居民而言,舒嫩区就是一个贫民窟。他们常常把这里和贫穷、犯罪以及色情交易联系起来。对此,德国警方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舒嫩区的犹太移民被统称为“东犹”。

不过,并不是所有来自东欧的犹太人都去了舒嫩区。有钱的犹太人大多选择著名的“裤裆大街”定居,尤其是来自俄罗斯的犹太人。由于这里居住着很多俄罗斯人,这个区域又被叫做“夏洛特格勒”。

在柏林的安定生活没能持续太久。上世纪20年代末,由于反犹风潮愈演愈烈,柏林的犹太人只好再次跑路,纷纷奔向巴黎、纽约和特拉维夫。如今,在柏林,几乎已经找不到这些犹太人当年流浪至此的遗迹了。▲

猜你喜欢
中转站东欧犹太人
青春中转站
自尊
东欧当代文献剧的样本
花卉“中转站”冬日里一抹春色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
东欧球星签名(一)
犹太人的节日